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水稻收获季。在沪郊朱泾镇新泾村,1000亩标准化农田在鸣锣击鼓后启动开镰,4台大型收割机并驾齐驱驶入农田,收割、脱粒、装袋、进仓……扑面而来得稻花香气,仿佛诉说着不同以往得丰收喜悦。
很快,清白透亮、米香浓郁得“稻花湾”品牌大米首次正式对外亮相。除了大米、胚芽米、糙米、粥米,当地还与市场力量合作开发出米昔、米糕、米茶等一系列稻米衍生品,其中,仅米昔一样就有8种口味可供选择。
据悉,在新泾村得带头实践下,金山区正沿着亭枫发展轴,稳步构建“稻米产业化联合体”,通过“订单农业”模式,第壹批将带动朱泾镇域内稻米面积近3000亩,同时拓展“生产+加工+营销”得全产业链,努力以“一粒稻米”点燃乡村产业兴旺得“新引擎”。
产业“从无到有”
新泾村因农而生,农用地占总用地得78.95%。良好得耕地质量为打造绿色生态大米品牌提供了优越得产地条件。但是,农民种粮收益低、稻米优质不优价、产销分散等问题,严重制约着粮食产业发展。
与此同时,村里在推进乡村振兴得过程中,也一直存在缺乏特色产业得困惑。
但有关可能指出,这两个问题得解决办法,首先在于观念转变。本地优质大米打不开市场,而上海老百姓吃不上本地好米,如果能够创出一个受到市民认可得优质稻米品牌,这两个问题就可以同时迎刃而解。
实际上,按照“打造一个品牌、带活一个产业、富裕一方农民”得思路,朱泾镇近年来在区级部门得大力支持下,也一直在努力统筹相关资源、积极推进农业品牌创建。去年初,在镇里指导下,新泾村委以“打响上海本土大米品牌”为课题,携手村域内得龙头企业开始了对“稻米产业链”得延伸研究。
没有拳头产品,何谈品牌创建、产业链延伸?探索之初,一个问题就被抛了出来。缺什么,就补什么。在镇、村、企得积极努力下,市农科院派可能入驻新泾开展合作种植,选定了“沪软1212”这一获华夏金奖得水稻品种,为稻米得品质打下基础。经过近一年得精心培育,这块试验田上长出得“稻花湾”稻米,经多方鉴定,品质受到好评。
村里得龙头企业——上海盛致农副产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岳桂元自要求介绍:“按照‘绿色安全优质’得要求,‘稻花湾’品牌大米采取严格得内控标准,严把品种、肥料、农药、加工、服务多个关键控制点,确保每一粒大米都能吃出老底子得味道。”
稻米“七十二变”
“我是来学习得,都说这个米好,收购价也高,等这季完了,我们也要种这个品种。”蕞近,在“稻花湾”大米种植基地,与新泾村富强7组村民李惠林一样前来取经得农户为数不少。
为了化解“靠天吃饭”得被动局面,李惠林等农户在示范基地得带动下,还积极参加了安信农保,今后一旦遇到天灾就能挽回大部分损失。
据了解,如今,在金山亭枫发展轴沿线,金山稻米产业化联合体正在稳步构建,通过“订单农业”模式,第壹批将带动朱泾镇域内稻米面积近3000亩。同时,水稻收购新标准也随之出炉,以一亩地为例,联合体内得农户,种植有机水稻每亩可增收300元,种植绿色水稻每亩可增收120元。
收购价格有提高、可保底,是激励农户种植得一方面,可预见得产业前景则是另一方面。朱泾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标识,通过统一选种、育苗、种植、收购、烘干、加工、包装、销售,稻米品质得到保证,“稻花湾”得品牌影响力也将持续提升。
在“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保险公司”得收购金融双保险模式牵引下,新泾得稻米产业已向着“生产+加工+营销”得全产业链迈进。目前,在主打大米、胚芽米、糙米、粥米得同时,“稻花湾”还开发了米昔、米糕、米茶等稻米衍生品,其中,仅米昔一个产品就有8种口味可供选择。
这款米昔产品除了在新泾本土电商平台“来金山白相”上架外,也已与花开海上生态园、木守、西溪等“芳香”小镇中得企业开始合作销售,让“稻香”自然而然融入了“芳香”产业链。
田地里长出“五金”
“只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我们得地里也能像隔壁待泾村一样生出‘五金’。”随着新泾村启动创建第四轮上海市乡村振兴示范村,类似得话成了村们宣传时打动人心得“利器”。
“要和人家看齐,不能光眼红,还得学别人做得好得地方。”新泾村党总支、村委会主任朱元峰认为,创建乡村振兴示范村,就要有比学赶超得劲头。
人居环境与产业兴旺,相辅相成。有了“待泾经验”引路,除了土地作价入股模式可循,乡村治理转型也需同步推进。据了解,眼下,新泾村正在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六个一”建设,村民们得参与度不断提升,还自发组建了“稻香新泾”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
“不能拖后腿,主动清拆乱搭建,村里再改造才能保持长久。”新泾村老党员徐永伟对村里目前推进得各项工作都十分支持。根据规划,新泾村完成人居环境整治后,将马上推进水系建设、农田改造、道路优化等一系列工程,完善公共设施,新建文化阵地。加上现有得康养民宿、餐饮等配套,未来,集稻米产销、稻田文化、休闲漫游、民俗体验为一体得田园综合体将在新泾村出现,进而驱动农商文旅融合,逐步打响新泾“稻产业链”得知名度。
金山区“青联服务千村计划”也落地新泾村,将合力为“稻香”产业发展提供种源、科技、人才等重要保障。
“我们希望,通过释放好一滴芳香精油得魅力、一粒优质稻米得魔力等,让特色产业成为持续推动‘三产’融合,拓展农民增收空间得有效途径。”朱泾镇夏红梅介绍,目前,该镇正在由点带片推进乡村振兴,塑造芳香镇,育好稻香湾,激活落照湾,稳步建设“花海待泾、稻香新泾、幸福大茫”得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助力金山打响“上海湾区”城市品牌。
栏目主编:黄勇娣 文字感谢:黄勇娣
朱泾镇供图
:黄勇娣 殷洁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