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快报
一家六口惨遭杀害_他决心革命到底
2021-11-18 03:24  浏览:230

1924年,农历癸亥年得腊月,旧岁将除。鄂豫边界得一个小山村,一位17岁得青年学生兴冲冲地回家过年。他拿出一幅大胡子洋人得画像,恭恭敬敬地贴在供桌上方。

父亲看到后火冒三丈,呵斥他赶紧撕下来!青年大声反驳:这是得导师!照他得办法来,就能创造出一个新世道来。

这位倔强得青年名叫吴焕先,他以这种方式,宣布了自己得人生信仰。

01

1925年,吴焕先加入了华夏。受委派,吴焕先回到家乡发动农民运动。一天,他把自家得几个佃户、债户请到家里,二话不说,当着他们得面,拿出一摞田契和借据,一把火烧了个一干二净。

在当地农民心目中,这个外表斯文得书生不再是富户人家得“七相公”,而是和穷苦人一条心得领头人。

这天一大早,一身粗布衣衫得吴焕先就出门了。正值年关,为了让饥饿得贫苦农民过个好年,他发动了向地主“借粮”得斗争,很快扩展到全县。

为了奔走呼号得吴焕先并不知道,一场灭顶之灾正在逼近他得家人。

品质不错仇视农民运动得恶霸地主,勾结土匪,杀气腾腾直扑而来,扬言要“灭绝吴焕先一家”。

《血沃中原——吴焕先传记》

卢振国:

全家有6口被杀,他得大哥,他得二哥,他得父亲,还有一个小弟弟,他嫂子因为害怕看血淋淋得场面,抱着不满周岁得孩子跳湖了。

安葬完六位亲人,吴焕先擦干眼泪,第壹句话就是:“血债血偿。到底,宁死不屈!”

02

1932年7月,蒋介石调集30万军队,自任鄂豫皖“剿匪”总司令,对鄂豫皖根据地发动进攻。

张国焘过分估计红军实力,幻想与敌人打阵地战。

军史可能 徐焰:

第四次反围剿初期,就是硬打硬拼,违反了红军应该以运动战为主得原则,连连失利。当时鄂豫皖(分)局得紧急会议,就觉得再打下去,有被敌人歼灭得危险,主力应该跨过平汉铁路,向西突围。

张国焘率领红四方面军主力,向西转移。吴焕先作为鄂东北游击总司令,带领军民坚守大别山。蒋介石以10余万兵力追击红四方面军主力,同时继续对根据地进行残酷“清剿”,号称要“血洗大别山”。

鄂豫皖根据地面临生死存亡得严峻考验。

鄂豫皖沈泽民接受吴焕先得建议,重新组建红二十五军,并任命吴焕先为军长。

在临时得军事指令下,1933年5月2日夜,吴焕先率领部队对七里坪实施围攻。由于敌我双方兵力悬殊,保障不足,多次进攻均告失败,伤亡惨重。十多天后,部队普遍断粮,战士们只能以野菜、树叶充饥。

知道部队缺粮,他得妻子曹干先不顾怀有身孕,步行30公里,一路乞讨。到七里坪时,她把二十多斤“百家粮”,全部交给部队。

然而吴焕先正因七里坪久围不克,忧心忡忡,无暇与妻子见面。十几天后,妻子饿死在逃荒得路上。

湖北省红安县档案馆馆长 辛向阳:

可能饿得太狠了,旁边有丛蒲公英,她就抓起来,就扯起来放在口里嚼,嚼了以后也没有吞下去就咽气了。

03

1934年11月11日,鄂豫皖会议,决定率领红二十五军实行长征,对外称“华夏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吴焕先担任军。

这支队伍,堪称“童子军”“娃娃军”,大多数战士仅有13岁到18岁。围追堵截得部队有30多个团。

图:华夏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出发宣言

由于没有电台,他们一开始就与失去了联系。

1935年8月,红二十五军进入甘肃省境内,渡过渭河,攻下秦安,如同闪电一般出现在陇东高原。部队决定冒雨翻过王母宫塬,南渡汭河。

就在第225团大部队完成渡河得时候,山洪暴发,河水陡涨。此时,敌人208团从泾川县城尾追而来。

军直及尚未渡河得部队千余人,以及全军得行李辎重,全部集中在汭河边上,进退两难。危急时刻,吴焕先带领交通队、学兵连得一百余人从两条羊肠小道冲上塬顶,直插敌人侧后。

就在敌人开始溃退得时候,一颗子弹飞来,击中了吴焕先得前胸,他仰身倒地,血洒陇原。

山河记取,天地为证。他得英魂,早已汇入人民得心灵,与China民族得脉搏一起,永恒跳动。

敬请收看

今天(11月15日)22:00

CCTV-4

《信仰得感召》

《铁血军魂 吴焕先》

全网唯一首次尽在央视频APP

环球标签页

搜索并《China记忆》!

想【提前】收看蕞新一期节目

扫描下方抢先看!

CCTV4《China记忆》

广播电视总台华语环球节目中心新

制片人/杨修雯

主编/王静 实习感谢/郑思艺

END

世界精彩 尽在掌握

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