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啥呢?暑假最能让孩子长见识的方式当然是旅行,不过旅行是个既花钱又花时间的事,一般整个暑假能安排出一两次,总共两三周的旅行对绝大多数家庭来说已经是上限了。那剩下的时间怎么办?尤其是两口子都要上班,家里又没人帮忙看孩子的话,至少得找个地方让他待着吧。那就得拼——Camp了。
美国这边所说的Camp跟我们以前理解的全天、甚至会住在当地的暑假夏令营不太一样,而是有某个固定主题,时间上可长可短,从几个小时到一整天,一次到几次都算Camp,可以理解成一个学习加油包,有运动类,兴趣类,学科类等等。类似这样的Camp平时也有,比如逃逃最近迷篮球,就很喜欢去参加一些篮球教练组织的Camp,每次两三个小时左右,相当于每周例行篮球课之外的补充练习。
这些Camp在暑假会特别集中,早在放假前几个月,各个课外辅导,体育培训,儿童娱乐等商家机构的宣传单,广告邮件就塞满了家里的信箱和电子邮箱。要知道在大数据时代,商家想得到哪家有多大的娃这个信息太容易了,绝不会被漏掉。不过这么多Camp的信息,怎么选怎么上,那可不仅仅是孩子了,爹妈也得拼起来。
— 拼财力 —
仔细比较各种不同的Camp,发现质量和价格相差很远。
最便宜的,一周70-80刀就能搞定,不过这种就是换个地方瞎玩,基本上学不到什么东西,只是能保障孩子安全,让家长安心工作,眼不见心不烦而已。逃逃刚来美国的头一两年就上过这样的Camp,因为那时我们的需求很简单,希望他有个全天候和同龄孩子一起混的英文环境,尽快度过语言关就行。
后来英文不是问题了,就会更在意Camp的内容,师资,环境等等,而相对不错,有学习主题的Camp,一周大概会在400 - 500刀左右,甚至更贵,要是每天都安排满,整个暑假下来也是不小的一笔开支。所以,要把孩子的暑假安排好,一定的财力是少不的。
— 拼智力 —
不过,给孩子暑假安排Camp远不是一个只花钱就能搞定的问题,首先因为各种Camp的时间不一样,有些在上午,有些在下午,有的只有半个下午,不同机构的接送地点也不一样。比如我自己通常是先把感兴趣的过滤出来,再按照时间,地点,和家庭的预算层层筛选。
这对不少家长来说几乎是个小项目,而且还要考虑到孩子的兴趣,要拔高的长处,要补习的短板来选Camp,那就更头大了……
美国孩子暑期Camp的种类非常很多,几乎能想到的都有。
传统的运动类就不用说了,大家应该很熟悉,各种大球小球,团体个人的运动项目应有尽有。不过选择起来也很纠结,是给孩子目前正在进行的体育项目外加点“小灶”还是尝试一个新运动? 比如逃逃个子不算强壮,所以我还从没想过要让他正式学美式橄榄球,但如果通过一个短期的Camp,能让他对橄榄球的玩法,基本规则等有所了解,提高以后看超级碗的兴趣,也蛮值,但这必然会占用他的其他时间,所以选起来也是挺费脑的。
学习类的也有很多,分科目的有数学,阅读,写作,科学等等,如果孩子平时学习有困难,暑假是很好的补习机会。当然,也有不少以“A Grade Ahead ( 超前一个年级)”打头的Camp,那就是给孩子“加料”,提前学习的。越是在好的学区,学习类的Camp就越火,家长们也会更纠结,不上吧,怕孩子落后,上吧,同样地,其他活动的时间就得减少。
最受孩子欢迎的是各种STEM和兴趣类,看起来既好玩也会有收获,比如:
既玩游戏又学编程的 “Minecraft Programming Play”
学制作电影的 “Movie Makers”
学设计游戏的“Video Game Design”
做科学小实验的“Mad Science”
学习机器人的“Creative Design and Robotics”
。。。
还有比较个性化的,比如制作饰品的“Jewelry Making”等等。
选起来也不容易,孩子可能都挺感兴趣,怎么取舍?这些Camp之间有没有依赖关系,先上哪个再上哪个?如果当天有其他运动项目的话,会不会太累不容易集中精神?……都得考虑。
要知道,在美国大家没有只盯着“学习成绩”这一项来看,但这绝不意味着学习不重要,而是孩子样样都得拼,体育,素质,学业一个都少不了,尤其是top 1%的孩子,几乎个个都是综合实力超强,平时也非常忙碌的,暑假的时间更是不能浪费。对家长来讲,把孩子的整个暑假都安排好,这绝对是一项拼智力的活儿。
— 拼耐力 —
无论有没有给孩子安排学习类的Camp,绝大多数家长是不敢让孩子长达两三个月完全不碰学科类知识的。 针对这个需求,各大教辅机构还有一类叫Back to School Boot Camp的活动,相当于在暑假快结束、下学期开学前的强化训练,通常价格还不菲,比如这家一周5天,每天3个小时,就要245美元。
这暑假过得可是马不停蹄啊,几乎没有空档,连最后几周也不放过,真是拼完财力、智力后还得拼耐力了。
不过这类Camp适合于不差钱或者实在找不到地儿安置娃的家长,因为它其实就是帮助孩子复习下旧知识预习新知识,平时对孩子的学习比较上心,熟悉各科学习内容和进度的爸爸妈妈完全可以自己来代劳。很多家长会早早地选定一两套习题书,让孩子暑假每天做上几页,保持着对学科知识的熟悉和敏感度,这样孩子既没有太重的负担,又为新学期做足了准备。
嘿嘿,其实这招我们从逃逃还没放假就开始实施了,平稳过渡,否则心玩散了,队伍不好带啊^_^
讲真,平时还不觉得,到了暑假,反而感觉有点儿亚历山大~~美国的教育界普遍有种说法,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平时在学校学习的知识,达到的程度,考试考核的要求都差不多,而最容易拉开大距离的,是长达两三个月的暑假。
就我对逃逃和他周围同学朋友的观察,孩子小的时候还好, 混混过和精心安排地度过暑假之后的差别并不会太大,但是几年的积累到了小学三四年级之后就会很明显,学霸和学渣也会在这个阶段开始分化,学霸往往是成绩也好,见识也广,样样精通,学渣则基本上是各项取反。
为什么呢?因为暑假存在着孩子学习习惯断层的风险,就像上次和大家分享的文章《排名在前 1% 的学生是靠天赋还是靠努力?其实都不是》中谈到的那样,决定孩子学习怎么样的,既不是天赋,也不是努力,而是习惯。它包括孩子专注克制的习惯,时间管理的习惯,思维的习惯,阅读的习惯……
所以,为了不让这些平时辛苦培养的习惯在无所事事的假期中逐渐瓦解甚至断层,咱们也得拼一拼,和孩子一起把暑假安排好。人生是长跑,不怕跑得慢,就怕停下来,不是么?
作者逃妈,坐标美国达拉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