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
不借钱,你叫中国大学生怎么过日子
2018-08-17 15:24  浏览:177

 

前几天,一篇名为《中国年轻人正带领国家走向危机?》的文章在社交网络广泛传播。

 

文中数据指出,当今中国的年轻人开始靠贷款生活。居民未偿消费贷款总额今年增加了40%,主要债务额是上世纪90年代出生的年轻人欠下的。

 

当代不少中国年轻人活在还贷的重压下。图/新浪微博


不管这篇文章说得在不在理,“靠借贷过活是可耻的”这句话确实戳心。说实在的,现在哪个大学生不借点钱过日子呢?想要的太多,生活费却不够,是许多大学生共同的难处。

 

中国高校传媒联盟做过的一项调查显示,超七成的受访大学生都经历过“生活费不够用”的窘境。

 

经济尚未独立,但已经尝试到了花钱滋味的大学生,用起生活费来大手大脚也是常事。


说到这,不禁让人发问,大学生的钱都花到哪里去啦?

 

 

生活费都去哪儿了?

 

天大地大,吃饭最大。对广大尚未脱贫的大学生来说,生活费的首要支出是饭钱。


据调查统计,超过五成的大学生在饮食上的开销,占到生活费的一半以上,恩格尔系数可谓非常高。


广州大学生一个月正常消费预计(节约版)。图/华农青年


小宗坐标广州,每个月生活费1500RMB,其中有一大半都是饭钱。她每个月收到家里打来的生活费时,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充饭卡。


“就算接下来一个月管不住自己,钱花光了至少还能吃饭堂。”小宗总是这么想。

 

因为,如果不小心点多几次外卖,和同学多出去吃几顿饭,那么这个月的生活费基本就要泡汤了。

 

除了伙食费,浸淫在当代网购文化中的大学生们,怎么可能不参与到剁手大军中呢?服饰鞋包、生活用品、零食饮品等类型的网购,自然也消耗了不少生活费。

 

购物节过后,学校收发室大排长龙的场景,都能说明大学生们的购买力堪称爆棚。

 

双十一过后,郑州龙子湖高校园区的快递站。图/网易新闻


更为奢侈的消费选择,譬如说长途旅行、买美妆、换手机、买相机等等,生活费少得可怜的大学生们,也就只能靠父母拨款了。

 

此外,还有单身狗羡慕不来的恋爱上的花费。一起吃顿饭、看场电影、送点小礼物,都是促进恋爱关系、让感情升温的小窍门,花点小钱也是在所难免。

 

对于少数土豪学生来说,以上这些花销其实都是小问题。生活费花不完怎么办?炒股、投资才是花钱的好去处。不过,这阵子P2P暴雷,不少大学生投进去的积蓄一夜化为乌有……

 

伙食费,大学生生活费中的头等花销。图/搜狐网


当然,每个月的生活开销多少,也跟大学生们所处的地理坐标有关。


一二线城市生活成本高是不争的事实,据调查,在北京、上海上大学的日常开销相对较高,有超过40%的大学生每月花费超过了1500元,而内陆省份的大学生开销则相对较低。


没有家里的小金库支持,又实在急着用钱怎么办。这时,花呗、白条便成了大学生们可以抓住的救命稻草。

 

 

花呗是宝贝,花光明天的生活费

 

用一个星期花光一个月的生活费,然后在等待下个月生活费的日子里用花呗过活,这不是段子,而是真实发生在昌平身上的故事。直到今年暑假,昌平找到了一份兼职工作,才有望让自己的个人帐户由负转正。

 

这一切,都是拜滥用花呗所赐。

 

花呗发布的《2017年轻人消费生活报告》显示,平均4个90后就有1个人在使用花呗。


此外,还有将近40%的90后将花呗设为支付宝首选的支付方式,可以说是信用消费的最大拥趸了,而昌平也是其中之一。


可供大学生选择的借贷平台种类并不少。图/驼牛网 


刚上大学时,昌平也开通了花呗。当时,花呗页面上的宣传标语还让他颇为心动——心水好物,提前拥有。这月买,下月还,0费用,支持自动还款——免费借钱给大学生,看起来就像在做公益一样。

 

用上花呗以后,每次消费只会扣掉花呗的额度,昌平没有收到银行卡的扣费通知,花起钱来似乎一点也不心疼。叫外卖、买手办、去网吧通宵吃鸡、和舍友一起胡吃海喝,这一个月,昌平过得实在轻松愉快。

 

但在下个月看到花呗账单时,昌平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冷气。他在花呗欠下来了钱,已经逼近2500的额度,而他每个月的生活费只有1000左右。

 

其实,在使用花呗付款时,昌平也知道自己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借的钱始终要还,没有还款能力还要拼命花钱,昌平第一次觉得自己真的很贱。


剁手症犯了,真的控制不住。

 

而像昌平一样使用白条、花呗剁手的大学生们也不在少数。低门槛的小额贷款触手可及,被消费主义裹挟的大学生们,也只能自己承担过度消费的恶果。

 

