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
农村里的一棵“神仙草”,是苗族人的养肝秘方,随时泡起喝的“护肝茶”
2017-10-27 00:53  浏览:463

2005年一家肝病研究结构对我国肝病人群的地域进行调查,人们惊奇的发现苗族人地区的人虽然喝酒很多,但是基本上无人得肝病。这让调查人员百思不得其解。回访后他们才了解到,苗家人有饮用赶黄草的习惯,而这种草药可以对肝脏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赶黄草,中药名。为虎耳草科扯根菜属植物赶黄草的全草,主要分布于东北、华北、华南和西南。具有利水除湿,祛瘀止痛之功效,用于黄疸,水肿,跌打损伤,肿痛。




赶黄草始载于明代《救荒本草》,具有清热解毒、退黄化湿,活血散瘀,利水消肿之功效,是苗族民间治疗肝病的经验方,苗族人世代习用,称她为“神仙草”。




相关配方:

1、治小便不利:赶黄草五钱,车前草四钱,水煎服。

2、治伤暑口渴:赶黄草五钱,泡开水代茶饮。

3、治水湿黄肿:赶黄草、岩豆藤根、尿珠子根、山胡椒根各一两,炖肉服。




现代研究表明赶黄草内含多种有效成份均对肝损伤具保护作用,能恢复肝脏功能,减低饮酒及药物对肝脏的损害,抑制肝纤维化、肝硬化,并对甲肝、乙肝、慢性活动性肝炎具有显著的治疗作用。




用法:1、日常当茶泡饮,每日2-3次。坚持服用效果更佳。

2、日常作汤料煲汤,既能达到清热解毒、祛湿化瘀、能和保肝护肝的作用,又能祛除腥味、臊味、油脂、提升肉类的鲜味。

你们对这种草有什么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