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赞之名,国人了解的并不多。该集团旗下现有5家藏式高端精品酒店,它们座落在滇西北的雪山与峡谷间,远离喧嚣、风景绝美、文化深厚,并可串联成 “松赞环线”旅行体验。
创始人白玛多吉在大香格里拉地区开这五间店,实在是煞费苦心。这五间店是大香格里拉旅行的五个跳板,每间店分别可抵达大香格里拉最有代表性的景区,串联起来,就是一次完美的深度游。
绝美环境、高端配置,还有贴心周到的完美服务,很多民宿主人心目中的dream hotel不外如是。
松赞绿谷
又名松赞香格里拉|心中的日月
这是第一家松赞酒店,亦是其大本营。始于2001年,坐落于松赞林寺的脚下的克纳村。克纳村曾经借了松赞林寺的地位,是宗教和经济的中心所在,今天却安静的有些落寞。一座毫不张扬的藏式土木结构的小楼,建在酒店创建者白玛多吉成长的老房子的基础之上。
房间为设计独特的藏式风格,18间客房温馨舒适,古朴雅致。手工的浴室铜盆、钥匙牌,藏式地毯和装饰,每一样都是精心打造而来。
-回复“松赞”到公众号预订-
|松赞林寺|
酒店以东的全部建筑是松赞林寺
松赞林寺,全称:噶丹 · 松赞林。是迪庆藏族自治州乃至云南省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也是香格里拉最著名的人文景观。
|克纳村|
酒店西侧与“克纳村”相邻
克纳村汉语称小街子,在解放前是香格里拉最重要的集市之一,也是茶马古道上的重镇。“克纳”是“城堡下面”的意思,得名于日光城城堡,据说过去的日光城就在这里。日光城与月光城是香格里拉传说中对应的两个姊妹城,如今日光城只有地名可考,而月光城依然还在。 现在的克纳村有七十余户人家,以半农半牧为业。其建筑和文化还保留了典型的香格里拉特色。
|拉姆央措|
酒店正前方是拉姆央措湖,湖边的小道,是饭后散步的好去处。水鸟栖息的一片湿地湖泊和环湖缭绕的山坡是观赏松赞林寺的最佳地点。如果夜里下了雪,清晨推窗便是近得不真实的雪山。阳光明媚的小院儿里有金鱼、杜鹃、紫藤, 舒适的餐厅的炉火总是温暖着每一个过客。
-回复“松赞”到公众号预订-
松赞梅里
绝美的神山,隐秘的桃源
像每一个松赞小酒店,梅里的选址仍然是在远离游客聚集的地方,但是又能够欣赏最美的风景,体验到当地深厚的文化内涵。
谷几农是一个只有五户人家的藏族小村庄,海拔有3,600米,从前几乎不为外人所知。现在,松赞梅里已经成了这个村庄的一部分,客人也常常去村民家里去做客,喝杯茶。
松赞梅里的设计,尽量使每一个房间都看得到神圣的梅里雪山。
每天员工会早早在书吧升起炉火,安排早餐,因为在这里客人可以欣赏到日照金山的景色。而晚餐也可以安排在露台上,守着炉火,雪山就在眼前。赶得巧而天气好的时候,酒店会组织篝火晚会。在酒店门前,水池中杜鹃花瓣飘着,干一杯青稞酒,跳一曲锅庄。
-回复“松赞”到公众号预订-
|梅里雪山|
梅里雪山位于香格里拉县相邻的德钦县,同属于迪庆藏族自治州。整座雪山绵延数十公里,矗立在澜沧江大峡谷的西岸。在德钦县城郊外的公路上就能通览无遗。
梅里雪山主峰卡瓦格博海拔6740米。关于这座雪山,西藏人说:“如果此生有幸,在登上布达拉宫顶端时,就可在东南方向的五彩云层之中,看见神山卡瓦格博”。可见山峰虽不高、却辉之遥远。在藏族地区,卡瓦格博被视为八大神山之一,属羊。西藏、青海、四川等地的藏族百姓每逢秋末,都会不远万里徒步环绕梅里雪山朝拜。尤其在他的本命年,一年四季朝拜者络绎不绝。
|雨崩村|
就像陶渊明在《桃花园记》中记述的“世外桃源”,雨崩村,在数百年前还是一个“隐村”。雨崩村在梅里雪山的第二高峰——面茨姆峰脚下。可以从江西岸的西单村骑马或步行三个小时,翻过一座大山。途中的风景绝美,一路能遥望峡谷东岸的白茫雪山。
