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G65包茂高速一直走,出得方石隧道,遂见乌江,山水之间如诗如画的小城便是彭水县城所在地。
阿依河位于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苗家人把善良、美丽、聪慧的女子称为“娇阿依”,阿依河因此得名。阿依河融山、水、林、泉、峡于一体,集雄、奇、险、秀、幽于一身,全长约30余公里,流经彭水县朗溪乡、万足乡、汉葭镇,最后注入乌江。阿依河峡谷幽深,河床狭窄,礁石密布,碣石成岸,河水清幽而景色醉人。景区内山、林、洞、泉相映成趣,山花遍野,大树参天。阿依河动植物资源丰富,有稀有的红豆杉、中华纹母等珍稀植物,有巨型牛麻藤等名贵药材、奇花异草,还有金丝猴、白叶猴、黑叶猴、金钱豹、五步蛇、红腹锦鸡等野生动物。
遗憾的是,去阿依河的那天下大雨了,我们仅在青龙谷内穿行了一小段,泛舟阿依河只能等下次咯。不过,雨中漫步青龙谷,也有别样美景在心中。
阿依河景区分为3个观光游览区(峡谷观光区、步游观光区、竹筏观光区)、2个休闲度假区(接待中心民族风情休闲度假区、牛角寨民族风情休闲度假区)、2个体验区(漂流体验区、户外体验区)、1个激情漂流区、1个特色商品服务区。对外开放的游览项目有8大项目:峡谷听音、竹筏放歌、碧潭戏水、浪遏飞舟、情定苗寨、青龙天梯、青龙洞和青龙谷等。
楼上最后那张图就是青龙天梯了。电梯总高度为180米,下得谷底仅需一分钟,如果从千步梯徒步走下去就得走上半个多小时了。当天因为下雨,从安全方面考虑,景区建议我们乘电梯下去。但是,我在谷底穿行时还是因为天雨路滑“叭叽”一声摔倒了,哎,很尴尬很尴尬......
@资江渔夫 2017-10-12 21:23:02
哇!空中拍的照片不错!比我的好,看来你碰上了好天气!
-----------------------------
其实那天重庆天气也很一般,灰蒙蒙的。
万米高空拍些“棉花”还是不错的,哈。
@天下油条 2017-10-13 10:34:13
赶紧来留个存在感。。。。
-----------------------------
二条戏精,你的存在感不用刷都在,哇哈哈~~~
晚点继续更。
一到蚩尤九黎城,我们就去苗王府观看了《苗祖·蚩尤》,试图先从这台震撼人心的实景剧中了解九黎史。
古代苗民大姓的首领是“纹黎够尤”,即“蚩尤九黎”。“蚩尤九黎”是苗族最早的先民。“九黎”是我国古史传说中的三大部落联盟集团之一,蚩尤则是“九黎”部落联盟集团的首领。相传在五千多年以前炎帝与黄帝结盟,于涿鹿大战蚩尤,蚩尤因寡不敌众以失败告终。蚩尤败后,族人流散,一部分归附黄帝,一部分则向别处迁徙。如今,史学家明确了“三祖文化”,将蚩尤与黄帝、炎帝置于同一圣殿,蚩尤终被正名。
蚩尤九黎城位于彭水县城区,东隔摩围山与彭水老城区相邻,为AAAA级旅游景区(按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建设)。九黎城总体布局为旅游核心区、旅游服务区和休闲娱乐区三大区,由40余处单体景观建筑构成。旅游核心区包括九道门、九黎宫、九黎部落、九黎神柱、北斗七星神鼓亭、苗王府、蚩尤大殿、禹王宫、三苗长廊等。
