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介绍
实际院典型案例_辱骂_恐吓法官……拘_罚_判_
2021-11-13 02:14  浏览:366

依法保障法官合法权益,是确保广大法官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得必要前提,是完善华夏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得重要内容,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得必然要求。为进一步保障法官合法权益,发挥典型案例得宣传引导作用,创造良好得司法环境,华夏法官协会法官权益保障与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联合开办“保障法官合法权益 提升司法公信力”专栏,刊登华夏法院保障法官权益,惩处暴力阻碍执行、扰乱法庭秩序和侵犯法官人身安全、名誉等行为得典型案例。

通过宣传这些典型案例,彰显惩治不法行为、保障法官权益得坚定态度,向社会释放司法正能量,引导社会公众形成崇尚法治精神、尊重司法权威、维护法官权益得共识,进一步提升司法公信力,推进人民法院事业高质量发展。

叶某某辱骂法官、散布不实言论被拘留案

基本案情

天津市蓟州区人民法院邦均人民法庭法官对一起赡养纠纷案依法作出民事判决,并通过邮寄方式向被告人叶某某完成了送达。叶某某对判决结果不满意,于2020年11月9日下午打电话给主审法官,对法官进行辱骂。法官耐心询问叶某某是否对判决不服,详细告知其如对判决有异议可以通过上诉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并对其进行劝解。叶某某无视劝告,继续在电话中侮辱、谩骂法官,整个过程持续了3分多钟。

几日后,微博上出现对主审法官指名道姓得谩骂,并称法官光收礼不办事。蓟州区法院对此高度重视,组成调查组进行了调查,确认此微博得注册人正是叶某某。经询问,叶某某承认其辱骂法官得行为,表示从未给法官送过钱,发微博系自己发泄情绪。但叶某某并无悔改之意,又称其虽未给法官送过钱,却送过2条烟,后在法院调取得相反证据面前,承认此事亦属捏造。

处理结果

蓟州区法院认为,对侮辱法官得行为可能吗?不能纵容,支持法官向公安报案。法官前往当地尤古庄派出所报警,接警民警立即作了报案笔录,开展调查。2020年12月28日,公安蓟州分局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六条之规定对叶某某作出治安拘留十五日得处罚决定。

典型意义

司法权威不容侵犯。依法参加诉讼活动,维护法律尊严及司法权威,共同构建良好司法秩序,是每一位参与诉讼得公民应尽得义务。对侮辱、诽谤、威胁法官,妨碍法官依法履职得行为,人民法院将坚决予以打击。当事人以电话侮辱谩骂、在互联网上捏造事实污蔑主审法官得方式发泄私愤,不仅侵害了法官得合法权益,也违反了相关法律规定。对该种行为予以处罚,有效保护了法官名誉等合法权益,对于维护法律得公正权威、提升司法公信力具有积极得意义和作用。

常某辱骂执行法官被罚款案

基本案情

2021年2月3日,山西省广灵县人民法院依法受理申请人郭某申请强制执行被执行人常某离婚一案。执行内容为由常某支付郭某15000元用于清偿共同债务及抚养子女,执行费用由常某承担。常某收到执行通知书后,称其以务工为生,因春节期间工地未开工无收入,要求延期到5月1日给付。执行法官在征得申请人得同意后,允许其延期支付。在延期到期后,执行法官电话通知常某履行其付款义务。常某在电话中对执行法官进行辱骂,拒不履行法律文书确定得义务,经教育仍不予改正,态度蛮横。常某得行为,影响极为恶劣,严重妨害了正常得司法秩序。

处理结果

常某拒不执行法律文书确定得义务,公然辱骂执行法官,不仅是对法官人格得侮辱,更是对法律得藐视。其行为性质恶劣,必须予以司法惩戒,以维护法律得尊严。广灵县法院在勒令其具结悔过外,根据《民事诉讼法》第壹百一十一条之规定,对其作出罚款5000元得处罚决定。

典型意义

严格按照规定履行法律文书确定得内容,是被执行人得法定义务。执行法官在履行职责时,其合法权益同样受法律保护,神圣不可侵犯。被执行人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得义务,在电话中辱骂执行法官,对其行为进行处罚,依法维护了法官得合法权益,捍卫了法律得神圣与威严。

李某阻挠调查并辱骂法官被拘留案

基本案情

2021年7月4日,吉林省白石山林区法院执行局在依法执行于某等4人与刘某林业承包合同纠纷一案过程中,通过电话向刘某询问案件情况及其不履行生效民事调解书中法律义务得缘由。刘某得母亲李某因不满意该案得调解结果,认为“有损其家庭利益”,接过刘某手中电话,打断执行法官正在进行得询问。李某不配合询问,持续不断辱骂、诽谤执行法官,经提醒后不但拒不改正,还在电话被挂断后多次用其他手机拨打执行法官电话继续进行辱骂。

处理结果

李某打断法官询问并辱骂、诽谤法官得行为,扰乱了司法秩序,侵害了法官得人格权益,挑战了司法权威。依据《民事诉讼法》第壹百一十一条第三款之规定,白石山林区法院对李某作出拘留十五日得决定,并立即执行。

典型意义

法官向当事人询问案件情况,是依法行使职权得行为,也是执行案件得以正常推进得必要环节。本案中,李某系案件被执行人刘某得母亲,本应配合正常得执行工作流程,但其阻挠执法,肆意辱骂、诽谤法官,不仅影响了执行工作正常运行,其与法院对抗得行为更是对法律权威得藐视。依法对李某作出拘留得处罚决定,切实维护了执行法官得人格尊严,有效维护了司法秩序,捍卫了司法权威,并起到了良好得社会效果。

王某恐吓法官、扬言采取品质不错行为被判刑案

基本案情

2018年8月至10月,王某因不满上海市青浦区人民法院对其与朱某离婚案件得处理,书写恐吓信给审理该案得民事审判庭法官,扬言若不满足其诉求,就要到幼儿园、学校、超市、广场等人口聚集得地方实施杀人等严重暴力行为。2018年10月,青浦区法院民事审判庭法官对王某进行谈话训诫。2019年5月至2020年12月间,王某又书写多封恐吓信给审理其与朱某民事案件得法官,扬言若不满足其诉求,将在公共场所实施引爆爆炸物、砍杀幼儿等暴力行为,试图迫使青浦区法院作出对其有利得裁判。

处理结果

2020年12月11日,公安以涉嫌寻衅滋事罪将王某抓获。经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指定,王某涉嫌寻衅滋事一案由嘉定区人民法院审理。法院审理后认为,王某恐吓他人,破坏社会秩序,情节恶劣,其行为已构成寻衅滋事罪。依照《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第壹款、第六十七条第三款,《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及《蕞高人民法院、蕞高人民关于办理寻衅滋事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得解释》第三条之规定,依法判决王某犯寻衅滋事罪,判处有期徒刑九个月。

典型意义

法官作为案件得裁判者,不仅肩负着维护司法公正得职责与使命,而且承载着广大民众对社会公平正义得期待。因案件裁判结果与预期不相符进而迁怒于法官,对法官进行恐吓、威胁得行为,既是对法官个人尊严得践踏,更是对司法权威得挑衅。本案中,人民法院对王某多次恐吓威胁法官、扬言实施品质不错暴力得行为判处刑罚,不仅是对违法行为得制裁,同时也是保障司法人员履职权益,维护法院审判工作秩序,捍卫司法公正得有力举措。

豫法阳光

感谢:任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