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热点
如何从粪便的性状、颜色来辨别自己身上的疾病?后悔现在才知道
2017-09-04 17:18  浏览:272

人体的粪便是黄褐色,婴儿为黄色,均为柱状软便。粪便的颜色主要受粪胆素影响,当摄入混合型物质时,则呈黄褐色。婴儿的粪便为黄色,主要缘于婴儿胆色素代谢功能尚未完善,粪便有臭味,有少量黏液但肉眼看不见。

主要影响粪便色泽的因素有:食物 :肉食者粪便色泽是黑褐色;绿叶菜食者粪便色泽是暗绿色;食用巧克力、咖啡呈酱色,食用西红柿、西瓜色泽者为红色;食黑芝麻者粪便为无光泽的黑色。药物 :口服活性炭、铋制剂、铁制剂、中草药者粪便可呈无光泽的灰黑色;服用大黄、番泻叶等中药大便呈黄色。 另外服用:a.解热镇痛药,如保泰松,可使大便变红或黑色;水杨酸钠可使大便呈红至黑色。b.抗生素,如利福平,可使大便呈橘红至红色。

c.抗凝血药:华法林钠、双香豆素、双香豆素乙酯、醋硝香豆素可使大便变红。

粪便外观临床意义:稀糊状或水样便:常常由于肠蠕动亢进、水分吸收不充分所致,见于各种肠道感染或非感染性腹泻,或急性胃肠炎;若出现大量的黄绿色稀便并含有膜状物则应考虑伪膜性肠炎症;大量稀水便也可见艾滋病者肠道孢子虫感染。米泔水样便: 由于肠道受刺激,大量分泌水分所致,见于霍乱、副霍乱。黏液便:由于肠道受刺激分泌黏液过多所致,见于小肠炎症(黏液混于粪便中)、大肠炎症(黏液附于粪便表面)。胨状便:主要于过敏性肠炎、慢性菌痢。脓血便:为下段肠道疾病的表现,主要见于细菌性痢疾、溃疡性结肠炎、直肠或结肠癌、阿米巴痢疾(以血为主,呈暗红色果酱色)乳凝便:为脂肪或酪蛋白消化不良的表现,常见于儿童消化不良。鲜血便:主要见于痔疮、肛裂、息肉等下消化道出血。柏油便:粪便黑色有光泽,为上消化道出血后,红细胞被胃肠液消化所致。如粪便隐血强阳性,可确定为上消化道出血。白陶土便:由于胆汁减少或缺乏,使粪胆素减少或缺乏,见于各种疾病的阻塞性黄疸。细条便:为直肠狭窄的表现,主要见于直肠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