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对于这个横跨欧亚的国家,似乎不用寻找太多的理由。其实一直都有关注,以前是因为签证只给15天的时间,觉得太少。去年开放电子签后,停留期限延长到30天,这下可以走走了,于是列入计划。
今年,土耳其的局势动荡,爆炸几乎成为家常便饭,7月还发生军事政变。临行前,连久未联系的母亲也打来电话劝阻,只能对她说,我不会以身犯险,而且,此行还有同伴。
对于这种有争议的地区,我一向的观点是:去看过,才知道。
所以,一切如计划进行。
时间:2016.9.11-10.10
线路:苏州-广州-伊斯坦布尔-布尔萨-恰纳卡莱-艾瓦勒克-贝尔加马-以弗所-费特希耶-格雷梅-内姆鲁特-乌尔法-马尔丁-凡
费用:约为8800元。
从广州出发的原因是因为同伴身在广州。这是我去年在印度认识的姐姐,当时和我住同一间旅馆,一起玩了二天。今年,正好也是计划去土耳其和伊朗这二个国家,那么,就一起走吧。
坐上了卡塔尔的双层客机,从多哈转机,经过16小时,终于到达。
伊斯坦布尔的公交交通的确是方便,坐地铁,转轻轨,很快就到了老城,找到旅馆放下包,决定去码头附近看看。
选这一张作为开始是因为,在土耳其(特别是西部)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随处飘扬的国旗。
到的时候正赶上宰牲节,土耳其放假9天。拥挤的地下通道,丝毫看不出有任何不稳定的地方。
今天的主要目标是这里:苏莱曼清真寺,伟大的希南代表作品之一,建于1550年。
只可惜,照片里的这个部分不属于女性,我都不能踏进。
评论 zhangdong8224676:楼主,一个女人去仰慕歧视女人的国度和宗教。呵呵.....有些话你懂得。
这一角,属于女性,边上放着可兰经。还有妈妈带着年幼的女儿。
作为异教徒的我自然是不敢造次,静静的坐了一会才离开。
哈哈,这个海湾,是小时玩《大航海时代2》时刷钱必经之处,也是玩罗马全面战争时,征服欧洲后挥师小亚细亚的必由之路,游戏中走了无数次了,以后一定要找个机会去实地看看!
9月12号是宰牲节,一大早,赶到蓝色清真寺。
这是从各入口拥入的人群。
注:宰牲节,又称“大节”,是伊斯兰教重要节日之一。在伊斯兰历每年的12月10日,麦加朝圣过后。据古兰经记载,即先知伊卜拉欣直到晚年也没有儿子。他祈求真主安拉赐给他一个儿子。不久,伊卜拉欣果然有了儿子, 他衷心感谢真主的恩赐,精心抚养幼子。十几年后的一天夜里,伊卜拉欣作了一个梦,梦见真主安拉命令他把心爱的儿子宰掉献祭以考验他的诚心。伊卜拉欣惟命是从毫无迟疑,他懂事的儿子也毫无惧色并鼓励父亲宰己献祭。于是,伊卜拉欣作着宰子的准备。伊卜拉欣把刀磨得闪闪发光,非常锋利。当伊斯玛仪侧卧后,他把刀架在儿子的喉头上。这时他伤心痛哭,泪如溪流。第一刀下去只在儿子的脖子上留下了一个白印印,第二刀下去刮破了一点皮。伊斯玛仪说:“我的父啊,你把我翻个身,让我匍匐而卧,这样你就下决心吧,顺从真主的命令。” 伊卜拉欣听了儿子的劝言,把他翻了个身,然后解下刀子使劲宰时,真主让伊卜拉欣刀下留人,派天仙吉卜热依勒背来一只黑头羝羊作为祭献,代替了伊斯玛仪。这时伊卜拉欣拿起刀子,按住羊的喉头一宰,羊便倒了。当伊斯兰教创立后,穆斯林们承认伊卜拉欣并尊为圣祖,每年的这一天,便形成了宰牲献祭的习俗沿袭至今,成为所有信伊斯兰教(安拉)的人们的传统节日之一。(《阿拉伯语词典》)
评论 老阿姨的零零碎碎:这一段来自于网络,我自己只知道是亚伯拉罕的儿子,别的不详。谢谢你能告诉我。
评论 老阿姨的零零碎碎:最近在看以色列的资料,有这么一段,在旧约里,献祭的是以撒,但在伊斯兰教里,献祭的是实玛利,说法是不同的。
我到的时候,人还不多,但正门异教徒不可以进入,踏实点待在院子里吧。
庭院内前面和侧面看来也是男人的地盘,女性只能占据庭院的后面。
礼拜的时间到了。
当然,人一多,就会杂,除了祈祷的人们,还有象我这种忙着按快门的。
好奇怪,他们明明接触着现代最文明的科技手段,然而他们的生活却严格遵循着古老的甚至现代人无法理解的一些传统和规则,现代和传统的碰撞,其中的矛盾冲突,我不相信是没有的。
这个问题好像中国人喜欢中医一样 明明中医就是一种巫术变过来的东西 和现代文明医学一点不搭界 居然还能在一个锅吃饭 来一个中西医结合 呵呵 纯粹扯淡 马和驴子都不能结合
评论 ty_宽容的人:我家孩子曾经得过一个很麻烦的毛病 各大医院不能解决 抱着赌一下的心态看了中医 天啊 当天晚上缓解 第二天就正常了 这位先生 请您不要诋毁您不了解的事物
评论 ty_宽容的人:中医有问题 但 它是科学 实践科学 我想我们夫妻受过远超绝大多数人的良好教育 我的父母都是文革前本科毕业的西医 我一家对中医都很尊重!!!再者 任何科学不是脱胎于巫术吗?艺术 化学 莫不如此 请慎言
评论 ty_宽容的人:您了解中医的发展 中医的药物实践 中医的理论吗?我后来仔细看过一些 结合了先民的实践 中国的哲学观 本身就是魅力四射 西医有优势 何尝没有缺陷?
