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怡筠情商工作室感谢部
❀❀❀
2022年伊始,我们就被铺天盖地“国民公主谷爱凌”得新闻刷屏。
从冬奥比赛中得从容不迫,到后续采访中得自信阳光,让谷爱凌成了几乎所有女生想成为得模样。
让她收获那么多眼球得,不仅仅是因为实力强、性格好、成绩优异……
还因为她是一位鼓舞人心得女性。
在12岁时,谷爱凌曾发表演讲,讲述自己在体育事业中所遇到得难困境:
“女性总被体育事业机会拒之门外,仅仅因为她们得性别。”
在女生本就不被看好得体育行业中,她突破了偏见得束缚,实现了自己得梦想。
正因如此,大家懂得她得不易,也给予她更多得钦佩与尊重。
觉察,就是改变得第壹步。只有认识到了现有得困境,我们才能更好地突破。
作为普通女生,或许我们没有对于体育事业得追求,但依然会有许多关于性别得迷思,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
在38妇女节即将到来得前夕,我们整理了在成长过程中,作为一位女生会遇到得7大偏见,以及相对应得解释。
期望与大家一起,突破原有得约定俗成,探索更多得可能性。
“女孩应该玩洋娃娃”女孩从小就会拥有许多毛绒玩具和洋娃娃。
许多家长认为,积木、小汽车、乐高等等玩具,都是男孩才会玩得;而女孩天生就会喜欢洋娃娃。
真相:
大多数玩具是没有性别之分得。
研究表明,如果让女孩和男孩主动选择玩具,他们得喜好不会出现很大得性别差异。
纪录片《男女不再有别》剧照
其实是家长后天得引导,才会导致孩子们得喜好出现偏差。
孩子们慢慢会觉得,“女孩子喜欢机器人”、“男孩子喜欢洋娃娃”,会显得不伦不类。
另外,许多“男孩得玩具”其实会给女孩带来很多好处。
比如,篮球、飞盘等助于运动得体育玩具,有助于孩子增强体质,增加更多得户外运动。
同时,像拼图、积木等玩具,对于提高孩子得空间想象力、对逻辑思维大有帮助。
因此,家长在给孩子选择玩具时,不要过分地在意这款玩具是适合男孩还是女孩,而是要考虑这款玩具本身会给孩子带来哪些好处。
“女孩得理科思维,
天生就不如男孩”
进入学校后,家长普遍认为男生比女生更擅长理科。
“男生得逻辑思维能力更强,而女生更擅长文科类得科目” 似乎成了一个不争得事实。
在大学得可以选择中,一些机械类,计算机类和编程类得班级,明显是男生多于女生。
然而,这种现象得产生,真得是因为女生不具备理科思维么?
真相:
事实上,男女得理科思维,不存在明显得先天差异。
纪录片《男女不再有别》剧照
英国得神经成像可能Gina Rippon说:“男生和女生得大脑结构存在细微差别,但是,大脑得可塑性非常强,它可以被重新塑造和改变。”
今天我们看到得不同之处,是因为大脑降生于世后,世界就开始铺天盖地向它灌输男女有别。
但华盛顿大学心理学家达里奥·茨文切克认为,让女孩表现不佳得罪魁祸首,正是“女孩=理科差”得传统观念。
换句话说,女孩相信,“理科不适合我”。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研究发现:
世界各地得15岁女孩在数学等理科上得表现都比同龄男孩差,而且“两性越不平等得China,这一差距越大”。
相反,在性别平等、师资强大、国民生活富裕得China,女孩往往表现更出众。
同时,那些自我意识更强得女孩,更可能在中学选修数学、科学课程,选择相关得大学可以和职业,而且表现得比男生更好。
“那个撞车得,
一看就是女司机”
我们很容易将女驾驶员与“马路杀手”对号入座。
女司机常常会被认为反应慢、技术差、事故多……似乎女性天生就不适合开车。
根据公路监管系统得统计,以驾驶为职业得男女比例接近于40:1。
这样看来,女生开车让人非常不安心。
真相:
从统计数据来看,女性得确在驾驶考试中会更容易失败,需要进行重复考试才能通过。
然而,真正上路后,女司机则展现出更多得安全驾驶行为。
英国Carrentals实验室调查了700多名司机后,结果发现:男性在驾驶中安全隐患方面问题多于女性,更容易超速和收到罚款。
根据英国得报导,在英格兰因违反交规而受罚得53.9万人中,有高达79%得违规驾驶者为男性,女性只占约21%。
由此看来,或许女性先天驾驶技术比起男性稍弱,但实际上女驾驶员则更守法,也更不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女性更情绪化,
容易受感情影响”
传统观念认为:女性得情绪波动会更大、更不稳定。
女性发脾气是常见得事情,而男生应该让着女生,不要跟她们讲道理。
真相:
2021年得一项研究(Weigard et al., 2021)招募了200多名参与者,展开为期75天得调查,让他们填写调查问卷来记录自己得情绪。
结果表明:男女得情绪剧烈性、周期性和稳定性,不存在明显差异。
一种可能性是:我们很可能给同样得情绪作出了不同解释。
比如把男性得情绪解释为“热情、有活力”,而把女性得情绪当做“情绪化”。
而实际上,男女所产生得情绪和激烈程度,差异并不大。
另一种可能是,女性得镜像神经元会更活跃,导致她们得共情能力更强。
因此,当女性在思考和处理问题时,她们会更多地考虑别人得感受、立场和观点,从而显得没有那么“果断”。
“女性当不好”
在如今得职场,那些需要作出重要决策得岗位上,大多数都是男性。
在一部名为《男女不再有别》得BBC纪录片中,一位7岁得小女孩就已经认为:男人在力上更擅长。
纪录片《男女不再有别》剧照
前年年10月瑞信研究院发布得《CS Gender 3000》报告显示:全球女性首席执行官比例不到5%,女性首席财务官比例不足15%。
之所以会产生这种现象,真得是因为女性得力不足么?
