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军
伊丽莎白女王于1952年登基,迄今已在位60多年。伊丽莎白女王头衔的全称是“托上帝洪福,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与其属土及领地之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英联邦元首、国教(圣公会)的保护者”。头衔真长!她还是除英国外,包括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15个英联邦国家的元首。在实行君主立宪议会民主制的英国,女王是国家的象征,是没有实权的名义国家元首,但她依然活跃在外交领域,皇家的尊严荣耀高贵和柔性弹性亲和彰显了英国特有的外交魅力。女王把国家和人民放在第一位,为英国服务奉献了一辈子,年老的女王没有丝毫王者的颐指气使,和蔼可亲得如同邻家老奶奶,但高贵气质却更加彰显。
在正式场合,伊丽莎白是王者,在家庭,她却是温柔慈爱的妻子、母亲和祖母,她敬重丈夫菲利普亲王,并视他为自己的力量和支柱。菲利普曾有闹得沸沸扬扬的情色传闻,但宽容睿智的女王选择了以不相信来结束了这场尴尬。他们携手从青葱少年到银发暮年,尊重信赖成就了这段高贵美丽的的皇家姻缘。天佑女王(英国国歌歌名)!女王夫妻的相处之道是某些强势女人或犯傻的所谓女强人的照妖宝镜和整改的标杆,试想和女王相比,你算哪把夜壶?
历史风云波诡云谲,光荣梦想和仇恨杀戮同在。英国是女王辈出的国度:一:16世纪执政的玛丽女王为了把新教恢复到罗马天主教,残酷镇压清教徒,大肆屠杀反对派,因双手沾满鲜血而被称为“血腥玛丽”,后来,玛丽女王被伊丽莎白一世批准处决。二:16世纪中叶到17世纪初执政的伊丽莎白一世终身未嫁,被称为童贞女王,在她的领导下,英格兰成为了欧洲最富强的国家之一,文化艺术兴盛繁荣,为世界贡献了莎士比亚和培根等享誉全球的文化巨人,这一时期被称为英格兰的“黄金时期”。三:17世纪中期到18世纪初期在位的安妮女王于1707年实现了英格兰和苏格兰的合并。四:1837到1901年在位的维多利亚以联合王国女王和印度女皇名号执政,英国在击败了西班牙无敌舰队后,成为超级海上强权和欧洲最大的殖民国家,日不落帝国的米字旗插遍全球。在维多利亚时期,英国对中国发动了三次战争:第一次鸦片战争,中英签订《南京条约》,香港被割让;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城,火烧圆明园,清被迫与英法俄美四国分别签订了《天津条约》,与英法美三国分别签订了《北京条约》,贪婪的俄国落井下石,趁火打劫,以调停有功为名,胁迫清签订了中俄《瑷珲条约》,从此,中国东北和西北的150多万平方公里神圣国土被俄国彻底霸占;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这枚奇石极富写实性,位于奇石右下侧的人物形象鲜明生动,真实可感,她身着皇家露肩礼服,头戴王冠,秀发垂肩,玉颈丰腴修长,凝视远方的眼光深邃而明亮,美丽的面庞洋溢着高贵沉稳,英姿勃发的王者之气,展现出了一代青春女王的雄才大略和博大胸怀。在静静欣赏她的时候,免不了会把达芬奇的《蒙娜丽莎》联想在一起,令人回味无穷。
有人会怀疑这么逼真的奇石可能是人工赝品,这种质疑和怀疑的态度很正常,并且非常值得欣赏和欢迎,没有质疑精神,真理和真相就发不出光芒。这枚奇石的人物形象构图完美,头像逼真如真人摄影,人像的比例和谐平衡,色纹的明暗转移层次清晰,光影透视质感和立体感岂是哪些鼠窃狗偷的制假者和泯灭良知的下三滥画家所能为?太抬举他们啦!可能也有人还会说,女王图像不在画面正中,会感到有些遗憾,这也很正常,唯美的形象,不会因位置的偏正而减损其光彩,陈列时只需调整布置角度,欣赏者也只需略微调整欣赏习惯和角度,问题就会烟消云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