评论 ty_宽容的人:再顺便告诉您一个知识 马和驴子完全可以结合 他们的爱情结晶 叫做骡子 中医和西医都是学科 为啥不能结合?喹啉属于西药 也是植物提取物 获诺贝尔奖的那个青蒿素 也是植物提取物
评论 雅唯Ceci:是你无法理解,当地人都从小读古兰经 接受宗教熏陶的,在他们看来这就跟吃饭睡觉一样是很正常的事。
这个小罗莉很高冷,基本属于怎么逗都不笑那款。
整理照片的时候居然发现有一张她在微笑,什么时候拍的,自己都不知道。
。。。第一张想说小萝莉巴巴好帅。。。拉下来一看侧面。。。特别是大黄牙。一言难尽。。。咦我的关注点好奇怪。不是应该看萝莉么0.0
今日人太多,显然不适合参观,所以只能先去别处。
在蓝清的广场外,这个小姑娘看到我们,让我们帮她拍照留念。
贴这张照片是因为,在这附近,看到一只流浪狗。我们把手里吃剩的半条面包喂给它。
我想不是不因为今年的游客数量锐减,让狗狗也有了忧患意识,它居然只吃了一半,剩下的一半找地方藏了起来。本来是压在石头下面,可能觉得不保险,又叼起来,找了块松软的泥地,刨了个小坑埋好,然后,一直跟着我们,是想得到更多的食物吧。
喝了一会茶,再往前走,这里是锡尔凯吉火车站,是昔日东方快车的东部终点站。
站在那里,想了一下那部著名的电影,似乎已经很遥远了。
他桌上这个白色的液体引起了我的注意,想了想,翻开书给他看,果然是RAKI。
此酒是土耳其非官方国饮,以葡萄和茴香做为原料酿制而成,入口有淡淡的甜味和茴香的味道。本身是透明,但加了水后会变成乳白色。所以又被称做狮子奶。
这位老人家见我知道,便要了个杯子倒了一点给我,一口喝下,竟然得来一片掌声,还蛮好喝的呀。
希腊的一个朋友告诉我说:土耳其人就是信奉伊斯兰教的希腊人。他们根本不是你们中国古代的突厥人。
应该不是突厥人,但肯定不是希腊人。土耳其前身是奥古斯曼,是一个游牧民族建立的国度。整个欧洲被它打得半死。
正计划今年9-10月份去土耳其和伊朗,就看到了楼主的游记。
想问一下楼主的具体行程,还有你们是自驾吗?
@槟城无冰 2017-02-20 20:14:33
希腊的一个朋友告诉我说:土耳其人就是信奉伊斯兰教的希腊人。他们根本不是你们中国古代的突厥人。
-----------------------------
你的朋友说得可能不是太准确。
@喜马拉雅过客 2017-02-21 02:24:27
正计划今年9-10月份去土耳其和伊朗,就看到了楼主的游记。
想问一下楼主的具体行程,还有你们是自驾吗?
