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发生在107国道湖南郴州某路段的一场三死一伤的交通事故引发了部分媒体的热议,现场画面展现的涉事车辆的惨烈细节成为瞩目的焦点,部分媒体对广汽传祺GS4乃至广汽传祺这个品牌进行了口诛笔伐,斥责其产品质量差。但是,面对造成人员伤亡的严重交通事故,任何人不是都应该抱有严肃的态度,都应该以交通或者司法部门的鉴定判断作为起码的评论依据么?何况事故本身的原因错综复杂,仅背景就有凌晨、山路、超速、醉驾、撞击角度等扑朔迷离的要素,不分青红皂白就说产品设计有问题或者质量有问题,在逻辑上是说不通的。
前几年,拆车似乎是判断车辆质量的一个大招儿,拆下保险杠、减震器,说说材质和工艺,就开始断言某某车型偷工减料云云。然而,面对厂家数十亿的研发投入、几个寒暑数十万公里实验积累的数据,孤立的结论往往很难服众,甚至策划拆车创意的始作俑者也不太自信,一些栏目索性被自己的网站抛弃自生自灭去了。这两年,关于铁皮油箱的讨论又被媒体炒的一塌糊涂。但是经过专家论证和车评人的反思,事实证明铁皮油箱反而是一种技术进步。而最近一段时间,针对自主品牌质量和产品问题的炒作在网媒和自媒表现得越来越突出,这里面似乎不能排除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部分合资品牌在SUV产品上遭到自主品牌围攻难以招架的因素。
诚然,由于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各种潜规则和横向、纵向垄断频频曝光,车企丑闻不断,新产品上市速度加快的同时质量投诉也日趋增多,人们对车企的信心也在下降。但是毋庸置疑,车企研发产品获取必要的利润,其前提就是产品受到欢迎,质量服务口碑要有比较优势。“没有企业会傻到想用次品占领市场,然后赚钱。”一位合资车企售后负责人曾无奈地向车质网吐槽“但是买卖双方天然的不信任感又使得我们的解释往往得不到正常的理解。”其实以车质网多年来的观察,整车企业特别是自主品牌企业的产品质量投诉正在发生着一些可喜的变化,特别是以传祺、荣威为代表的一批自主品牌正在走出“远看几十万,近看十几万,开起来几万块”的口碑泥淖,其在车质网的投诉数量也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实际上,“8.30交通事故”发生后,部分攻讦广汽传祺GS4质量问题严重的媒体引用了车质网的公开数据,从中我们也能看出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