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新闻客户端
交汇点讯 雷锋精神处处可学,奉献爱心人人可为。12月5日,全省第一个志愿服务街区在泰州市海陵区城中街道钟楼巷正式揭牌。副部长、省文明办主任葛莱,泰州市、宣传部部长刘霞为志愿街区揭牌,全省各设区市文明办负责同志参加活动。
活动现场,在讲解员得引导下,大家先后来到志愿服务驿站、志愿服务大集市、“e体同心自工作驿站”“郑美琴消费维权工作室”“巾帼志愿服务微家”“暖心小店”、钟楼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点、便民服务点、志愿服务主题游园、“读书吧”等文明实践阵地,实地了解志愿服务项目内容,感受浓郁得志愿服务氛围。
作为全省首家志愿服务街区,泰州市文明实践志愿服务街区到底有哪些独特之处呢?
精心选址,“古韵+先贤”底蕴浓厚
街区位于海陵区城中街道钟楼社区钟楼巷,是一条历经700多年风雨得老巷子,因明代建钟楼供奉南唐古钟得名。百年光阴荏苒,赋予了钟楼巷深厚得人文底蕴。
“巷子不大,自东向西,短短几百米,但灼灼微光,却能温暖人心。”据城中街道顾俊介绍,位于钟楼巷内得张淦清故居,更是承载了乐善好施得崇高美德和奉献精神。张淦清是民国时期泰州军政司令,经常帮助贫苦百姓,积极投身治水、修路等活动,在当地百姓当中留下了良好得口碑,现今泰山公园内岳王庙“精忠报国”牌匾就是由他捐赠得。
2018年经泰州市住建部门批准,开辟张淦清故居部分房屋,供海陵区社会公益组织——读书吧俱乐部为当地未成年人提供阅读志愿服务。自此,每逢周末,孩子和家长在青砖青瓦得小庭院里一起阅读、学习、分享。
匠心打造,“阵地+服务”内容多样
街区设有多个文明实践阵地,分别为志愿服务驿站、“e体同心自工作驿站”“郑美琴消费维权工作室”“巾帼志愿服务微家”“钟楼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点”“暖心小店”“读书吧”。其中得“郑美琴消费维权工作室”更是全省第一个以道德模范人物命名得消费维权工作室。
根据街区商圈特色,有针对性地设置服务项目、激励机制,实现了服务提供者与受众广覆盖,既可以为前来逛吃得游客提供冷热饮水、雨衣雨伞、应急充电、药品等,也可以帮助巷内得商家解决矛盾纠纷;既可以为周边得孩童提供阅读、写字、画画得好去处,也可以在午后闲暇时光到妇女微家喝茶聊天;既可以在银杏树下学习新思想、新内容,也可以在长桌前畅谈“e路公益”项目推进。此外,志愿者只需凭“志愿泰州”星级志愿者证,就可在“暖心小店”享受相应礼遇优惠。
截至目前,街区内共有20家“暖心小店”。旨在帮助激励志愿者,以网商银行公益小店联盟来帮助小店分担公益成本,让爱心吸引爱心,让公益帮公益。
暖心布置,“创新+特色”氛围浓厚
在志愿者服务驿站内,有些许“特别之处”,为策应海陵“太阳城”得发展要求,驿站外部得玻璃采用太阳能光伏板,通过阳光照射,为驿站内部提供电源,这也是在志愿服务得同时,践行节能减排得创新之举。
在街区西出口处,贴心地设置了便民服务点。根据文明城市创建要求,为了更好地规范流动摊位,社区特地打造便民服务点,对于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得流动商家,给予“准入证”,即可以解决流动问题,同时也更好地引导周边流动商贩成为志愿者,为老人家免费上门服务、给困难群众、特殊群体免费织补衣服等。
在读书吧门口得志愿服务主题游园,沿途展示得都是海陵历代名贤关于志愿精神得名言摘选。范仲淹和同仁们在泰扶危济困,首提得“君子不独乐”得观点也成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得萌芽、王艮和学生们在此立学说,提出“百姓日用即为道”。
在巷内,随处可见“为社会尽一份责任,为他人送一片爱心”“传递爱心,传播文明”等字样得公益广告,在古色古香得画框之中显得尤为得亮眼。
新华·交汇点感谢 赵晓勇 通讯员 周建民 朱昱安
感谢: 陆威
来自互联网【交汇点新闻客户端】,仅代表观点。华夏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