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资讯
窃与怯,深挖无人便利店“被盗”背后的升级与改革
2017-09-11 13:26  浏览:138

无人便利店又“火”了,近日,有报道称无人便利店领导者缤果盒子被爆出安防系统漏洞,有顾客未结账便出门离开。随后缤果盒子第一时间给出了回应:“欠款已通过追讨微信提示消费者追回,公众担心的'偷盗'行为最后都以失败告终。”这场公众关注的热点事件,也从侧面印证了缤果盒子力求“安全零隐患”的技术理念和产品实践。

 

从“不能偷”到“不想偷”,构建完整的消费闭环

拥有全球首创的16项专利,包括动作识别防盗系统、自动结算系统、人脸识别和动态货架等,在缤果盒子CEO陈子林看来,通过大量的安防措施准备、智能技术应用升级、信用体系对接及盒子运营调试,都会使得缤果盒子的偷盗成本比在其他地方更高,借助技术的力量防止任何有意或者无意的偷盗,这是缤果盒子安防设置的根本逻辑,也是让盒子变得可复制可快速扩张的基础之一。“同时,完善的后续服务、落地选址的考量、消费人群的过滤等都可以成为杜绝盗窃行为出现的辅助手段。”

在缤果盒子技术人员看来,前端设有五个360度无死角摄像头,融入了最新的人脸识别、动作识别等技术,后端系统会对前段监控素材进行分析和识别,并进行危险等级排序,7*24小时视频坐席负责视频审查与处理等,并对违规顾客进行语音提示警告或欠款追缴。同时,缤果盒子还会与落地小区物业双向合作,利用小区的原有监控和保安人员对缤果盒子安防提供支持……这些具体的举措,都是缤果盒子做好“防盗”第一关的坚实后盾。

“我们能第一时间发现并给出提示,确保用户完成支付。”在采访中,一位缤果盒子代理商表示,目前并没有出现真正的用户违规行为,一些用户出于好奇在店内进行得“偷盗”体验或者实施“准偷盗”的行为,尝试最后都失败了。“我自己在做代理之前,也曾以消费者的角色,想方设法地进行了‘偷盗’试验,结果每次都会在不同阶段被发现,说明缤果盒子的安全是有十足保证的。”

 

从技术到体验:多维角度下的消费生态构建

便利店的“无人化”虽然大大降低了人工,租金及管理成本,一定程度上优化了供应链效率。但因其涉及运营成本和风险控制,从业者对“无人”所带来的“偷盗”问题的顾虑必然保持着极大的敏感。

不少初创企业不是倒在模式上,而是毁在技术和产品的适用性及升级过程中,“防盗”就是一个基础话题。

在缤果盒子相关负责人看来,缤果盒子的安防系统设计最大的遵循原则是以用户体验为核心,在零售的本质和自身发展的理念之间找到平衡点。该负责人表示,作为无人便利店市场第一个进行试运营的企业,缤果盒子在综合考虑用户体验、设备稳定性与适用性、综合成本之后,经过长时间的系统调试与升级之后,形成了目前低成本、超高可靠性与适用性的安防系统,而且技术还在不断的迭代更新,不断的拉低防偷盗成本。

弄乱商品会给出语音警示和信用降级、损坏商品会收到赔偿短信并被“拉黑”、偷盗行为会收到追讨短信并被拉入黑名单……在缤果盒子的实际运营中,这些最坏的情况无一不被提前考虑到,并设计了一系列完善的应对措施。

 

据了解,缤果盒子还将在今年9月底发布最新一代的计算机视觉识别系统,取代原有的RFID标签技术,将进一步提升对商品的识别与检测能力,提升结算过程的稳定性与效率,进一步优化用户的体验流程度,也会进一步降低运营成本。

而在一位资深业内人士看来,“缤果盒子代表着一种品质生活,也可以说是一块‘试金石’。对于这种新兴的业态,需要公众给予更多的包容和支持,从‘不能偷’到‘不敢偷’,再到‘不想偷’,能体现出技术手段的快速完善,但更能体现出公众素养的提升和社会诚信体系的日渐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