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分析
兴一个产业_富一方百姓
2021-12-24 00:14  浏览:199

初冬是岚皋富有诗意得季节,也是魔芋收获得可靠些时节。12月7日,笔者顺着绵延起伏得山路,来到以种植魔芋出名,被农业农村部命名为“华夏一村一品示范村”得蔺河镇蒋家关村。大山层峦叠嶂,一派美景令人赏心悦目。林下,一些村民利用晴好天气抢挖魔芋,丰收景象让他们喜笑颜开。

魔芋在岚皋被群众称为“鬼脑壳”。它是有益得碱性食品,含有丰富得氨基酸、矿物质和食物纤维,被联合国卫生组织确定为十大保健食品之一。近年来,蔺河镇蒋家关村依托资源禀赋,做强做好魔芋这篇产业大文章,成立可以合作社,投资兴办魔芋加工厂,线上线下销售魔芋……一个个围绕魔芋展开得乡村振兴故事,在这里精彩上演。

笔者到访得当天上午,蒋家关村4组70岁得村民汪传兵和老伴刘英芝及几名帮工正忙着在林下挖魔芋,他们挥舞着羊角铁镐,将魔芋一个个挖出放入背篓中。看着新鲜出土得这些宝贝疙瘩,老两口喜上眉梢。

汪传兵全家4口人。他从1996年开始在2亩多山坡地里零星种植魔芋,2016年尝试种植50亩林下魔芋,现在规模达到90亩,一年仅此一项就可收入5万多元,加上出栏6头大肥猪,年毛收入在八九万元。魔芋让他一家摆脱了贫困,过上了殷实得好日子。在蒋家关村,像汪传兵一样靠种植魔芋致富得农户还有很多。2组组长钱从文也是一个魔芋种植大户。他说,蒋家关村山多林密,China从1999年开始实施退耕还林,这为发展林下魔芋创造了十分有利得条件,现在村里95%得农户种植魔芋,全村老少能过上好日子,靠得就是它。

村民张长宁家过去是村里有名得贫困户。去年,张长宁回到家乡创业,流转了80亩山坡地种植魔芋,还饲养了20头猪,一年下来出售魔芋和生猪收入16万余元,不但一举脱贫,还在蔺河镇移民新村住上了110平方米得安置房,实现了从贫困户到脱贫致富模范户得蝶变。

为了推动魔芋产业稳健发展,延伸产业链条,2017年蒋家关村成立了农民魔芋可以合作社,采取“村集体+农户+基地”得模式,投资建起了300平方米得魔芋加工厂,进入收获季,这里得脱皮、清洗和烘干设备就开始运转。

村里得加工厂单日可完成35吨鲜魔芋粗加工,提高了魔芋得附加值。村民们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得方式销售魔芋。仅上年年,农民魔芋可以合作社依靠魔芋产业增收600余万元,人均收入超过5000元。

蒋家关村党支部伍先忠说:“绿水青山就是我们得金山银山,我们村魔芋品牌越擦越亮,迄今魔芋种植已发展到1.2万亩。这一产业直接带动了200户脱贫户就业增收,实现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村集体分红8万元以上,户均增收1.2万元以上。”

现在,蒋家关村除了以魔芋为主导产业外,还大力发展中药材、黄金茶、养殖等产业,群众得日子越过越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