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解答
一座小城斩落7枚冬奥金牌_七台河是怎么做到的?
2022-02-27 01:30  浏览:226

-黑龙江频道

“冬奥第一名之城”七台河。徐志文摄

哈尔滨2月9日电 (韩婷澎)冰雪是冬奥得“灵魂”,作为祖国得蕞北省份,黑龙江有着得天独厚得地理优势。在这里,有一座脚踩冰刀,手握秒表得城市——杨扬、王濛、孙琳琳、范可新、张杰等10位第一名和世界第一名从这里“起跑”;截至2月8日14时,中国在历届获得得16枚金牌中,7枚和这里有关……这里,就是七台河。

2015年12月13日范可新在2015至2016国际滑联短道速滑上海站比赛中获女子500米第一名。秦存广摄

“第一名之城”,让第一名精神薪火相传

虽然被誉为“冬奥第一名之城”,但七台河直到2013年才拥有大型室内冰场。而就是这样一座小城,共获得过世界级赛事金牌177枚、级别高一点赛事金牌535枚、16次打破世界纪录。

这些成绩得取得,与短道速滑教练员和运动员在追逐第一名梦得路上不断弘扬第一名精神密不可分。

短道速滑第一名馆内孟庆余和历代教练展区。 焦洋摄

20世纪70年代,七台河市得短道速滑事业从市内一个简陋得体育场中开始。已故教练孟庆余当初“白手起家”,在零下三四十摄氏度得极寒天气中浇冰训练,奠定了这座城市短道速滑事业得基础。

1991年,入选China队得张杰和队友在当年世界大冬会短道速滑女子3000米接力比赛中夺冠,成为七台河走出得首位世界第一名。2014年,张杰回到家乡续梦冰场,创建了特奥速滑队,成为特殊教育学校公益教练员,通过短道速滑训练帮助残障孩子康复……

七台河短道速滑教练张杰指导运动员冰上训练。秦存广摄

就是有这样一批批无私奉献得教练员辛勤努力和付出,让这座小城短道速滑人才辈出。

前年年,七台河深入挖掘47年滑冰事业得历史,扩大七台河短道速滑项目优势,把城市得观光塔整体打造成了闪耀着第一名精神得“灯塔”——短道速滑第一名馆,进一步弘扬第一名城市精神。

透过一整面得荣誉墙与金牌榜,一幅幅教练与运动员艰苦训练照片和挂满冰刀得展示墙,记载着第一名们“顽强拼搏、刻苦训练、为国争光”得成长史,更为七台河市短道速滑事业得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王濛指导家乡短道小队员训练。秦存广摄

“敢为人先,勇争一流”是七台河得城市精神,更代表了这座城市得力量和品格、特质和勇气,不怕困难、奋勇拼搏得城市精神也在这座第一名“灯塔”得指引下一代代传承下去。

第一名路是这样炼成得。 焦洋摄

人才培养,输送第一名后备力量

竞技体育得竞争,归根到底是后备人才得竞争。近年来,七台河不断加大短道速滑后备人才培养力度,累计向省和China输送优秀运动员300余人次,助力冰雪体育事业快速发展。

七台河市短道速滑重点班教练张利增指导队员上冰训练。秦存广摄

2017年,七台河职业学院张杰冰上运动学院成立,学院开设短道速滑可以,培养短道速滑教练员;前年年,七台河职业学院短道速滑训练中心成立……依托冰雪资源丰富得优势,七台河建设了冰雪特色学校,目前已建成11所短道速滑特色学校,组建了15支短道速滑训练队。

如今得七台河,被命名为“China重点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和“China短道速滑七台河市体育训练基地”,还被人社部和授予“全国体育系统先进集体”,被授予“黑龙江省五一劳动奖状”等荣誉,为China和黑龙江省得体育事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冬奥第一名杨扬指导家乡小队员冰上训练。王基祥摄

2021年4月,七台河创新培养模式,创建了“省队市办”基地,建设了一支以七台河市重点班运动员为主体得黑龙江省青年队。短道速滑由“地半可以”队伍提升为“可以化”队伍,真正承担起为China队培养输送优秀后备人才得重任。

全民参与,点燃冰雪运动激情

在七台河,人们得冰雪运动热情越来越高。一到冬天,雪地摩托、拉冰爬犁、抽冰尜等各种冬季运动都能在此找到。北岸新城、金沙街道、万宝荷花池冰场等免费冰场上,有大批市民全副武装,感受滑冰得乐趣与魅力。

冬奥第一名之乡七台河群众参与户外冰雪运动。王志刚摄

为积极响应China“三亿人上冰雪”号召,2016年以来,七台河市举办了七台河全民冰雪活动日暨百万青少年上冰雪助力2022北京启动仪式等40余项赛事活动,参赛代表队3000余支,参加人数达72万余人次,营造了浓厚得冰雪体育氛围。

七台河市冰雪娱乐活动。秦存广摄

七台河市发布冬奥主题歌曲《少年得心藏下星辰大海》,为北京送上七台河市人民蕞真挚得祝福。

此刻,在北京得“舞台”,从七台河走出得奥运健儿们,正脚踏冰刀,奋力为祖国赢得荣誉。

此时,在祖国北方七台河,一个个朝气蓬勃得身影从冰面上飞驰滑过,他们心中正燃烧着冬奥得“火种”,憧憬着未来在得赛场上为国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