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文赏析
辽中区厕所革命让百姓做主
2021-11-24 00:26  浏览:188

沈阳-沈阳网

“小康不小康,厕所算一桩”“家家建卫生厕所,户户奔文明小康”……11月19日,感谢深入辽中区采访时,各类通俗易懂得标语条幅呈现在感谢眼前。

在建设美丽宜居新农村得赶考路上,小厕所与大民生紧密相连。现在厕所工作进展如何?百姓有了哪些新声音?未来还会有哪些新变化?

告别几十年得“老朋友”室内解决“方便事”

对于养士堡镇养前村村民肇崔军来说,今年家里发生蕞大得一件事便是“厕所”——告别了使用几十年得旱厕,拥有了全新得卫生间。

“以前得旱厕,夏天都是蚊虫,味道还大。冬天下了雪后地面湿滑,上厕所都要小心翼翼。现在有了得支持,我们也花不了几个钱就修了新厕所。”肇崔军介绍时,眼角一直带着笑意。

据了解,辽中区养士堡镇养前村今年修建厕所1766座,采取室内和室外两种形式,建设期间室内厕所得室外部分,由施工队统一为村民免费建设,室内部分村民根据自己得需求选择自行建设或施工队统一建设。后期,养士堡镇每个村都设有运维服务队,每年为村民免费清掏两次,厕所使用期间出现任何问题都可以联系运维服务队。

坐在家里洗淋浴

日子过得真舒坦

离开养士堡镇养前村,感谢来到了辽中区城郊街道付家屯村。吃过饭得米守海正起身去卫生间烧热水。精美得瓷砖,干净得厕所,大大提升了房间得质感和舒适度。起初,改厕这个“新生事物”到来时,米守海并没有接受。“街道村里得一点一点给我讲好处,苦口婆心地劝了好几回,我才同意。现在自己用得方便了,才知道真是好。”

米守海告诉感谢,以前他们想洗个澡都得去县城,路程至少40分钟。“现在冬天上厕所不怕冷了,还装了热水器,修了个小火炕。既能坐着洗还能取暖。”

据城郊街道副主任刘长久介绍,城郊街道改厕涉及4个村,每个村都有一个专班负责。室内改厕采用3种模式,一是老百姓自建,二是老百姓通过加钱换新得坐便和支气泵,三是买支气泵和换坐便外加建火炕。室外部分鼓励自行清掏,鼓励村民购买潜水泵,将潜水泵放置在收集排泄物得罐里,当满得时候就可以打开潜水泵进行施肥等处理。不愿意得村民也可以选择联系当地村委会专班,专班每年提供两次免费清掏。

质量第壹群众满意

全力护航“厕所”

2021年,辽中区以“组织放心、群众满意、社会认可”为目标,积极探索维护管理新模式、新办法。创新推出新建农村户厕“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和“财产一切险保险”。以农村户厕为保险标得,对修理、加固等费用进行承保,全面提升“厕所”工程质量和安全管理水平。

目前,辽中区区级改厕运维管护中心管理人员35人,镇改厕运维管护人员57人,村改厕人员160人,清掏车5辆,吸粪泵352台。截至8月底,完成全部提升整改户厕任务3004座、结转户厕任务10275座,比原计划提前1个月。

下一步,辽中区将以“质量第壹、群众满意”为唯一标准,进一步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常抓不懈、持续推进,以“厕所”促进乡风文明建设,助力乡村振兴取得更大成效。

沈阳、沈报感谢徐娜

来自互联网【沈阳-沈阳网】,仅代表观点。华夏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