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
作为集团人力资源总监,我是如何要求下属看简历的?
2018-08-17 15:21  浏览:177

 我是2017年到XX集团任职的,任职后,我才知晓了企业整个战略规划,但我不由觉得身上的担子着实不轻。


企业需要发展,发展必定需要通过人来推动,而核心因素自然也需要从确定和解决“人”的问题上入手。其中,人员的储备、变更自然也会是工作中一个很重要的部分,但我更愿意用重中之重来形容。


每天,都会有不同的部门向我的部门催着要人,他们总不分场合、时间、地点的催促,有时是私下的、有时会在公司高层会议上问。甚至在月例会上,也出现过当着董事长面,把未完成的工作原因归结到人员配置上来。


对于大一点的公司,招聘计划中涉及的人员,虽然都有明确的数量规定。但对于HR来说,总是多多益善。


文 | ideal想原创



1企业如何看简历?


每天,我们会从不同渠道获取上百分简历(如果更大型的公司,可能会出现一次上万的简历。比如腾讯,一次的简历获取数量可以达到16万份)。而这些简历,通常只有几天的时间去处理。基本每天阅读的数量在100-300份之间。


通常,每一个招聘专员,每天需要下载简历、进行电话预约(有的还要进行面试)、可能还有会议或者其他事情,能够用于阅读的这几百份简历的时间通常不多,每份简历所话的时间也通常不会超过10秒。

 

 

一个较为优质的公司,如何在10秒内看出一个人是否适合或者能否预约呢?


如果有性别要求,直接剔除不按照性别要求投递的简历;


如果有年龄限制,直接剔除超过年龄的简历;(有能力可放宽一类的话想要实现通常比较难,一般小型公司、高端职位、简历个性化但很优质或求职者十分走运才会被关注)


如果学历、专业、经验存在较大的差异,直接剔除简历的可能性很大;


每份工作时间较短,频繁跳槽的,直接剔除简历的可能性很大;


工作薪酬要求过高或离谱的,直接剔除简历的可能性很大;


工作经验不完整的,语序不清的,直接剔除简历的可能性很大;


如果是手填版本的简历,除了以上,不能让HR清楚辨析字迹的,直接剔除简历的可能性很大;


2什么样的简历才能得到HR青睐?

▌投递前一定要精准定位,不匹配的、不适合的,尽量不要投递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不了解对方需求和关注点的前提下,大部分情况投了也多半是白投。所以投递前,一定要分析到位;


▌着重突出业绩书写,弱化工作职能书写

招募的职位在大多在每一行都有共通性,大家都知道职责是什么,就尽量不用过多去描述。重点不是写别人知道的,而是别人不知道的。别人不知道而又想知道的就是你的业绩如何、贡献如何。


▇ 自我评价是除工作经历之外另外一个重要的内容

而工作经历中不能体现的自己的特长特点的、自己性格特点、技能掌握情况等,都可以在自我评价中予以体现。 少写自我优点,王婆卖瓜自卖自夸,业绩的夸赞要比自己的夸赞实在的多。


总之,要有一份一眼能抓住眼球的简历,简历里的“简”就突出了简历不能冗长,不能像写论文,“简”也不能理解为“简单”,要突出重点,在短短的一两页纸上尽量把个人亮点与优势展现出来。


 

3对奇葩面试问题要给出清晰的思路

网传BAT每年招聘必考这类题目:“上海一共有多少辆出租车?”、“巴黎一共有多少个沙井盖?”这类奇葩问题往往让面试者高呼无从下手,甚至对面试过程中是否会出现这类题目表示怀疑。


举个例子:

怎么回答今年京东笔试题:“怎样用1角钱买到一瓶可乐?"


分析:

京东出这道题是和其企业有关,既然是买,首先想到卖,说白了,京东是卖东西的平台。京东之前推出过1分够活动,就回答在京东参加活动就可以。当然你也可以说其他的,例如众筹,自己出1分,其他的别人出也可以。但京东最希望你说的是它自己。这个题目是在考察你对京东的了解程度。


所以还是那句话,去公司之前先了解清楚公司,遇到这种题,核心也只不过是考察你对企业的了解程度而已。


4写在最后

▌投的好不如面试表现好

通过投递简历获得面试机会,但需要过五关斩六将最终获得心仪offer。这就需要提前做好准备(例如:找争相聘做求职辅导...),对自己的职业情况进行一个全面梳理。


▌面试表现好不如职业规划好

好多人认为职业规划是虚的,而认真做职业规划的人又是少之又少,规划好了才能促使自己有节点有步骤有针对性的去提高,职业发展就在职业规划的路径中主动发展。而没有职业规划的人,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发展也不是很清晰的,在简历中是一个很大的减分项。


—特别声明:本文为企业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快闻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