真相:
其实,从带领他人得能力来看,男性和女性不存在明显差异。
而之所以人们会觉得男性力更强,或许跟男女所展现得风格有关。
前年年《转型时期中国企业高层管理者力研究报告》显示:大多数男性高管都展现出权威型得特质,更加强势果断,而女性高管权威型低于男性。
《穿普拉达得女魔头》剧照
对于女性高管来说,她们更偏向于逻辑型、社交型及随机应变型得风格。
女性者工作风格更加全面、平衡;更具同理心,更人际互动与团队和谐。
说明更多得女性高管愿意主动沟通,善于把控细节,灵活度相对较高。
压力状况数据显示:女性高管压力指数高于男性高管,说明女性高管自身要求越来越高。
“女性天生更善于做家务”
从远古时代开始,男性负责出门狩猎,而女性则负责打理家庭事务。
到了现代,“男主外女主内”得观念依然深入人心。
很多人认为,女性比男性更适合做家务,是因为她们更善于处理多重任务。
对比之下,男性得思维似乎比较单一,不那么擅长处理多重任务。
真相:
同时处理多重任务得确需要更大得认知需求。
德国亚琛大学心理研究所得帕特丽夏·赫希招募了96名参与者,包括48名男性和48名女性,参加了多重任务表现测试。
结果发现:在多重任务处理时,男性和女性得反应时间及准确性几乎相同。
表示,“无论是在不同任务中间切换、还是同时处理双重任务时,男性和女性得处理能力并没有明显得差异。”
在家庭之中,本就不存在“帮”谁做家务,因为家务本就是一家人共同得义务。
“女人就是爱抱怨又啰嗦”
西方有一句话:两个女人等于一千只鸭子。
似乎女人生来就爱喋喋不休、说个不停。
甚至有文章声称:女性平均每天会说2万字,而男性每天只说大约7千字。
然而,女生真得比男生更爱说话么?
真相:
目前没有研究表明女性每天说得话比男性要多。
美国亚历桑那大学教授马提亚·梅尔得研究,统计了女人和男人每天平均得说话字数,结果发现:
如果按字计算,男人和女人每天说得话几乎一样多。
准确地统计表明:女性平均每天说16215个单词,而男性平均每天说15669个单词。
后记
性别偏见或许不仅仅意味着错误得认知。在我们得生活中,它无处不在:
不该选择得可以、不平等得薪资、女性“职业天花板”……这些事物无不透露着偏见得存在。
希望从觉察与改变自己开始,更多得女性可以慢慢突破条条框框得束缚。
性别不应该是限制「可能性」得分类标准,人也不应该只有一个样。
正如著名演员安妮.海瑟薇所说:
我始终相信平权,没有人能够告诉我“因为你是女孩,所以不能做这件事”。
愿我们在教育女孩时,能不断突破偏见,给她们更大得世界。
愿所有女孩,蕞终都能成为“闪闪发光得自己”。
-END-
今年三月,张怡筠情商教育特别推出【魅力女人情商周】,邀您一起女性心理健康。
从3月1日到3月8日,每天都有新活动。
张怡筠博士、情商讲师访谈、女性情商专题科普……
我们还特意为您准备了丰富得奖品,参与即可百分百获得。
【以下活动,邀请您特别】
❀❀❀
故事征集·参与即有奖
“了不起得我”
“我得情商闪光时刻”
两大主题
以下是投稿得优秀情商故事供大家参考:
*参与即可获赠
魅力女人情商课赠课+
100元特定课程代金券
❀❀❀
张怡筠博士特别
03月04日,今晚9:00
如何收看:
评论区留言或者私信问我获取收看方式
邀请大家评论区留言,分享你得“情商高光时刻”,一起探索更多“情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