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资讯
美国“大棒”来了,伊朗会硬扛吗?
2018-08-08 16:10  浏览:203


美国和伊朗之间那根弦,又拉紧了。


美国国务卿蓬佩奥说,美国将于6日重启针对伊朗的非能源领域制裁。


伊朗方面5日则宣布在海湾开展军事演习。伊朗总统鲁哈尼此前暗示,如果原油出口被封杀,可能封锁霍尔木兹海峡。


不过,分析人士认为,美伊目前在海湾发生军事对峙的可能性不大。而面对美方制裁,伊朗首先恐怕还是要采取措施改善经济状况,以应对时艰。


▲7月30日,在美国华盛顿白宫,美国总统特朗普出席与意大利总理孔特的联合会。记者 刘杰 摄

 

美方“大棒”将打“没”伊朗石油出口


蓬佩奥5日在乘飞机从亚洲回国途中告诉媒体记者,美国将于6日重启对伊朗制裁,直到伊朗对其行为作出“重大改变”。



根据相关计划,美方将于6日对伊朗重启金融、汽车、金属、矿产等一系列非能源领域的制裁,并于11月4日重启针对伊朗能源业和石油交易、央行交易等的制裁,在今年底前将各国对伊朗石油购买量降为零。


对于美国即将重启制裁,不少欧洲国家感到担忧。美国媒体援引欧洲外交人员的话说,美方之举恐将加剧地区不稳定。


▲资料图片:1月17日,在伊朗首都德黑兰,伊朗总统鲁哈尼在会上发表讲话。发


伊朗官方媒体5日援引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发言人的话,证实革命卫队海军近期在海湾进行了军事演习。


按照这名发言人的说法,此次军演是革命卫队例行军演,旨在确保国际海上航线安全。不过,他没有透露演习的具体时间和规模等更多详细信息。


伊朗总统鲁哈尼日前曾暗示,如果伊朗原油出口被封杀,伊朗有可能封锁霍尔木兹海峡。

 

伊朗提前“消化”风险 欧洲担心被殃及


中国社科院伊朗问题专家陆瑾认为,尽管在美国即将推出制裁的时机伊朗举行军演,但海湾出现美伊对峙的紧张局势可能性不大。


她说:“伊朗国内主流民意不支持激化外部矛盾,国内舆论对近期的军演宣传保持低调。”


相比之下,即将重启的美国制裁对伊朗和民众来说,是更紧迫、更现实的挑战。


▲资料图片:5月11日,在伊朗首都德黑兰,民众抗议美国退出伊核协议。发


陆瑾指出,美国这次制裁的影响主要在金融方面,将严重影响贸易结算。但由于市场和民众对制裁有一定预期,部分风险提前释放。


陆瑾认为,当前伊朗经济面临一些困难,不仅需要提出好的应对之策,也需要广大民众支持和配合。为改善经济状况,伊朗采取了多项改革措施,以期充分利用本国资源、调动社会私人资本参与生产,实现经济自力更生、自给自足。


而欧洲国家对美国重启制裁的担心在于,一旦制裁导致伊朗或地区局势不稳,引发冲突和难民潮,将使地区危机外溢,直接冲击欧洲。

 

不要打散伊核问题的和平希望


美国恢复单边制裁,破坏伊核协议,阻碍国际社会为解决伊核问题所做的努力,使得解决伊核问题的目标越来越远。


尽管如此,在欧盟各国、俄罗斯、中国等各方的支持下,伊核协议为解决伊核问题绘制的路线图依然有效,和平解决伊核问题的希望犹存。


▲7月4日,在奥地利维也纳,伊朗总统鲁哈尼(左)与奥地利总统范德贝伦会谈后会见媒体。记者 刘向 摄


正如国务委员兼长王毅日前表态,中方愿同包括伊方在内的各方加强沟通协作,尽一切努力使伊核协议继续生效,共同维护好地区及世界的和平稳定。


背景链接


2015年7月,伊朗与伊核问题六国(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中国和德国)达成伊核问题全面协议。


根据协议,伊朗承诺限制其核计划,但享有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国际社会也将解除对伊朗实施的制裁。


今年5月8日,特朗普宣布,美国退出伊核协议,并重启对伊制裁。


目前,伊朗仍留在伊核协议中。但伊朗官方表示,若伊朗方面在协议中的利益得不到维护将退出协议。


作者 | 新华国际头条(ID:interxinhua)

编辑 | 田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