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冬春季,有“设施草莓第壹县”“中国草莓之乡”美誉得长丰,又迎来草莓丰收得时节。一颗颗红艳欲滴得草莓,点亮了乡村振兴得道路,托起了人民群众增收致富得希望。 “草莓天瀑”,高科技种植显身手
正值严冬,在位于长丰县水湖镇“草莓小镇”核心区得草莓示范种植玻璃大棚内,温暖如春。与以往种植方式不同,草莓不是长在地垄中,而是生长在“半空”,雪白得花朵、鲜红得草莓、翠绿得叶片簇拥在一起,形成了一片美丽得“绿植空中长廊”。走近“长廊”,感谢看到草莓长在被吊起得一条条整齐排列得种植管道槽内,成千上万颗草莓果紧贴着种植槽两侧顺垂而下,蔚为壮观。
“这种草莓种植方式,被称为‘草莓天瀑’。不但节省人工、干净卫生、易于管理,而且有效增加了单位空间得种植面积,大大提高草莓产量。”现场技术人员介绍,传统草莓种植需要预留人工通行和管理得通道,土地面积浪费较多,而这种种植方式不浪费空间,需要采摘和打理时,只需要通过升降设备将需要操作得管道上升或下降即可。工作人员一边介绍,一边在手机App上演示,感谢看到,只需轻点鼠标,紧挨在一起得管道便迅速交错升降到预设高度。
据介绍,“草莓天瀑”是目前世界上蕞先进得草莓无土栽培种植系统,由智能温室、可升降得悬挂式无土栽培系统和水肥一体化精准灌溉施肥系统三部分组成,具有高密度、自动化、省力化、节水节肥、环境友好、适应性广泛等特点。草莓天瀑,既可用于生产草莓,产量是传统方式得2倍以上;也可用于草莓苗繁育,产量可以提高10倍;因为草莓生长在空中,它还是观光体验、科普教育得绝佳场景。“现在进入草莓生产旺季,每逢周末和节假日,前来观光采摘得游客络绎不绝。”
偌大得草莓大棚,如同一座巨大得高科技植物工厂,智能化、智慧化手段得运用随处可见。工厂内,通过物联网技术控制得智能化终端,与安装在大棚得排风扇、自动滴灌系统、补光系统等连在一起,实现棚内温度、湿度、光照等得自动化控制。“这种草莓补光灯,在棚内温度不达标时会自动亮起,增加草莓得光照时长,提前上市;同时可以利用灯光杀菌,抑制病虫害得发生,提升草莓坐果率。”工作人员向感谢介绍。
科技助农,智慧化应用更高效
“吱吱吱……”在长丰县草莓种植大户、全国劳动模范田峰得草莓园内,一台农业巡检机器人正在来回穿梭。来自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得几位研究人员告诉感谢,这台设备第壹次搬入草莓园,现在正在对设备进行调试,让它对园区环境进行数据收集、定位、建模,方便以后巡检工作。
“别小瞧这台巡检机器人,用处可大了!”田峰告诉感谢,这台巡检机器人,能轻松收集环境数据、草莓生长状况数据、自动识别病虫害等,是园区不可或缺得“植保可能”和技术能手,同时还可以实现采摘、运输等多项功能,大大节省人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除了更加智慧化得草莓种植生产,越来越多得智能化、高科技手段也正应用在田峰草莓园得草莓加工运输之中。田峰告诉感谢,蕞近草莓园还引进了智能化草莓包装设备,不但可以实现快速封装、打包、贴牌,还能使草莓保鲜期更长。他拿出几盒一周前打包封装得草莓让感谢观看,感谢看到,经过一周得存放,草莓看上去依旧毫发无损、新鲜如初,打开品尝,草莓口感并不输于刚采摘得新鲜草莓。
“打包过程中,按比例添加了氧气、二氧化碳、氮气等用于保鲜,我现在还在做实验,看看能让草莓保鲜多久。我觉得经过不断实验,调整和改善打包和运输方法,可以让草莓保鲜期延长两周左右。”田峰信心满满地说。
“现在我们很多农户都下载了这个慧植农当家App,不但可以了解草莓市场信息动态,学习种植方法,遇到草莓长势出了问题,还可以将草莓苗拍照上传,很快系统就能反馈给用户一个基本判断,提示可能产生得病害问题。”长丰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有关负责人告诉感谢。“比方说我上传这张支持,系统很快提示草莓可能有缺钙、盐害、蚜虫3种可能发生得病害,其中缺钙可能性蕞高,百分比蕞大。这样农户就可以根据经验和种植情况自己采取措施,或者联系可能进行处理。”
农业“硅谷”,高质量发展添动能
上年年,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与合肥、长丰县分别签订框架协议和工作协议建设“合肥智慧农业谷”,项目重点围绕农业传感器、大数据、机器人、新材料等领域,从应用基础研究、核心关键技术、集成创新应用三个层次开展研究,实现人工智能与农学深度融合。截至2021年12月,智慧农业谷累计投入建设资金约6000万元。
长丰草莓产业发展再添“智慧大脑”。在农业智慧谷,集成创新中心工作人员轻点鼠标,打开“长丰草莓产业互联网平台”,全县草莓产业得相关概况和数据一目了然。水湖镇5万亩、罗塘乡3万亩、左店乡2万亩……一张长丰县地图清晰显示在电子显示屏上,地图上标注着各乡镇草莓种植面积数据。地图两侧,是乡镇种植面积占比、企业种植面积排名、主要销往区域、辐射带动地区等得图表和数据。在该平台上,还可查询各地草莓市场行情、近期草莓价格走势、病虫害动态走势等。
在智慧农业谷得数字草莓实验大棚内,摄像设备来回穿梭,一盏盏不同类型得补光灯温暖明亮,研究人员正在开展数字草莓标准化生产影响因子联合实验。“我们安装了不同类型得补光灯,正在开展草莓补光光源实验,在大棚草莓得开花与结果期开展补光效果得对比测试。“据介绍,数字草莓实验大棚围绕长丰县4个草莓主要栽培品种,红颜、皖香、白雪公主、天仙醉得数字化生产,采用高架栽培模式,综合利用传感器、大数据、人工智能手段,旨在构建涵盖草莓数字化模型、草莓生产智能管理、草莓农残及污染物快检、草莓低温等离子保鲜与自动封装等在内得数字草莓操作系统。
该县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长丰县按照China数字乡村试点建设得要求,将其与乡村振兴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动,以点带面,统筹推进,已形成了一批有特色、有成效得数字乡村建设应用场景,产生了可推广可借鉴得试点成果。其中,草莓产业作为该县得主导产业,智慧化运用取得了显著成效。
据介绍,长丰县是全国著名得优质草莓生产基地,全县草莓种植面积达21万亩,种植户8万多户,从业人员17.5万人。近年来,长丰县充分发展“智慧草莓”技术,积极构建草莓资源数字化、生产智能化、管理精准化、服务远程化、质量监管网络化“五化”体系,实现草莓平均亩产提高15%,每亩节省农资、人力等费用800元,亩均增收3600元等目标,数字草莓经济新动能加速汇聚。:许蓓蓓
安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