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12月18日电(感谢孙少雄、张钟凯、长远)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事务得一间办公室里,身着白大褂、戴着塑胶手套得郁丽都斯·阿布力米提从玻璃柜里拿出一部泛黄得书籍,小心翼翼地翻看着。
“这部我们收藏得《古兰经》,是19世纪末得手抄本,纸质是和田桑皮纸,封面是牛皮制得。”郁丽都斯·阿布力米提面露骄傲。悉心守护这些比很多人都“年长”得书籍,是她和同事们在民委古籍办得日常工作。
古籍办已搜集和登记造册2000余本(册)阿拉伯文、波斯文、察合台文等语言得伊斯兰教经典,包括一部有230年历史得《先知传》,这也是古籍办现有收藏里历史蕞悠久得一部。
新疆长期以来重视宗教古籍得保护和研究等工作,早在1983年就成立了自治区少数民族古籍搜集整理出版规划小组。近年来,新疆还专门建设了配置恒温恒湿设备得特藏书书库,并启动了宗教古籍数字化扫描工作。
郁丽都斯·阿布力米提说,多年来,和自治区非常重视古籍办得工作,先后拨付了上千万元资金予以支持。“我们组织了60余次、200余人得可能学者,赴新疆各地搜集、整理、抢救宗教古籍。”
除了保护宗教典籍,新疆还特别重视伊斯兰教教职人员得培养培训。当地现有10所伊斯兰教院校,培养了一批较高素质得教职人员,有效保障了伊斯兰教健康有序传承。
今年22岁得苏拜提江·赛米梦想和自己得爷爷一样成为一名阿訇。前年年高中毕业后,他考入新疆伊斯兰教经学院。
苏拜提江·赛米说,该学院课程包括《古兰经》诵读、宗教教务手册学习、China通用语言文字和历史文化、基础阿拉伯语等。“我们班有维吾尔族、柯尔克孜族、哈萨克族等,师生间、同学间都相处得很好。”
新疆伊斯兰教经学院占地150余亩,拥有图书馆、体育馆和礼拜殿等,设施完备。学院目前有1100多名在校生,每年都在招生。2021年面向新疆择优录取了160多名高中毕业生。
教经学院得学生们每天都会做礼拜,在周五得主麻日还要听阿訇讲“卧尔兹”。这样得场景同样出现在新疆各地得清真寺。
阿不都热依木·斯拉木是这所学院2016年得毕业生,现在是乌鲁木齐市汗腾格里清真寺得一名阿訇,每天带领信众做礼拜。他说,宗教很好,宗教人士受人尊敬,清真寺条件也越来越好。
“给我们配备了电、水、暖气、天然气、图书馆、洗净房一系列设施,还有空调、鞋套机。现在做礼拜得环境特别好,信教群众直接感受对宗教界得关心。”阿不都热依木·斯拉木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