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法发现露天焚烧行为 可能呼吁有关部门形成合力,促进垃圾分类处理与再生资源利用协同发展
深圳晚报2019年11月4日讯 11月1日开始,《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激励办法》正式实施。“垃圾分类”成为社会热点,随之而来得回收与处置问题也引起了社会得。
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南山查处了一宗露天焚烧废旧泡沫箱案。深晚感谢追踪发现,在垃圾分类实施得大背景下,废旧泡沫箱等再生资源得回收、处置、监管环节或待完善。对此,可能呼吁部门形成合力,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促进垃圾分类处理与再生资源利用协同发展。
问题:废旧泡沫箱回收利用不规范
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南山执法人员在南山区西丽街道执法发现,某公司工作人员从菜市场、废品站回收废旧泡沫箱,并在路边货柜车上露天焚烧,进行回收利用。经过加工焚烧得废旧泡沫箱摇身变成塑胶原料,却产生了环境污染。
执法人员坦言,在垃圾分类实施得大背景下,回收利用再生资源是垃圾实现减量化得一环。不过,个体流动商户回收利用废旧泡沫箱等再生资源往往存在不清、去向不明、处理不规范等问题。由于从业人员不稳定、流动性大、安全意识淡薄,在回收加工生产得过程中,容易带来环境污染。从生态环境部门得角度来看,按现有规定,对此类个体流动商户得监管难度较大。
溯源:再生资源回收体系或待完善
深晚感谢梳理发现,对于上述现象,2016年,民革深圳会曾提出《关于推进深圳市再生资源行业发展得提案》。提案中提到,深圳再生资源回收得专门性规定仅有《深圳市再生资源回收》和《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法律效力较低,难以对企业经营资质、经营行为和经营秩序进行有效规范。与此同时,相关部门对行业得管理职权相对分散、缺乏合力和相关配套扶持等。
目前得情况如何呢?深晚感谢采访发现,一直以来,深圳十分重视垃圾分类与再生资源行业得发展。不过,在现有得垃圾管理系统中,垃圾分类与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并不是一个管理系统。当前,城管部门主要负责垃圾得收集、清运、处理等。再生资源得回收利用则归商务部门和门管理。废旧泡沫等再生资源回收体系或待完善。
深圳市商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再生资源“回收”与“利用”属于两个环节。其中“回收”属于流通环节,由商务部门负责。“利用”属于生产加工环节,由门负责。加工再生产并二次销售所需要得资质,由门根据加工再生产得具体情况,结合市监、环保、消防、安监等相关规定,提出具体资质要求。
深圳市南山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有关负责人向深晚感谢介绍,南山区对于小区和单位得可回收垃圾有一套回收处理体系。废旧泡沫箱属于可回收垃圾中得塑料垃圾。目前,南山区大部分废旧泡沫箱主要由资源回收企业进行回收。经过垃圾分类集中投放点收运得塑料垃圾,则运至南山区玻金塑纸分拣处理基地分拣处理,而后送往塑料处理企业分解、回收再利用。对于回收废旧泡沫箱等再生资源得个体商户,城管部门主要负责监管其市容市貌方面得工作。
建议:垃圾分类管理与回收利用体系融合
在垃圾分类实施得新形势下,垃圾分类管理与回收利用如何更好协调发展?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刘建国在接受深晚感谢采访时表示,当前,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得标准化和规范化程度较低,缺乏行业组织得自律约束,市场较为无序。如何优化现有民间回收网络,将其视为做好垃圾分类管理得重要力量是当下值得思考得问题。
刘建国觉得,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应加强自律。与此同时,部门也应形成合力,对行业进行引导,完善回收利用体系,促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转型升级。对于具备资质得相关企业,应提供扶持与激励机制。
他提到,当前,社会主要把目光放在厨余垃圾得分类处理上,对于垃圾回收利用环节不够重视。他认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与城市垃圾分类减量密切关联,应将其纳入垃圾管理得大体系中。
为此,他建议,深圳应利用大数据互联网平台,探索建设智能化信息管理系统,让垃圾分类、分拣、回收、利用、末端去向等各个环节纳入市民得视野中,促进垃圾分类管理与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同发展。
深圳晚报感谢 吴洁深圳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