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
去过100次南京明孝陵,你也未必知道隐藏在这里的秘密!
2018-08-16 20:14  浏览:203





明孝陵是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的陵墓

2003年7月

作为“中国明清皇家陵寝”的扩展项目

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成为古都南京的第一处“世界文化遗产”



明孝陵“前朝后寝、前方后圆”的

陵宫布局设计和方城明楼

宝城宝顶等建筑形式

开创了中国明清帝王陵寝建设规制的先河

北京的十三陵、河北省的清东陵、西陵

沈阳市的清福陵、昭陵

都是依照南京明孝陵的建设规制而建造的

因此被誉为中国帝陵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明孝陵的神道蜿蜒曲折

整体布局呈现出了“北斗七星”的形状

这种不拘一格的神道布局

在中国帝王陵寝中具有唯一性



明孝陵从1376年筹建

至1413年竣工

虽历经600多年沧桑

但主体建筑犹存

历史风貌依然

向世界展示着

明清皇家第一陵




 下  马  坊 


下马坊是明孝陵一部分

也是陵寝入口处的标志性建筑

上面还刻着;
“诸司官员下马”

《清实录·天聪三年》记:

“陵东西两旁,立下马坊,

禁乘车马行走,过必下。”




从下马坊前行

途中还能看到家长带着孩子玩耍

童趣纯真与肃穆庄重的明孝陵

产生奇妙的反应

孩童的欢声笑语打破了孝陵的宁静

却逗乐了这里的盛夏



 明 孝 陵 博 物 馆 


白墙、灰瓦、雕花木门

坡顶屋面、马头墙、花格窗

博物馆的外观展现了明清时期

江南地区的建筑风格

不仅使整体建筑与周边的自然环境相协调

也暗合了六百多年前明孝陵

“天人合一”的建造理念



博物馆内最大程度的还原了太祖身前事迹

无论是进门就能看到的

朱元璋与皇后众人的雕像

还是烫金的绘画描摹着起义的历史

都让人直观感受到这位布衣皇帝不凡的魄力



 四 方 城 文 创 馆 


四方城文创馆就在博物馆内

可惜文创馆内不允许拍照

里面陈列了很多工艺品

小玩偶、手串

酒、书、茶具

还有一系列的小摆件



馆内还有供游人休息的长椅

长椅特意做成旧样

旁边枝叶环绕

淳朴别致的茶具

手上捧着一本淡淡书香

甚是美哉



 大  金  门 


从博物馆出来向北走50米

便进入大金门

大金门是孝陵的第一道正南大门

它原为黄色琉璃瓦重檐式建筑

现存砖石砌筑的墙壁,下部为石造须弥座

墙壁辟有3个券门洞


图源@东风永健


1910年的大金门还是满身创痕

如今不论四季如何轮转

大金门各有风格迥异的美

也许这就是岁月的魅力吧

你无从得知事物会发展成什么样

但时光总能给你惊喜




 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楼 


从大金门向北走约70米

便到了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楼

圣德碑是明成祖朱棣为纪念明太祖所立

碑文由朱棣亲撰,计2746字

详述太祖一生功德

驮碑的龟趺高2.08米,碑高8.78米

是南京地区最大的碑刻



岁月侵袭

历史沧桑

石碑上的字早已模糊不清

那高高昂起的神龟的头

还在祭奠着一位儿子对父亲的尊崇与怀念



在去往圣德碑楼的路上

有一处地方还存放着这对父子的石雕

棋盘如天下

对弈如筹谋



 神   道 


神道主要路段是“石象路”与“翁仲路”

