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上,同学们饶有兴致地开始研究负责人收藏的新疆出土钱币
东方网通讯员丁佳蒙9月4日报道:“2014年由新疆来到上海上学,那时新疆还没有高铁。一直生活在上海或附近的学生恐怕难以想象新疆到上海的旅程有多漫长。近年,‘一带一路’互联互通的要求使新疆进入了交通大发展阶段。今年,上海到乌鲁木齐的高铁将会通车,以后新疆学生回家会方便很多,可以一天以内回到新疆。这是‘一带一路’最直观的体现。”这是一名来自新疆的大学生对于“一带一路”的切身感受。
今年暑假,上海大学的一群大学生们为了响应“一带一路”战略,以学生的责任担当和力所能及,进行了“一带一路”进课堂项目实践。这些大学生究竟为“一带一路”做了什么?
团队走进哈密高级中学讲解丝路古钱币与“一带一路”
小钱币,大志向
来自新疆的维族小伙子谢艾力·司马义是该项目负责人,他年幼时便醉心于古钱币所承载的丝路文化中。为了立体而系统地了解新疆出土钱币,他收集了大量钱币辅助研究,至今已保有一万多枚各式钱币;团队成员起初也是于一门关于钱币的课程中相遇,因对钱币与丝路文化的共同兴趣而结成伙伴。
“‘一带一路’本身就是古代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现代体现,同样也传承了古代丝绸之路的精神。”谢艾力说,“丝路钱币是丝绸之路留下的独特历史文化遗产,是丝路上各族人民交流往来、友好相处的物质见证。”
项目负责人谢艾力和河南大学的同学就新疆钱币与丝路文化进行课堂互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