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图集(之三十三)
1932年,为促进所谓满洲建国运动,日伪组织车队在奉天城内大街上游行。
1932年,溥仪偕婉容在辽宁鞍山附近的汤岗子,扮演了接见“请愿代表”“劝进”的一幕。次日,即动身前往改名为“新京”的长春。
1932年初到长春的溥仪夫妇。
1932年2月16日,日本关东军纠集袁金铠(左一)、臧式毅(左二)、熙洽(左三)、张景惠(左四)、马占山(右二)、赵欣伯(右一)在奉天(沈阳)大和旅馆召开伪满建国会议。马占山本为打响抗日第一枪的民族英雄。如今却成为日寇的座上宾。他投降的动机无非有二:先打后降,为自己捞取更多的资本;抑或诈降,保存实力以图东山再起。但无论如何他的行为都不能抹去此刻的污点。虽然他后来再次反正,但这段投日的经历,将被永远记载在历史上。
1932年2月29日,日伪“推选”出参加促进建国运动大会的代表亲赴关东军司令部,“恳请”关东军“协助建国”。
1932年3月1日,张景惠以伪东北行政委员长的名义,在奉天发表所谓《建国宣言》,宣布“满洲国”成立。
1932年3月8日,溥仪到达长春火车站。溥仪自1932年至1934年2月28日任伪满洲国执政,建年号为“大同”。
1932年3月9日,日本在东北建立“满洲国”傀儡政权。图为溥仪(中坐者)就任伪“执政”时的情形。右7为日本关东军司令官本庄繁。
1932年3月9日,在关东军导演下,溥仪在吉长道尹公署举行执政就任式,就任伪满洲国执政,年号“大同”。
1932年奉天城内电车上挂满鲜花,庆祝“满洲国”成立。
1932年溥仪在长春伪满执(今伪满皇宫)勤民殿与李顿率领的国际联盟调查团会面的场景,国际联盟调查团此行的目的是调查“9.18”事变和“满洲建国”的真相,溥仪右侧坐者为调查团团长——英国的李顿爵士,地上铺的是白熊皮。
1932年日伪在奉天城内悬挂的标语。
1932年伪满颁发的建国纪念章。
1932年伪满颁发的建国纪念章。
伪满洲国新贵获勋章(左三郑孝胥,左四罗振玉)。可惜了罗振玉,其人为农学家、教育家、考古学家、金石学家、敦煌学家、目录学家、校勘学家、古文字学家,中国现代农学的开拓者,中国近代考古学的奠基人。对中国科学、文化、学术颇有贡献,参与开拓中国的现代农学、保存内阁大库明清档案、从事甲骨文字的研究与传播、整理敦煌文卷、开展汉晋木简的考究、倡导古明器研究。他一生著作达189种,校刊书籍642种。这样一个学富五车的人居然不懂得民族大义!真是白读了圣贤之书!居然被狭隘的君臣之义遮蔽了双眼,不晓得民族大义高于一切的道理!
就任伪满洲国“执政”的溥仪。
伪国务总理张景惠。
伪首任国务总理郑孝胥。他去职后,张景惠入替。
伪宫内府大臣熙洽。
伪黑龙江省长兼任伪满州国军政部总长马占山
伪驻日大使谢介石。
伪实业部大臣丁鉴修。
1930年代溥仪签名照。
1933年溥仪发布的补陆军中将石丸志都磨为侍从武官的执政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