穿过如时空隧道般的九黎遁道,进得九黎城。据导游介绍,九黎遁道是为了加强蚩尤九黎城的防御功能而建,由于九道门的进山通道比较陡峭,现在开放这条通道是为了方便游客入园参观。整个通道全长108米,象征36天罡、72地煞,在通道的两侧共画有81幅图纹,这些图纹都与苗族古歌和苗族起源有关,是由传统的手法、天然的颜料绘制而成。
夜幕降临,九黎城内的游人渐渐散去,热闹的园区瞬间安静下来。亮灯之后,登山远眺,北斗七星神鼓亭俨然北斗星下凡,美妙绝伦。
然而,如此美丽的夜景并不属于我,因为当天去郁山古镇走累趴了~~~
所以,此楼无图,全凭脑补。
有着“苗族民歌之乡”之称的鞍子镇辖区内有苗族14525人,苗俗文化浓厚。2014年以“鞍子苗歌”为主的彭水“苗族民歌”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入得石磨岩苗寨,尚未见到美丽动人的娇阿依,便已听见阵阵苗歌从半山的好婆婆家传来。这边唱着苗歌,那边打着糍粑,几曲唱罢,糍粑业已上桌。一干人等在吊脚楼里或吹着山风听苗歌,或就着老鹰茶品尝热气腾腾的糍粑,又或换上色彩艳丽的苗族服装风情万种的拍拍拍,好不热闹。
鞍子石磨岩苗寨面积约2.5平方公里,整个景区大小自然景观30余处。爬上石磨岩后山,放眼望去,怪石嶙峋,如鹅如莲花如绵羊如鳄鱼如石磬如八仙会聚的岩石尽收眼底,不得不让人感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其中,状若盛开莲花的石磨盘,其底座为坚硬的岩石,直径约3米,顶部几乎同样大小,厚约2米,中间仅有一根直径约80厘米、高约1米的石柱支撑。
罗家坨苗寨是重庆市目前保存最完好、规模最大的家族式村寨,古老民族厚重的历史文化尽显其中。寨内罗氏族人,于明嘉靖元年由江西迁来,迄今约500年,育人18代,如今有5代,共80余户,约350人,在此延续着古老民族的生产生活习俗。寨内农家木屋、乡间野炊、繁花斗艳,有一种浓浓的苗韵。一片郁葱的茂林之间,一间间木质吊脚楼依势而建,层层叠叠,错落有致。这里苗家吊脚楼造型独特,均是沿袭由鲁班发明的青瓦木质房四合院吊脚楼,工匠们精勘的雕刻艺术把山川、花草、鸟兽、虫鱼等图案镶嵌在房屋正面,显得十分美丽状观。
据彭水民间相传,飞水井的发现、开发,与蚩尤部落有关。上古蚩尤部落在涿鹿与黄帝战败后,九黎部落便向南迁徙,其中一部分经江汉平原、湘西辗转进入彭水一带,进入郁江流域的伏牛山。一天,他们沿山里的中清河寻猎,发现一只梅花鹿在河边吃草,于是蜂拥而上,拼命追赶。人们看见梅花鹿跑到一悬崖飞泉下后累倒。他们兴高采烈跑到飞泉下寻找,却不见鹿。追赶的人大失所望,又累又渴,精疲力竭之余,取飞泉水喝。水居然有咸味,喝下后,人格外精神。后来,他们就在峡口外的中井坝定居下来,取飞泉水煮食猎物、野菜,繁衍生息,部落人也格外强壮。
这是九黎城室内实景剧《苗祖·蚩尤》还原的取飞泉水烹煮食物的场景。
据说,这儿的地底下埋着有两件价值连城的宝贝,曾经有两警察公然开着警车“哇呜哇呜”的要去盗挖,结果被警车“哇呜哇呜”带走了......
盆友们,发此图可不是挖深坑引诱犯罪啊,哈哈哈
日落之前,在藏有宝物的地儿附近偶遇一只警惕性很高的小猫,那眼神儿立马把我给镇住了。
我不是来挖宝的~~~~~~
【走读彭水】那些天我们一起走过的彭水
2017-10-29 20:18 浏览: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