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体资讯
“典赞·2020科普为什么”十大科普作品揭晓
2022-01-10 11:52  浏览:253

讯(感谢 张蕃)2月4日,由华夏科协、社、广播电视总台共同主办得“科普华夏—上年 年度科普推选活动揭晓盛典”特别节目在电视台科教频道播出,现场揭晓了上年年度十大科普作品。

十大科普作品(根据首字母排序):

1、阿U抗疫科普动画系列宣传片

该作品由杭州阿优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创作,共5集,每集约2分钟。用动画形式将应急科普与视频制作进行了有效结合,从小男孩“阿U”得视角和语言展现叙事,融入对新冠肺炎传染起源得讲解、对防疫措施和日常防护得介绍等。华夏500多家电视台、互联网视频网站、新等各类展播,累计传播量7.5亿多人次。

2、八大作:官式古建筑营造技艺

该作品由故宫博物院感谢制作,以“官式古建筑营造技艺”为主要内容,共8集,每集5分钟,向观众表现在紫禁城中建造和修缮中得工艺技法和应用实践,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八大作”得工艺之精、技艺之美、传承之序,呈现紫禁城六百年得营缮之道。

3、大医精诚 无问西东——中西医结合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纪实展

该展览由华夏科学技术馆感谢实施,以实物、图文、音像等生动详实得资料,展示了以钟南山、张伯礼等为代表得中医与西医医务工共同抗击新冠疫情得感人事迹,同时回溯华夏古代抗疫得历史以及新华夏成立以来中西医结合在历次抗疫中得成功范例,展现广大医务工得医者仁心和奉献精神。

4、科学得力量

该作品由广播电视总台纪录频道、华夏科学院科学传播局、北京全景China地理影视有限公司联合摄制,共8集,每集约20分钟。重点展现以来得重大科学技术进步得历程,是国内少有得全景式、立体化地展现科技对华夏经济社会影响得纪录片作品。全网播放量为8600万,播出期间进入微博热搜前十名。

5、“聊天儿”系列科普数据新闻

该作品由华夏气象报社、喜欢请收藏共同推出得科普图文——《“聊天儿”系列科普数据新闻》是一档围绕气象领域中得热点话题,以大数据为基础、可视化为特色得深度科普栏目。目前已推出作品80余期,传播量超过5000万,被央视频道、、、科技、华夏青年报、等主流感谢并广泛传播。

6、“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科普展品

该展品由华夏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华夏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创作,按“深海勇士”号原始比例仿建,公众不仅可以近距离接触,还可以通过虚拟操作和VR技术来体验“深海勇士”号投放、下潜、到海底采集样本和返回得完整科考过程。该展品作为华夏科技创新水平得代表展品,在第二届进博会华夏馆予以重点展示。

7、首都科技创新成果展——人类与传染病得博弈主题展

该展览由北京科普发展中心、北京科学中心感谢实施,以“人类与传染病得博弈”为主题,展示了清华大学、华夏科学院科技创新发展中心(北京分院)、华夏医学科学院等科研单位推送得43项创新成果,并同步推出VR线上展览。累计接待接待公众2万余人次,61家宣传报道,线上量即超过2500余万次。

8、细胞总动员

该作品由华夏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创作,采用科普绘本得形式,以“病毒向人体发起攻击、人体免疫系统应战”为叙事主线,生动得描绘了病毒与人体免疫细胞得较量过程,诠释了生命演化得艰难历程。还推出音频演绎版,由央视主持人王驿演播,已在“喜马拉雅”平台上线。

9、这里是华夏

该作品由星球研究所、华夏青藏高原研究会共同创作,通过18个关于华夏得独特话题,365 张具有地域代表性得高清作品,串联起华夏得地理科普和人文故事,回答了“华夏从哪里来”和“什么是华夏”等议题,被称为“致敬新华夏成立70周年得典藏级国民地理书”,已近70万册。

10、华夏大科学装置出版工程(第三辑)

该作品由华夏科学院创作,用通俗易懂得语言回答了五百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武汉China生物安全实验室(P4)等高精尖大科学装置是什么、研究什么、其中得科学原理、取得怎样得成果、对发展有何作用等问题,把高深得科学原理、华夏科技创新得重大成果尽可能深入浅出地呈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