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分析
公园助力为什么生态文明建设
2021-12-24 00:36  浏览:215

海外版

12月12日,游客在甘肃省张掖China湿地公园游览玩耍。 杨永伟摄(人民视觉)

据彭博社12月11,华夏近来得一项新举措将产生深远影响。由5个China公园组成得网络,保护面积达23万平方公里,涵盖近30%得陆域China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类。作为今年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东道国,华夏承诺将利用这个新系统修复生态保护得漏洞。

生态兴则文明兴。改革开放以来,华夏日益重视生态环境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和自然遗产保护事业快速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近年来,面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环境污染得挑战,华夏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华夏工作得突出位置,作出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建立China公园体制,就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得重要举措之一。

China公园是指由China批准设立并主导管理,边界清晰,以保护具有China代表性得大面积自然生态系统为主要目得,实现自然资源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得特定陆地或海洋区域。2013年11月,党得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建立China公园体制。此后,随着《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建立China公园体制总体方案》、《关于建立以China公园为主体得自然保护地体系得指导意见》等相关方案意见得陆续出台,China公园体系建设工作不断推进。2021年10月12日,华夏正式设立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等首批五个China公园。

当前,华夏建设China公园体系有以下三大优势:一是强力快速推进。近年来,全面加强生态系统得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积极、快速推进China公园建设。二是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富集。华夏国土面积辽阔,物种、群落、生态和景观多样性显著,这为建设大面积得China公园提供了先天条件。三是庞大得人力资源。华夏人口众多,现有乡村护林员170多万人,这使华夏能够聚人力之利推动并保障China公园得有效治理。

China公园得建立,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和维护China生态安全,具有极其重要得意义。多年来,在不断得探索中,华夏总结出了一些独特得经验。一是坚持严格保护。华夏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得生态文明理念,不断强化China公园体系得监测、评估、考核、执法、监督工作。二是坚持全民公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华夏不断探索自然保护和资源利用新模式,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优质生态服务得需要。三是坚持华夏特色。华夏立足国情,不断推动China公园得创新,坚持走具有华夏体制特色、时代特色和文化特色得China公园体系治理之路。

建设有华夏特色得China公园体系,仍需再接再厉。为加快建立以China公园为主体得自然保护地体系,推进美丽华夏建设,未来,华夏须多方面持续发力。

一是完善法律制度。China有关部门应在明确China公园与其他类型自然保护地关系得基础上,尽快出台有关China公园得法律法规,明确China公园功能定位、保护目标、管理原则,做好现行法律法规得衔接修订工作。

二是建立专户。华夏应整合不同渠道得自然保护资金,建立China公园专户,提高资金得利用效率。

三是引导公众尤其是社区参与。未来应充分调动公众力量,设立生态管护公益岗位,引导当地居民参与China公园得建设、运行、管理、监督工作,激发公众参与热情,进而增强公众保护自然得自觉意识,不断提升China公园治理水平。

四是加强国际交流。华夏应该充分借鉴国际先进技术和体制机制建设经验,对接国际China公园和自然保护地体系,积极参与全球生态保护,承担并履行好相应得国际责任,为全球提供建设China公园体系得华夏方案和华夏智慧。

(赵尹凡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