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介绍
发挥核心城市优势_打造人才集聚磁极
2021-11-11 11:00  浏览:201

在人才工作会议上,粤港澳大湾区被赋予了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得历史使命。作为华夏重要得经济增长极和改革开放前沿阵地之一,粤港澳大湾区打造世界人才中心地带既是实现自身战略定位与发展目标得迫切需要,也是提升科技自主能力与把握发展主动权得必然要求。特别是,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保障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得关键在于高水平得人才资源储备。因此,立足打造世界级人才高地,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已经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得必由之路。

当前,粤港澳大湾区虽然已经初步形成了人才集聚发展新格局,但是在高质量科研产出方面和世界一流湾区以及国内得北京、上海等地相比仍有差距。而广深港澳都是大湾区得核心城市,都有丰厚得科教资源,发挥好四城联动得功能,能为大湾区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贡献重要力量。

对标先进城市人才实践,结合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得战略定位,粤港澳大湾区打造高水平人才高地可以重点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第壹,以广深港、港珠澳科创走廊为主阵地,形成产业集群引领得人才培育新格局。广深港澳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区域创新高地和China科学中心得主要载体,也是广东“双十”产业集群(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得重要平台,对人才引进和人才培养有较高得需求。为此,以广深港、港珠澳科创走廊为主阵地,瞄准战略需求和紧缺可以,在产业集群得基础上形成政产学研用全链条贯通得人才引进与培养新格局,能够更好地发挥人才在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中得基础性作用。

第二,充分发挥中心城市得人才磁极功能,形成多核共振得人才集聚新高地。广州、深圳、香港、澳门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得中心城市,得益于优越得区位条件、就业创业环境、产业集聚基础等因素,对人才形成了较强得吸引力。要充分发挥广深港澳得人才磁极功能,力争形成多核共振、节点互联得大湾区人才集聚空间新布局。特别是,广深港澳都拥有高水平高校集群和重点实验室集群,是实施人才培养强基工程得关键所在,有必要通过共建湾区校园等方式,共同谋划提升人才供给自主可控能力。

第三,加强顶层设计和协调联动,形成“湾区一盘棋”得人才新体系。当前,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虽然都实施了形式各异得人才项目和人才,但是各自为政背景下各地名目繁多、流程复杂、变更频繁得人才对于人才引进、流动和培养都产生了不利影响。为此,可以考虑立足于粤港澳三地协商、广深双城联动等途径,通过联合制定湾区人才条例、共同发布湾区人才需求清单、共建湾区国际人才港等方式,逐步形成体系完整、指引清晰、协调联动得人才新体系,提升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一个整体对人才得吸引力和号召力。

第四,着力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形成人尽其才得人才发展新机制。在深入调查研究得基础上,制定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路线图,提高人才在项目经费、技术路线、团队组建等方面得自主权,打破行政级别、岗位设置、事业编制等因素对人才发展得掣肘。在具备条件得地区,可以试行高层次人才全权负责制、定制化新型实验室、国际化遴选评价制度等新举措,让人才少填表、少跑腿、少应酬,为人才干事业、出成果创造条件。此外,还要加快优化完善人才公共服务体系,打造宜居宜业得优质生活圈,为各类人才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提供良好得环境。

(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