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各位,今天继续推出【倪海厦医案系列】。
本案是倪师运用大柴胡汤治疗肝区疼痛的一个医案。
大柴胡汤出自于《伤寒论》,我们现代对大柴胡汤的应用远远超出了条文的范畴,对于肝胆疾病、胰腺、脾脏疾病,胃及十二指肠疾病,代谢性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甚至下腹的疾病如阑尾炎、盆腔炎、月经病,乃至更为严重的中风、脑出血均大有用武之地,胡希恕先生喜欢用大柴胡汤治疗肺炎、哮喘等肺系疾病,民间中医蔡长福老先生同样指出“小柴胡汤是治小病之方,大柴胡汤是治大病之方”,言之凿凿可信。
在倪师医案后面,为各位附有一篇《大柴胡汤医案5则》,即是用大柴胡汤治疗各科疾病,希望对各位有所裨益。
下面先看倪师医案:
女,55 ,身体胖壮。肝區劇痛,痛到背後,持續痛2天,全身發黃。胃口差,口不渴。便秘,2~3天一次,有排气。舌淡白干,脈洪大有力。
診斷:大柴胡湯證。
柴胡三錢,黃芩三錢,枳實三錢,白芍五錢,炙甘草二錢,大黃三錢,厚朴二錢,生薑二片(以上大柴胡湯加減),旋覆花二錢,代赭石二錢(胃酸反逆),茵陳二錢,梔子二錢(去黃),海金沙二錢,五倍子二錢(膽道阻塞)
倪师讲解:此人是因燥屎塞住,膽管亦堵住,才造成壓力,有壓力才會痛,如果是癌症患者會脈數且痛起來是低熱。
大柴胡汤医案5则
1胆囊积液
李某,男,48岁,08-5-12初诊。
反复脘胀不适数年,尤以进油腻食物后明显,二便平。
形体壮实偏胖,腹园饱满,腹肌稍紧。心下按之不适。
舌质红,苔黄腻、润。
有右肾结石及绞痛史、急性阑尾炎阑尾切除术史。
B超示:胆囊积液。
考虑慢性胆囊炎、胆囊积液。
与大柴胡汤。
处方:柴胡15g 姜半夏9g 炒枳实9g 黄芩9g 赤芍18g 酒大黄9g 生姜3片大枣3枚。 6剂。
之后两次电话复诊,共6剂+6剂+7剂=19剂。
其中酒大黄因大便性状变动剂量9g-6g-9g.
08-6-3复查B超示:胆囊积液消退,胆囊壁稍毛糙;肝脾胰超声未见明显异常。大肝功能、血糖、血脂四项均在正常范围。
脘胀不适消失。
腹诊:腹肌较初诊松、心下按之无不适、左胁下按住吸气时有不适感。
舌淡红苔中略厚白腻;脉左弦稍滑有小弦。
与小剂量大柴胡汤8剂善后。
2双下肢水肿、高血压
张某,女,46岁,09-9-14初诊。
双下肢水肿,血压高一月余。血压:170/100mmHg。
伴腰痛,双小腿抽筋,纳可,眠差多梦。
脉沉弦实有力,舌淡红边印苔薄。
形胖体壮,肤黯。
胸胁下连及心下肌紧张,而拒按明显。小腿见较多扩张小血管呈丝状、类网状。
与大柴胡合桂枝茯苓丸加淮牛膝30克,7剂。
建议同时看西医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
9月21日二诊:脚肿见减,血压:138/96mmHg.
睡眠转踏实,但仍梦多,腰痛同前,仍有抽筋,二便平。
脉右沉细数而有力、左弦细滑而有力。舌淡红边印苔薄润。胸胁苦满征明显减轻。
患者未去医院检查,守方续进7剂。
3肛周脓肿
杨某,男,44岁,09-6-3初诊。
肛门边肿痛反复近2周,加重并流出脓水3天。
经西医门诊治疗未减轻,到肛肠专科谓需手术治疗,惧怕手术而求诊。
近因过食酒肉辛辣加重,坐卧不宁,大便尚畅。
形体壮实、面红有油光。膝胸位见3点外周2处疮疡并列,近肛门者已破溃留出淡黄色稀脓水,远肛门者凸顶肿起,按之有波动感。
与大柴胡合桂枝茯苓丸加黄连黄柏,6剂。
处方1:柴胡12 g 黄芩9 g 法半夏9 g 炒枳壳12 g 白芍12 g 酒大黄6 g 黄柏 12 g 黄连2 g 肉桂9 g 茯苓12 g 丹皮12 g 桃仁9 g 干姜3 g 大枣3枚。
处方2:外洗3包。煎水坐浴。
八角莲10g 黄柏15g 黄芩15g 生大黄20g 赤芍15g 乳香10g 制没药10g 红藤20g 败酱草20g 鱼腥草20g
6-10电话二诊:肿痛大减,脓水已少。大便日行2次略稀。守方续用6天而愈。
4闭经
沈某,女,40岁。09-8-13初诊。
闭经。月经周期不定,行经3-5天,经前乳胀、经期腰酸重。末次月经为09年5月17日,7月5日经肌注黄体酮后量多、血块多,下腹胀感明显伴疼痛。刻下纳眠好、二便平。
平时工作压力大,腰酸、易紧张、抽筋频。
形体壮实、肤色黄黯、颧泛淡红,皮肤干燥,有抽筋。舌淡苔薄、脉左尺弱右弦滑。
腹肌紧硬。
与大柴胡合桂枝茯苓丸加川牛膝30克,7剂。
8月19日二诊:药后大便日行2-3次、成形。腰酸减、为抽筋。守方6剂。
8月21日来电:20号下午月经来潮,嘱经期一剂药分两天服。
8月23日三诊:行经6天,无血块,一般情况好,偶有抽筋,诉腰酸明显,腹肌紧硬。改四逆散合桂枝茯苓丸加淮牛膝。6剂。
5子宫肌瘤
刘某,女,43岁,09-4-20初诊。
月经不调,经期延长。末次月经:09-4-13。今日未净,色黑有血块。
腰酸放IUD10多年。
B超:1:子宫肌瘤,后壁3.3X3CM;2:IUD下移。
温经汤加当归芍药散。
原白带多,纳稍差,眠可,二便平,脉细略弦,舌暗淡边瘀点苔淡黄偏干。
附子薏苡败合散合桂枝茯苓丸加味 X6剂。
5.13.脉左沉细弦,脉来势缓而涩感,右弦细有力;舌淡苔白。无特殊不适。
从此开始服用真武汤加桂枝茯苓丸至6月底。
复查B超子宫肌瘤无变化,考虑患者形体壮实、颜面泛红。
改方为大柴胡合桂枝茯苓丸服至9月中旬(经期停服),期间月经正,复查B超子宫肌瘤已经消失,嘱换家医疗机构复查B超:未见肌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