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
住在重庆,你必须认识这10人
2018-07-02 11:38  浏览:256

1、张仪:最早在这里修城墙

张仪是战国时期伟大的纵横家、谋略家、外交家,以及老人家。公元前316年,也就是秦惠文王更元九年,他带兵剿灭了巴国,在现在的朝天门附近开始修筑城墙屯兵,这是重庆城最早的雏形。值得一提的是,秦始皇采纳李斯建议将全国分为三十六郡,重庆所在的巴郡成为其中之一,直到东汉末年被刘璋一分为二。

2、李严:把半岛变成了一座城

三国时期,刘备在白帝城的托孤重臣之一李严镇守重庆,他意识到现在的渝中区两江环绕有天然的护城河,于是开始在重庆筑江州城,准备将其打造成天险。正是李严,将重庆从一个半岛真正变成了一座城。

3、隋文帝:把我们这里改名叫渝州

公元581年,隋文帝杨坚继位,结束了南北朝对立的局面,建立了统一的大隋朝。即位之后的当年,也就是开皇元年,因为嘉陵江古称“渝水”,所以将重庆所在的楚州改成渝州。这就是重庆直辖市简称“渝”的由来。

4、宋光宗:起了一个叫“重庆”的名字

公元1102年,宋徽宗觉得渝州的渝字有“变”的意思,为了讨一个好彩头,把渝州改成了恭州(结果北宋还是亡国了)。1189年,恭州王赵惇登基,即宋光宗。为了纪念自己既在这里封王,又在这里登位,于是把恭州升为重庆府,寓意双重喜庆,重庆因此得名。

5、彭大雅:奠定重庆城格局

公元1261年,蒙古军攻破成都,宋军退守重庆。为了抵御蒙古的进攻,重庆知府彭大雅竭尽全力拓修重庆城,向北扩至嘉陵江边,向西扩至今临江门、通远门一线,范围大致比李严扩建的江州城扩大了两倍,奠定了此后直至明清重庆古城的大致格局。1278年正月,重庆被蒙古军队攻破,入城时蒙军遭到激烈抵抗,后蒙军在重庆大肆屠杀。

6、李鸿章:被动地让重庆走向世界

   时间来到了近代,晚清和外国人打仗,一打一个栽,先后签订了不少条约被逼进行对外开放。当然,这些条约有一个主要的签字大臣——李鸿章。1876年中英《烟台条约》签订,规定英国可向重庆派驻领事(1890年补签《新订烟台条约续增专条》,确定重庆作为通商口岸,英国在重庆设立总领事馆,这一条约不是李鸿章签的)。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签订,重庆成为中国第一批向日本开放的内陆通商口岸。随着这一系列的条约签订,重庆这个内陆城市第一次开始走向了世界。

7、杨森:划定了重庆市区范围

   杨森是广安人,川军五大军阀之一,陆军二级上将,曾任贵州省。他还有一个身份就是袍哥的舵主。1921年,国民在重庆设埠督办处,任命杨森为督办,筹办市政。其时重庆市区范围未定,杨森上任之后第一件大事就是解决了“哪里是重庆市区”的问题——今渝中半岛部分及原江北县城(就是现在的江北城)附近一带居民区为辖区。1926年,杨森开始拓展城区,进行城市建设。

8、潘文华:重庆第一任市长

   潘文华是重庆第一任市长,任期是1927年到1935年。潘文华当市长之后,重庆还没有明确建市,和巴县的关系比较混乱,有句老话叫“不是重庆管巴县,而是巴县管重庆”。把杨森划定的重庆市区范围扩大了,将重庆两江上下游南北两岸30华里的区域定为市区,但没有明确边界。1929年,重庆从巴县分离,正式建市。从这一刻起,潘文华开始拆除重庆的城墙,大搞城市建设。

9、蒋介石:让重庆成为永久陪都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在首都南京即将沦陷之际,国民军事委员长、行政院院长蒋介石决定迁都重庆,并定重庆为战时首都。1937年12月1日,国民林森带领所辖官员正式开始重庆办公。1939年5月5日,重庆成为甲等院辖市(即直辖市)。1945年,国民还都南京。在其后的制宪国大中,以法律形式规定重庆为永久陪都(不知道现在取消没有,能够接触到资料的人去查查看)。

10、李宗仁:把重庆最后一次当首都

1949年,国共内战已经接近尾声,节节败退,蒋介石下野由李宗仁任代总统。10月11日,广州解放前夕,李宗仁见广州危及,想起还有一个永久陪都重庆在自己手里,于是颁布总统令,宣布将于10月15日第二次移渝办公。10月13日,行政院各首长由广州迁往重庆;1949年10月15日,宣布国民正式在重庆办公,直至重庆解放。这也是重庆最后一次当首都。


来源: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