小路两旁的原始森林越走越茂密,如果是在五、六月,从半山腰开始,路边就开满了杜鹃花,而到山顶仿佛就是花的世界、花的海洋。
-回复“松赞”到公众号预订-
松赞塔城
美醉田园风格
塔城的海拔只有2000米。低海拔和全年温和的天气使得这里的土地肥沃,物产异常丰富。这里是体验理想田园生活的最佳地点,也是个美食目的地。
松赞塔城落座在哈达村旁边,松赞的很多员工都来自这个村子,而松赞的客人也常到这个村中做客。夏季,客人可以和员工一起去村里买西瓜和各样菜蔬, 而秋天,村中的板栗、黄果、玉米都成了松赞酒店里别样的下午茶点心。塔城的虹鳟鱼、火腿也是难得的美味。
塔城处在澜沧江和金沙江之间,这里古老的森林随处可见。藏族、纳西族、傈僳族的村子错落而居。从德钦到塔城,沿澜沧江更是富有戏剧性一条路线。这一行程,深入三江并流的腹地,地理变化多样,动植物种类异常丰富。在短短几个小时的车程中,可看到明显的植被变化,从高原的雪松林到低谷的葡萄园,从青稞地到稻田,而人们的服装,建筑的风格也随之变化。完全没有工业这里有中国最美的乡村。夕阳西下,农田里传来歌声,是不可思议的田园风光。
-回复“松赞”到公众号预订-
松赞奔子栏
古老手工艺的传承之地
奔子栏曾经是茶马古道上的重镇,如今商道虽然衰落了,但曾经的繁华留下不少文化遗产。2008年,一条公路把这里连接到了外面的世界。几年前,松赞的创始人白玛多吉在这里寻找老家具、地毯,认识了如今酒店的“邻居”老人,老人曾是猎人也是成功的商人,松赞几件漂亮的家具和地毯就来自这老人,也因此,松赞选定了这个地点。
山里原汁原味的藏族村庄是隐藏着的颗颗明珠,而完全不为外人所知。从酒店上山,徒步或者乘车,可以一一探访这些村庄,参观老土司的房子,加入转经的老人。从前这里没有车路,全是山间小路连接,现在,喜欢探险的客人仍然可以加入连接村庄,穿越森林的徒步。
从中甸开车2个小时,便到了奔子栏。这两个小时的路程,海拔直降一千多米,旅者常常脱去厚重的外衣,尽情享受温暖的空气、绿油油的田野和一杯冰啤酒。金沙江右岸和陡峭的白茫雪山间这片狭长的土地上,貌不惊人的奔子栏地处滇西北入藏或四川地要地,曾经是茶马古道上的重镇。
这里的锅庄更是闻名藏区。而方圆所到之处,都是卧虎藏龙的所在: 岗觉村杜鹃木打造的漆器;尼西特有的黑陶;咫尺之处的东竹林寺,无一不值得细细欣赏。
-回复“松赞”到公众号预订-
松赞茨中
百年前传教士的秘密花园
松赞茨中酒店建在茨中藏族小村中,瀑布葡萄园环绕,远望茨中天主教堂。
酒店10间客房分别在主副两幢相邻的藏式碉楼中,均面对秀丽的澜沧江河谷。
-回复“松赞”到公众号预订-
|茨中村|
茨中海拔不到2000米,依山面水,有良田千亩,是澜沧江边富饶的村子。茨中大小5个村子,藏、汉、纳西、傈僳族杂局,而大多通讲藏语,建筑则是各种风格结合,倒成了别具特色的一类。村中藏族笃信天主教或者藏传佛教,但似乎没有明显的界限,和睦相处。 村中有一半藏民信奉天主教,周日会做弥撒唱藏语圣歌,圣诞节更会有隆重的庆祝仪式;很多人家拥有葡萄园并会酿酒。世纪初的西方传教历史至今仍能找到种种遗存。
|茨中天主教堂|
一百多年前,法国传教士经四川、云南向西藏腹地传教。几十年的沧桑变化、进进退退,茨中这座小村子成了天主教在藏区最后的阵地。茨中教堂是哥特式的三层建筑,瓦顶为汉式风格。
松赞的这五间店,最美的是塔城,然后是梅里和奔子栏,绿谷是个不错的大本营,茨中是最新的一家。如果你只打算住其中一两间,推荐塔城和梅里。但你如果想体验中国最优秀的精品酒店环线,那么这五家一间都别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