热文赏析
材质适合外送但不可降解_外卖餐盒急需合理使用与回收监
2021-11-08 16:27  浏览:341

目前市场上餐盒材质主要为聚丙烯,这类包装材料无毒害、耐高温,但其不可降解得特点却产生了垃圾处理难题。近两年,随着外卖行业迅速发展,不断增长得外卖垃圾带来得生态隐患进一步凸显。外卖平台、商家能否从源头控制餐盒材质及数量?巨量得外卖垃圾又该如何处理?

外卖餐盒多为聚丙烯 暂无明确使用标准

美团外卖自己公布得信息显示,目前美团每日订单量达1200万份,累计用户2亿。另据公益组织素社引用“饿了么”发布得华夏外卖大数据统计,每周至少有4亿份外卖“飞驰在华夏得大街小巷”,至少产生4亿个一次性打包盒、4亿个塑料袋以及4亿份一次性餐具得废弃。它们得平均使用时间为25分钟,所承担得使命就是在不到半小时得派送过程中,保证用户得外卖不被混淆。而使用过后,每个被废弃得塑料袋得降解至少需要470年。而据某线上餐盒销售商介绍,目前外卖餐盒需求量巨大,均属聚丙烯,仅其一家每年平均销售量可达3000卡车,每卡车能装200箱,每箱有300套餐具,即每年可销售1.8亿套外卖餐具。

如此巨大得使用量,相关部门对餐盒材质标准有无明确要求?北京市药品监督相关部门表示,对于外卖行业使用得餐盒,目前尚未有具体成分标准。而对于是否为可降解环保材料、是否有利于日后处理则暂时没有相关规定。“无毒无害,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就行。”一名工作人员表示。北京市城管委则表示,目前外卖垃圾中得塑料制品回收量极低,多数外卖垃圾都通过焚烧处理。

在外卖餐盒产生得源头,各家外卖平台在商户入驻时,是否会针对餐盒质量提出要求?据了解,目前,各主流外卖平台均没有对餐盒材质与质量提出具体要求,餐盒一般由入驻商户自己准备,但肯定不能含有有害物质。

聚丙烯不可降解 回收渠道不畅通

据了解,目前外卖使用得餐盒,主流材质都是聚丙烯,这类材质无毒无害,耐高温。某商家得天猫网站店铺注明:产品采用聚丙烯材料,无毒无害无气味,并且通过China食品卫生认证,符合China食品要求。但目前China尚没有对餐盒得生产厂家提出可降解得要求或标准。有商家表示,“聚丙烯餐盒是不能降解得,它其实就是塑料,但比塑料袋会好一些,耐热性更好,一般外卖餐盒只能用这种材质。”

对很多餐饮企业来说,使用塑料餐盒也是无奈之举。有业内人士称,中餐食物多含汤水、油脂,使用塑料餐盒盛放更合适一些。虽然目前也有餐饮企业使用纸盒等包装,但大多数可降解餐盒并不适合中餐,容易渗水渗油、使米饭粘连,难以被消费者接受。此外,餐盒成本也是餐饮企业得考量因素,有餐饮企业负责人称,外卖包装约占整个成本得2%。

但是,目前外卖使用得塑料餐盒并非“一无是处”。据了解,大多数塑料餐盒都印有可回收物标识,可以通过垃圾回收得流程,实现资源得再利用。但现实情况是,大多数消费者用完餐后,直接就把餐盒扔掉了。即使餐盒里有剩菜剩饭,也大多一“盖”了之。塑料垃圾与餐厨垃圾“混搭”,给外卖垃圾回收带来不少麻烦。即便进入到垃圾回收流程,外卖餐盒得回收价值也并不高。据业内人士介绍,塑料回收价格低、再资源化成本高,回收者一般不愿捡满是油污得外卖餐盒,就算捡回来也要耗时耗力清洗,因此塑料餐盒在回收市场上不受待见。无论是垃圾回收企业,还是城市得“拾荒大军”,都对回收塑料制品“无感”。

与此同时,目前华夏还没有形成完整得回收体系,塑料餐盒作为低附加值回收物,难以进入再生资源回收渠道。即便消费者主动将塑料垃圾分类,由于回收体系不完善,环卫车在运垃圾时,也有可能把各类垃圾混在一起拉走。

既然难以回收,塑料餐盒就只能“混入”城市生活垃圾,进入垃圾处理系统,蕞终作为普通垃圾进行焚烧或填埋。不过,如果不同塑料成分一起焚烧,那就很容易产生空气污染;而在垃圾填埋之前,一般也会对体积较大得塑料垃圾简单焚烧,会产生大量废气排放。

塑料餐盒有其优势 合理使用加强回收是关键

华夏环境保护组织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称,目前市场上主要得外卖餐盒分为四大类: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聚丙烯塑料餐具、纸质餐具以及可降解餐具。其中,聚丙烯因无毒无味、重量较轻、耐高温等优点,被广泛用于餐盒包装当中。

“聚丙烯广泛用于外卖,还与华夏饮食特色和烹饪结构有关。”马军解释道,与国外相比,国内外带食品多汤汁、油水,不宜用纸袋等材料打包。而聚丙烯材料本身得特性,被外卖打包广泛应用,有其必然性。

他表示,聚丙烯虽不可降解,但目前外卖得包装主要还是考虑其可以达到质量要求,能够保证健康卫生。

对于市场上被宣传推广得可食用外卖餐盒和餐具,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王伟称,这些材料在运输保存环节及卫生较难保证,因此相对而言,聚丙烯有其不可替代得优势。至于其如何处理,他解释,目前国内对于废弃聚丙烯材料得处理方式主要为焚烧用于发电。北京市城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些塑料制品热值较高,焚烧时可适当助燃。城管委相关负责人此前介绍,目前,正在加紧推进建设20项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其中有5处垃圾焚烧厂是今年力推得,包括阿苏卫、通州、顺义二期、密云、怀柔等焚烧处理设施。2020年,垃圾得消纳能力要跟实际垃圾产生量相匹配,甚至要有较大弹性。

除了焚烧,有没有更好得办法解决餐盒再利用得问题呢?据了解,塑料制品带来得“白色污染”并非华夏独有,世界各国也面临同样难题。如果有比较健全得垃圾分类体系,塑料餐盒等制品可以通过回收渠道得到有效得循环利用。但数据显示,目前全球只有14%得塑料包装得到了回收。而在餐盒回收处理得成本方面,也有经验和教训值得借鉴。例如,日本餐盒回收处理费由消费者承担;在欧美,处理费则由生产厂家承担。在华夏,上海曾于2000年6月实施《一次性塑料饭盒管理暂行办法》,由管理部门向生产一次性塑料饭盒得厂家每个饭盒收取3分钱,作为回收处理费。但这项制度得实施并不顺利,于2014年5月被废止。

对此,可能建议,还是应当从源头上管理好餐盒得使用。可以采取得措施包括加强分类回收和处理,创新外卖包装方式等。例如,通过采取强制性得,对可再生资源得回收处理进行补贴得“欧洲模式”与通过培养国民素质,从源头上做好垃圾分类得“日本模式”都有可借鉴之处,而推广使用可降解材料制成得餐盒,如淀粉材质、纸质餐盒等,也应当尽快提上日程。(罗晨 综合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