明朝之前的神道短且直

而明孝陵神道则是蜿蜒曲折

环绕三国时代孙权墓的梅花山

形成一个弯曲的形状,似北斗七星



神道的东段

路两旁依次排列着狮子、獬豸、骆驼

象、麒麟、马6种石兽

每种2对,共12对24件

每种两跪两立,夹道迎侍

无论是皇权象征的狮

还是代表疆域辽阔的骆驼

亦或是表示江山稳固的象

每种石兽都体现了皇家陵寝的礼仪要求

寓意深厚



除了神兽

神道旁还有矗立的文臣武将

虽然皇家礼法森严

但当威风凛凛的武将

怀抱着一个小小的

类似锤子般的武器时

怎么看都有些萌萌哒


图源@xingguang2359


 棂  星  门 


“棂星”即灵星,又名天田星

为天门之象

在古代,皇宫被比作天宫

入灵星门就是入天门

因此,灵星门被广泛用于宫室、坛庙

作为象征帝制

点缀皇家宫室坛庙的标志性礼仪建筑

明孝陵的棂星门是保护性复原后的



明孝陵的景恢弘大气

游人大都冲着著名的景点前来

在这几千米的路上

很多“小景色”都被人忽视



秋季的明孝陵金黄一色

尤其是石象路更是一绝

然而炎炎夏日

明孝陵的向日葵开的正盛

路旁不知名的小花也正青春

下次来明孝陵

这些景可不容错过了



 金  水  桥 


金水桥又称五龙桥

当初修建时一共五座桥

一字排列

据说这五座桥

分别象征着孔子提倡的

仁、义、礼、智、信



只是现在仅存三座

原来的五座桥各有用处

中间的叫做御路桥

专供皇帝行走

其左右二桥叫做王公桥

供宗室亲王或是皇室成员行走

最外面的两座是品级桥

为文武大臣行走



 文 武 方 门 


从金水桥上

就能看到文武方门

值得一提的是

文武方门是1998年重修陵宫门时

特意制匾挂上的

且"文武方门"这个名称

在其他帝王陵寝建筑中未见提及

唯有明孝陵存此一说


图源@吃面的怪叔叔


如同前面所说

明孝陵有很多小景色

不为人所察觉

亦如这小小的尖角弧形的孔洞

也许它是个排水口

但从这个角度看

是不是别有一番天地



 御  碑  殿 


跨过文武方门就来到了御碑殿

御碑殿里是一只石龟驮着石碑

碑上刻着“治隆唐宋”四个大字

这四个字是康熙帝所题

碑的两侧却是乾隆皇帝的御书


图源@还是叫魏总吧



 享   殿 



享殿门口有一个邮筒

买一张带着浓厚孝陵美景的明信片

遥寄给自己思念的人

告诉对方自己看过的云

听过的风

见过的人

一笔一划流动出最真的情愫



 孝   陵 


来到这里

差不多是走到了终点

高大威严的孝陵

赫然出现在眼前



朱墙金瓦下

是斑驳的城墙

老旧的城墙上

是生机盎然的绿藤

古与今

旧与新

无论世事如何轮转

有些物、有些景

总能以自己的方式重新展露在世人面前




人说世间有三美:

美景、美食、美人

明孝陵是美景,游人是美人

那美食便属这孝陵内的哈密瓜

与山下的鸭血粉丝汤

三角饼和灌汤包


 哈  密  瓜 


千米的路走来

再怎么喝水也比不过吃一根哈密瓜

孝陵内的卖瓜人带好工具

渴了饿了就给你当场削上一根

又甜又凉

似乎有了接着走下去的动力



 鸭血粉丝汤 


孝陵附近的鸭血粉丝汤

粉丝入口即化

豆腐裹汤汁足

汤水微辣

来一碗

简直是美食与味蕾的共舞



 灌  汤  包 


灌汤包汤汁十足

皮薄馅厚

里面还有鲜虾

更增一份鲜味



 三  角  饼 


鲜嫩的烤鸭

软糯的饼皮

再加上甜黏的酱

为孝陵之行锦上添花



交通、门票


公交:3路、20路、202路

地铁:南京地铁2号线下马坊站

开放时间:06:30—18:00

门票:70元/人


不论是恢弘大气的景点

还是温婉娇小的路边风景

不论是史书工笔所写

还是坊间野史所说

明孝陵的景与故事

就像神道上的落叶,扫了又来

而每一叶又是一个新的轮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