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服务
企业级服务是被中国跨境投资人忽视的金矿
2017-10-30 04:04  浏览:184

钛媒体注:徐皞(Howie Xu),Greylock首位华人入驻企业家(EIR),VMware网络部门创始人,Cisco混合云前任全球高管,SDN产业及技术主要推手之一,元生资本投资合伙人。20年来,Howie亲历VMware从创业公司到400亿美元市值全过程,又在硅谷最顶尖风投Greylock参与企业领域的投资服务。

本文以Howie Xu在硅谷高创会(SVIEF)2017年年会的主题演讲为基础,经过作者与Howie共同研究打磨,给大家剖析最真实的硅谷投资观,最实战的跨境投资指南。

经常会有人问我,Greylock这样的顶尖风投看中的是怎样的公司呢?

Greylock投资的是改变人们每天生活和工作方式的企业。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那就是我们常说的2C消费类公司;改变人们工作方式的,那就是我们今天要重点讨论的2B类公司——企业级服务公司。比如在美国大家耳熟能详的Cisco, Oracle, VMware, Salesforce, 以及近年崛起的也是Greylock孵化出的Palo AltoNetworks, Workday, AppDynamics等等。

中美创投市场:2C,2B两极差异显著

中国投资人在独角兽的投资上也毫不逊于有数十年历史的美国同行们。根据BCG 2016年的统计,按照估值金额来算,总估值8000亿美元的独角兽阵营中,41%来自中国的独角兽。这个过程中,不仅涌现了小米、今日头条等中国独角兽,也出现了不少中国的独角兽捕手,比如GGV的童世豪。

中国VC在消费领域的成功与中国消费市场的近年来的飞跃式发展可谓相辅相成。

以移动支付为例,中国2016年移动支付交易金额已超过9万亿美元,而美国移动支付年交易额仅为1000亿美元左右,是中国的1%。而且这个差距还将逐步拉大:根据华尔街日报的估计,2020-2021年,中国移动支付市场规模将是美国的166倍。在消费市场的科技创新上,中国毫无争议地领跑全球。

然而,在企业级服务领域,这个情况则完全相反。从企业在云计算服务上的支出来看,美国企业一年在Amazon, Azure, Google cloud上的支出超过200亿美元,而中国企业在云服务(阿里云,腾讯云)上支出仅为15亿美元,总量不及美国市场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