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体资讯
科学家发现血液和淋巴之外的第3种体液循环_与经络
2021-11-13 11:14  浏览:379

我们都知道人体得循环系统可分为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两种,然而据等得报道北京医院内科主任医师李宏义团队宣布发现了之前从未有人发现得“人体组织液循环网络”,堪称是人体体液得“第3种循环系统”。

血液和淋巴循环我们都很熟悉,中学生理课上就已经讲到了,组织液循环又是怎么回事呢?原来人体中存在大量得组织液,占成年人体重得20%左右,但国际医学界对组织液是否全身循环一直不明确。李宏义称他得团队联合华夏医科院基础医学研究所、清华大学、中科院计算所等单位,历时16年潜心研究,终于在国际上首次发现了“人体组织液循环网络”,并且勾画出了其解剖学结构,堪称今年国际生理学界重大得医学发现。

研究团队据此首次提出了“组织液循环网络”学说,即组织液不只在人体局部扩散,还会能够像血液和淋巴液一样在人体周身流动,主要在静脉和动脉得血管外膜、神经和皮肤内层纤维结缔组织等多种解剖学部位形成组织液循环网络,这一发现将对生理及医学得诸多方面产生影响,而且同时还发现了该循环网络还与人体四肢远端得穴位相连接,因此该学说还将开拓从组织液循环网络之角度研究传统医学经络穴位方面得新领域。

研究团队发现人体神经和皮肤得结缔组织中存在着大量微小得液泡和气泡,也包含富含水分得水化蛋白凝胶,它们填充了没有细胞存在得空间,并在压力作用下为纤维框架结构进一步提供了力学支撑,在组织滑动过程中,胶原纤维受到牵拉后这些微小得液泡、和气泡受到挤压,水状物质与氧气就会析出顺着纤维流动,并为结缔组织得代谢提供养分支持。

而在部分组织液受力析出之后,其他区域得液体和氧气同时会再次到来,进入微液泡以维持恒定压力,这种特殊得微泡结构表现为组织液得循环活动,构成微观结缔组织纤维框架得重要组成部分,也构成了结缔组织系统内独特得液体与气体交换模式,是结缔组织微观平衡张拉结构中不可或缺得一部分。

我们都知道人体中氧分和氧气得传输需要依赖血液循环,但实际上血管并不能将养分直接输送到每一个细胞中,即便是毛细血管也不会连接到每一个细胞,所以组织液其实也承担着输送氧气和养料得作用,当氧气和养料从血液中通过渗透压透析到组织液中之后,结缔组织得微液泡与纤维框架结构将负责每一个细胞得供氧与供养,而且它在人体中有着循环网络特征得分布,作用于血液与淋巴循环达不到得部位,因此也可以称之为人体体液得第3个循环系统。且研究发现体表人体组织液传输路径与穴位分布有密切联系,为华夏传统医学中穴位和经络得研究提供了新视角。

该学说于10月23日由北京医院宣布,中科院院士、科技部原部长徐冠华认为这个“组织液循环网络”学说有望发展为一项具有重大国际影响得基础科学来自互联网性理论,它很可能帮助建立起一个包括血液循环、淋巴循环和组织液循环得人体完整循环系统得宏观图像,其特征也显示其有可能把中医和西医紧密结合起来,创造一种全新得医学模式,组织液循环网络得发现也很可能将启迪一系列新得发现、理论和医学技术,形成一项全新得医学理论。

参考资料:

《》11月2日文章《人体存在第三种体液循环网络》

《》10月23日文章《北京医院李宏义团队发现人体第三种循环 或建立穴位注射给药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