-----------------------------
土耳其部分的具体行程,在二楼。再就是,全程都是公共交通。
太早,七点以后才会有船,只好等着。
早上有点凉,好在有提着保温桶卖红茶的小哥,喝着茶,看看朝霞也是蛮好的。
买票的时候,票价不一样,我想应该不止是到对面,提议到了亚洲区的码头,先行下船,再坐回来。可是孔姐姐希望多享受一下这个过程。于是我们来到这个小岛。
看来这里有很多鱼。
这船并不是开回苏丹艾哈迈德,而是开到了北面的贝伊奥卢。
博斯布鲁斯海峡连接了马尔马拉海和黑海,把土耳其分隔成欧洲和亚洲二个部分。船长说,再往北,就能一直到黑海,不过,得换一艘大的船。
照片正中的位置是多玛巴赫切宫(新皇宫)
如此折腾一番,原来的计划全部被打乱,既然到了这里,只能先上岸。
这些大炮的模型显示了这里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而这林荫的大道让我有些惊异,似乎以前没有看到过此类的照片,走走倒也舒服。
乌奇霍兰厄麦尼教堂,始于1838年。
我们围着它转了一圈,好不容易才从一个小巷中找到入口。里面却依然紧闭,而入口的这个装置表明,虽然是世俗化的穆斯林国家,但异教在这里生存艰难。
好饿,这是土耳其比较标准的餐食。
泡菜,主菜,主食是面包,甜点是米布丁和酸奶。总得来说,不太合我的胃口。
考古博物馆又被称作石棺博物馆,只可惜最精美最具代表性的亚历山大石棺及悲伤女子石棺等,从夏天起就暂停展出,原因不详,恢复时间不详。
在东方博物馆终于让我找到了它。
这块泥板是最早的和平条约,由埃及和赫梯帝国签署。而且一直被执行着,直到当时赫梯国王去世。
我觉得最难等可贵的是。从前他们是最强的对手,是战场上的敌人。而此后,他们以兄弟相称,甚至在赫梯国王病重的时候,皇后还会向埃及国王发信请求,派最好的医生前来救治。
此泥板的复制品陈列在联合国总部。
太多的人,可是没有置高点,只能往回走。
却在路上遇到有人搭讪,说可以带我们去高处拍照,那就走呗。原来是到了一个酒店的顶楼餐厅,果然视野很好。可惜,晚了二十分钟。
谢绝了那人去他地毯店的邀请,回去旅馆。孔姐姐看中了街边餐厅的食物,我却觉得不喜欢,还是买点啤酒,吃吃小食吧。
外加上,还有房东小帅哥表演魔术。
今天的清晨,还是来到蓝色清真寺。时间尚早,所以喷泉都没开。水池中的倒影,看上去特别宁静。
喷泉开了,又是另一番景象。
注:蓝色清真寺,原名苏丹艾哈迈德清真寺,土耳其著名清真寺之一,1609年由伊斯兰世界著名古典建筑师希南的得意门生Mehmet Aga设计建造,因清真寺内墙壁全部用蓝、白两色的依兹尼克瓷砖装饰故名,是伊斯坦布尔最重要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蓝色清真寺属阿拉伯风格的圆顶建筑,周围有六根宣礼塔,象征伊斯兰教六大信仰。
游客不能走正门,只能从侧门进入。
里面的色彩,相当的迷人。蓝清最原始的特征在于它那透光性能极强的260扇窗户。
既然只能隔栏相望,只好匆匆离开,为了抢在团队进入索菲娅之前。
注:索菲亚大教堂的名字源自希腊语“Ἁγία Σοφία”(上帝智慧)及拉丁语“Sancta Sophia”,原是正教会牧首巴西利卡,除了在1204年至1261年成为拉丁帝国的大教堂,由360年落成直至1453年期间都是君士坦丁堡的大教堂。奥斯曼土耳其人在1453年征服君士坦丁堡,一度将大教堂转变为清真寺,还将钟铃、祭坛、圣幛、祭典用的器皿移去,用灰泥覆盖镶嵌画。随着土耳其的建立,1934年该教堂失去了其宗教意义。1935年2月1日,这座建筑重新以博物馆的身份对世人开放。
索菲亚大教堂闻名于其巨大的圆顶,被誉为拜占庭式建筑的典范及“改变了建筑史”。大教堂保持着世上最大教堂的地位近千年,直到1519年被塞维利亚主教座堂取代。
对于猫星人来说,土耳其应该是个天堂,就算是在索菲亚的主殿,依然能看到它们的身影。
既然已经跌停下来拍猫,就干脆躺下来拍拍吊灯吧,只可惜这里一半遮起来维修,已经进行了N多年。
团队很快来了,人多,我撤。
带着刚认识的中国姑娘豆豆,我们三个一起来到托普卡帕宫。
可这里人实在是多,殿内不可以拍照,珍宝馆关闭,所以只是匆匆而过。
后院,可以看到海峡。
一直跟豆豆说,让她去亚洲区走走,后来索性带了她过来。
可能时间尚早,于他们,似乎还是一天的开始?
不同色彩的房子搭在一起,很活泼。
原计划下午是去柯拉教堂,问过孔姐姐,她说这里坐着很舒服,好吧,看来要等下一次再来土耳其了。
赶在日落之前到了加拉塔塔,希望能登上塔顶看伊斯坦布尔的全景。可是塔身下排着长队,看来只能放弃了。
左边这位是当地的垂钓者,右边这位则来自于乌鲁木齐。他告诉我,维语和土语有一半相通,所以基本可以交流。
太阳一下就没了踪影,可钓鱼的人们还不肯离去。今天是在伊斯坦布尔的最后一晚,可还有那么多地方没有去。
一个月,土耳其,我从西走到东
2017-10-29 20:18 浏览: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