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解答
兰州大学毕业生本科期间发表31篇论文_学校称公示过没
2022-03-18 21:12  浏览:247

↑鲁玉宝 图据“兰大就业”

感谢 罗梦婕 实习生 邓鑫芸

感谢 张寻

兰州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本科生鲁玉宝因发表得论文数量过多而引发网友热议。

据兰州大学“兰大就业”介绍,鲁玉宝在本科期间已发表学术论文31篇,其中作为第壹发表SCI论文6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3篇并获优秀论文奖2项,以第壹发明人身份申请专利2项(获批1项),担任5本SCI期刊审稿人。

3月14日,感谢联系上兰州大学就业服务中心,相关工作人员表示,上述公众号上介绍得鲁玉宝得相关材料都是经过层层上报,“在校内经过公示得,没有问题。”同时,鲁玉宝也公开回应称,自己正在配合学校调查此事,且有证据去证明清白。

“对于导师有课题、有平台,这类拥有科研资源得人来说,发表文章相对就比较迅速,反之发表文章则十分费劲。”对此,国内某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一神经外科医生告诉感谢,其注意到知网上与鲁玉宝关联得10篇中文文章基本为综述类论文,不需要特别强得实验基础和资金,本科生也可以完成。

该医生说,当前,许多人对于发表在SCI得文章存有误解,“并不是说发在SCI得文章就必须要有重大发现或是新得治疗方案等。其实得看影响因子有多大,有得SCI文章与我们平时看得杂志是一样得。对于一些现实得、合理得病例报道等等,也可以成为SCI(文章)。”

质疑:

医学生本科阶段高产数十篇学术论文

3月7日,兰州大学“兰大就业”发表了一篇名为《出彩毕业生鲁玉宝 于夜深时,寻一抹星光》得文章。文章中提到,该校第二临床医学院2016级临床医学可以本科生鲁玉宝在本科期间热衷科研,主要从事脊髓损伤后神经功能重建研究,本科阶段已发表论文31篇,其中作为第壹发表SCI论文6篇,中文核心3篇并获优秀论文奖2项,以第壹发明人身份申请专利2项(获批1项),同时担任5本SCI期刊审稿人。目前,该生已被保送至中山大学攻读医学博士学位(骨外科直博)。

通过在知网上检索关键词,感谢发现,与鲁玉宝相关联得中文论文共有10篇。其中,中文核心期刊共有4篇,以鲁玉宝为第壹得则有3篇。

↑鲁玉宝发表(或合作发表)得中文期刊 中国知网截图

在另一学术成果共享网站(ORC)上,鲁玉宝本人共登记有17篇英文论文,其中以其为第壹得论文有6篇。通过梳理其论文刊发时间,感谢发现,鲁玉宝在本科2016年9月- 2021年6月期间已知得发表过得论文有25篇,前年年至上年年则是其高产时期,累计有19篇论文发表。

↑在另一学术成果共享网站(ORC)上,鲁玉宝本人共登记有17篇英文论文。 ORC截图

此外,感谢还注意到,鲁玉宝在知网上得10篇论文多以现状、进展、展望等综述类为主,且论文研究方向包含了中医学、外科学、肿瘤学、经济体制改革等多个方面。

如,2018年其曾刊发外科学方向得论文《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脊髓损伤得热点及方向》;前年年又刊发了中医学方向得论文《中药提取物在脊髓损伤修复中得研究进展》。甚至在上年年,其还刊发了与经济体制改革方面得论文《从“祖国得金娃娃”到“东方普罗旺斯”得华丽转变——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金昌地区辉煌成就调查》。

对此,不少网友对鲁玉宝在本科期间高产多篇学术论文产生质疑。有网友在相关文章下留言表示,医学生得本科阶段课业繁重,不仅有大量得可以课要上,还要做许多实验和分析结果,如果不是与本可以相关得课题,很少会有人花时间去做科研、写论文,“所以这个介绍我是不信得,本科就那么几年时间,哪有那么多时间做科研?何况他得论文涉猎广泛,又是如何兼顾得?”

回应:

兰州大学已对此事展开相关调查

上述事件经网络发酵后,感谢看到,一疑似鲁玉宝本人得知乎网友“皮卡丘不支持快充”曾在“如何看待兰州大学本科生发表31篇论文,这些论文是什么水平?”得帖子下做出回应。该网友称,自己成为了大家得问题,应出来澄清一下事实,并表示其得确在本科期间参与发表了很多文章,但并不都是一作。而在其排名一作(共同一作)得论文中,实验性得论文只有一篇,其他得文章基本都是review(综述)。

另据《中国科学报》报道,鲁玉宝针对网上得诸多质疑曾表示,自己只是一个普通得、农民得孩子,想要通过自己得努力去寻找一个属于自己得未来,“我只能说我没有网友们所传说中得那么优秀,我只是一个普通得医学生而已。希望大家还是把点放在本职工作上面。”

↑鲁玉宝在“兰大就业”上得简介。

鲁玉宝还说,受此事影响,其就读得学校——兰州大学也产生了一些影响,目前其正配合学校调查此事,而学校调查主要集中在他相关实验和研究得原始数据、文献等材料上,同时也包括对其家庭背景得了解,“这个事情清者自清,我有证据去证明我得清白。”感谢根据鲁玉宝曾公开留下得电话号码多次尝试联系,均显示该手机已关机。

3月14日,感谢就上述事件致电兰州大学基础医学院办公室未果,后又联系上兰州大学就业服务中心。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公众号上介绍得鲁玉宝得相关材料都是经过层层上报,“在校内经过公示得,没有问题。”

可能:

发SCI并非一定要有重大发现 得看影响因子

此前也有医学院毕业生因发表大量SCI论文而引发过热议。彼时,不少临床医学得研究学者都曾公开表示,对于不需要做实验得论文,如meta分析、综述之类得文章相对好发表,只要勤奋努力一些,三年发数十篇SCI完全有可能。

郑大一附院毕永华医生也曾公开表示,在临床上,新得药物、新得医疗技术和新得医疗设备、器械得研究,都容易发表论文,甚至是高质量论文。且基础研究得可控性强点,通过阅读文献,可以自已设计出新颖得课题,只要保质保量地完成,客观收集资料,认真分析总结,发表SCI论文并不困难。

“对于导师有课题、有平台,这类拥有科研资源得人来说,发表文章相对就比较迅速,反之发表文章则十分费劲。”国内某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一神经外科医生告诉感谢,通过阅读鲁玉宝得10篇中文论文,其注意到鲁玉宝得文章基本为综述类论文,即阅读、收集与总结文献,不需要特别强得实验基础和资金,“只要愿意花时间,即便是本科生也可以完成。”

该医生说,当前,许多人对于发表在SCI得文章存有误解,“并不是说发在SCI得文章就必须要有重大发现或是新得治疗方案等。其实得看影响因子有多大,有得SCI文章与我们平时看得杂志是一样得。对于一些现实得、合理得病例报道等等,也可以成为SCI(文章)。”

相关报道:

“90后”博导5年发表SCI论文60余篇引争议 研究中心:跟学科有关

(下载,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