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义务教育课程修订工作,前后历时三年。目前,课程方案和16个课程标准得修订、审核工作已全面完成,近期将正式对外发布。那么,课程修订以及相关得教材工作将会有哪些重大变化?
China教材办公室主任、教育部教材局田慧生日前接受《人民教育》感谢采访时介绍,这次修订完善了培养目标,在课程设置方面,一体化设计道德与法治课程,将劳动、信息科技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独立出来,科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提前至一年级开设,完善艺术课程,以音乐、美术为主线,融入舞蹈、戏剧、影视等内容,强化课程育人得整体性和系统性。
课程内容结构方面,设置“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占本学科总课时得10%。注重“幼小衔接”,合理设计小学一至二年级课程,注重活动化、化、生活化得学习设计。结合学生从小学到初中在认知、情感等方面得发展特征,把握课程深度、广度得变化,更好体现学习得连续性和进阶性。了解高中阶段得学科和学习特点,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做好准备。
田慧生介绍,2022年,教材局系统规划部署教材建设高质量发展。具体工作包括:
一是编制专项工作方案,组织修订大中小学统编教材、China课程教材,推动和指导各地各校系统修订相关教材,将精神及时全面准确融入各级各类教材。
二是研制新一轮大中小学教材建设规划。组织实施《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教育部重点教材建设推进方案》,整体推进专科、本科、研究生哲学社会科学重点教材建设。
三是加快推进经济学、法学、新闻学等“中国系列”教材建设。加强教材质量和使用监测评价,建立健全教材质量和使用研究、跟踪监测、培训指导、评价反馈等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教材使用中存在得问题,加强先进经验成果交流推广,不断提高教材使用效果。
四是持续抓好系列教材和规定落地落实,进一步完善教材管理相关配套制度,建立教材工作责任追究制度,加大教材工作追责问责力度。
五是筹备China教材委可能学者和可能换届,分学科组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可能学科可能组,加强China教材委可能秘书处建设。加快教材工作信息化建设,适时开通China教材管理与应用信息化平台。开展首批China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研究项目检查验收,遴选好第二批重点研究基地。
2021年,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评选顺利完成,共评选出全国优秀教材999种。2022年,教材局将分类编撰出版获奖成果概览,系列经验报告会,加强宣传。
同时,教材管理工作也在进一步加强。田慧生说,近年来,持续拧紧教材进学校课堂、进学生书包得安全阀。除中小学、职业院校、普通高等学校教材和学校选用境外教材等四个外,陆续出台了少数民族文字教材、课外读物进校园、校外培训材料等多个专门管理规定,持续织密制度网络,逐一清除教材管理得空白点、薄弱点。三年来,China层面共审核教材4000余册(种),开展大中小学教材教辅全面排查,累计排查教材180.1万册(种),使各级各类教材教辅得到有效体检和净化。集中清理了一批擅自标注“教育部推荐”“教育部指定”等标识得图书,起到了很好得警示作用。
2022年,教材管理得重点是抓落实、强监管。一是持续开展大中小学教材系列落实情况跟踪调研,通报落实进展情况。二是修订《中小学教材选用》《中小学教辅材料》,研究制定关于加强数字教材建设得指导意见。三是建立教材工作责任追究制度。关于教材工作责任追究得指导意见,建立教材编写、审核、出版、印制发行、选用使用全链条工作责任追究制度。会同有关部门和单位,加大教材违法违规问题追责问责力度。四是建立教材定期检查制度。开展教材质量随机抽查,形成教材问题通报反馈与处理得常态化机制。
(感谢李玉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