很多大学生在盲目使用花呗时,也许还没意识到不按时还款的负面影响。

 

花呗账单逾期不还,抑或是分期还款,都要缴纳一定的滞纳金。按照天数来算滞纳金,拖得越久金额越高,而分期还款产生的利息同样不低。


无论是什么平台,个人的信用记录都十分重要。图/搜狐网


以逾期利息来算,如果还款金额是10000元,逾期10天,按照“逾期利息=应还金额×0.05%×逾期天数”的规定来算,10天的逾期利息就是50元。

 

逾期还款还会导致芝麻信用分的下降,芝麻信用分现在已经运用到旅游、预订房间、租房租车、小额贷款、出国签证等方面。若再不还款,迎接你的将会是无休止的催账。


而且,按照《花呗用户服务合同》,个人信用的不良信息会被提供给相关的征信、资信评估机构,很可能会影响到个人的征信记录。


与缴纳滞纳金相比,影响个人的征信记录才是大事。不想以后没办法贷款买房、买车、创业的大学生们,是时候该清醒一下了!

 

 

“我这辈子最后悔的事,

就是沾上校园贷。”

 

大学生的花呗额度普遍不高,就算一时乱花钱,以后慢慢也能还上。

 

但校园贷就不同了,不少大学生因为创业、炒股、赌博而沾上校园贷,欠下巨额债款,甚至走上裸贷、自杀的不归路。



不用花力气就能得到钱,实在是个很大的诱惑。


一次偶然的机会,Alan在朋友圈看到了分期乐招聘校园代理的消息。对方以高额提成、实习机会为筹码,听起来十分诱人。想挣钱的Alan成功应聘为校园代理,但噩梦也由此开始。

 

Alan当上校园代理后,兴致勃勃地在学校里扫楼、派传单,慢慢地也有同学找他签单。每一单有8%的提成,多的时候,他一个月能挣上一千块。

 

但也是从当代理开始,Alan也在分期乐上借钱用于日常开销。出去旅行、买电脑、学车,都用这借来的钱搞定。

 

渐渐地,他贷款成瘾,为了还钱又开始在趣分期上借钱,拆东墙补西墙。



大学校园里,校园贷广告屡见不鲜。图/未央网

 

后来,他想通过微商创业来还钱,在提供小额贷款的名校贷、爱学贷上贷款,但最后创业失败,他又欠下了一大笔钱。绝望之时,他还试过炒股,结果也没有翻本,反而让他泥足深陷,越陷越深。


最多的时候,他的手机里有10个提供校园贷的APP,最少的一笔借款2000块,最多的一笔20000块。

 

“下载APP,注册账号,登记身份信息、联系人、学校信息就能借钱,而且往往是当天或者隔天到账,给你一种来钱很快的感觉。”Alan说道,“整个过程,没有任何风险提示,只有各种鼓励你拼命花钱的明示、暗示。在这种环境中,人很容易失去理智。”

 

女大学生王某因无力还债,盗窃养母7万元。图/新蓝网


最后,Alan总共欠了各个平台十几万钱债,其中至少有一半都是利息。


就像知乎网友、资深金融从业人员“半佛仙人”分析的那样,校园贷无异于高利贷,等额本息的借款方式,借贷平台利息高达40%以上,像黑洞一样,将连利息都不会算的学生吞噬。


“学生压根就不该是贷得到高利贷的群体,他们没有独立还款能力,没有自控能力,没受过信用教育,多数有的是满腔欲望和玻璃心,给他们放高利贷实在是没有底线。”

 

而来自非法借贷平台的暴力催债,也逼着负债累累的大学生走上天台。被高利贷控制的大学生,有的无力承担跳楼自杀、有的骗取同学身份信息借贷人间蒸发、有的甚至拍下裸照,被迫“肉偿”。


人生中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就此毁掉。

 

裸贷后无力还款自杀的大学生。图/梨视频


幸运一点的大学生,自己无力还债,最后还是让家人还清了贷款。Alan在痛苦之中,选择了和父母坦白,在家人的帮助下度过了最难堪的几个月。

 

去年6月份,银监会、教育部和人社部联合下发通知,要求从事校园贷业务的网贷机构一律暂停业务。但禁令下达不久,又有媒体爆出一大三女生在某贷款平台获得10000万元额度的消息,不无讽刺。

 

现在Alan已经毕业了,但他的贷款依旧没有还清。他和家人住在一起,每日按时上班,不敢有其他花销,更不敢谈恋爱。


采访结束时,在大排档浓重的油烟味中,Alan望着远处,无不坦诚地说,“我这辈子最后悔的事,就是沾上校园贷。”

 

(应采访人要求,文中的小宗、昌平、Alan皆为化名)


作者 | 木木

编辑 | 丘库

排版 | 阿梓

封面图来源 | 搜狐网 

*未标注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