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
尚友的形意拳学习笔记,纯干货,真正的练功技术要领
2018-08-28 21:16  浏览:261

一、三体式(学练两个月):

1. 三体式上身太直,缺乏了向前的意识。

2. 因追求“虚领顶劲”(结果)而刻意向上向后动脖子。正确做法是通过下颌微收(原因),头自然上顶(结果)。

3. 因追求“尾闾中正”(结果)而刻意把尾闾向前靠。正确做法是通过松腰落胯(原因),尾闾自然就向前兜了(结果)。这样的弊病是腿部吃劲,劲不能顺到脚下;动起来也慢。

4. 目视前手不是为了保持头上顶而眼睛平视而后用余光看前手,也不是明显的低头看前手,而是下颌微收看前手,这样头自顶项自拔。

二、槐虫步(学练一个月):

槐虫步预备式的后脚和前脚的夹角可以小于45度,使的两膝盖朝前。

三、 原地鹰捉(学练一个月)

1. 放慢来练,快了发现脚比手先落了。

2. 发力没有配合省气,存在努气。初学一年之内不应刻意发力。

3. 后手以前手臂为通道,可再往前走走。

四、定步鹰捉、活步鹰捉、进步鹰捉、退步鹰捉(学练一个月)

1. 做上步钻拳,贴身上钻时应超过心窝的位置。

2. 后手后脚上步提靠时应手脚向前同“钻”:手在肚脐一边停靠时就要有随时拧裹上钻之意,好比两手拿着棍往前捅,后手也是向前上的劲;后脚提靠前脚踝处时要脚尖上翘也有随时上钻之意。

3. 将槐虫步应用于鹰捉:

1) 鹰捉可以像单练槐虫步一样前脚向前迈出大步。

2) 后脚带着“钻”意提靠前脚的脚踝后就要走槐虫步的要领把脚趟出去,前后脚不要做成垂直抬起踩落,也就是给人跳着向前的感觉。

4. 关于“翻是钻的延续”的感悟:钻是向前上,翻是向前下,钻和翻都首先是向前的劲。

5. 鹰捉里的中线(头不动鼻子的朝向):上肢来说,起钻的拳和落翻的掌都以此中线为轨道;下肢来说,前后脚的内侧应该在此中线立面的两端,否则就容易拧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