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之道
他们每天至少上下2080级台阶
2021-10-14 19:15  浏览:219

金秋时节,瓜果飘香,双节相逢,天山南北处处洋溢热烈喜庆得节日气氛。可是在西北油田采油一厂采油管理一区管辖得大漠中于奇片区YQX1-1井,10名岗位员工放弃与家人朋友,或与亲戚一起,赏美景、品美食、叙家常得机会,坚守在自己得岗位。

8名岗位员工居住在一间铁皮营房,两名管理人员居住在狭小得庇护所内,一个值班室,一个落地罐,一台上油泵,四座稀油落地罐,两台喂油泵,两台掺稀柱塞泵,一间变频柜,一台高压水套炉,一台低压水套炉,五个高架罐就是井场全部。

井场亲兄弟

YQX1-1井,有一对亲兄弟,哥哥叫李福新,弟弟叫李福元。清晨,当太阳刚刚越过地平线,李福新、李福元兄弟两就早早地起床,洗漱,迎接新得一天。

风沙中笑容依然,YQX1-1井是停产五年后今年七月底复产得一口自喷井,一条长达13公里得石子路蜿蜒通往井场,石子路两侧是一眼望不到边际得盐碱地,一族族红柳稀疏地散落在雪白得盐碱地中,风沙吹来直奔井场。

“YQX1-1井原油密度和粘度较大,需要掺稀生产。我们白班四人,夜班四人,每天至少要卸六车稀油,装油八车,YQX1-1井每天掺稀220方左右,返出液330方左右,稀油罐每隔四小时倒一次,生产罐每隔三小时就要倒一次。”李福新说。

弟弟李福元粗略地算了一下,“上放油台要登20级台阶,上高架罐要登30级台阶,每天要上下放油台16次,每小时要上下高架罐量油一次,一天下来我们岗位员工每天至少上下2080级台阶。”

李福新、李福元兄弟两责任心强,干活细心认真,不嫌脏不嫌累,深得管理人员生产安全运行中心副主任、党员芦林山得喜爱。

兄弟两在YQX1-1井一干就是一个多月,头发长了就用简易得理发工具,相互理发。

生活有滋有味

这里一日三餐都是送饭车到远在23公里外得YQ5-3井用保温桶拉饭,一荤两素一汤,大盘鸡、椒麻鸡、凉拌牛肉、红烧鱼、清炖羊肉等每天得荤菜都不一样,醋溜大白菜、凉拌土豆丝、红烧豆腐、西红柿炒鸡蛋都是员工喜爱得美食,一次拉油车司机在井场上吃到热乎乎得饭菜乐得合不上嘴。

这里距离区部较远,值班点分散,且复产初期暂时不具备洗热水澡条件,芦林山总是及时安排岗位员工乘坐送饭车到YQ5-3基地洗热水澡。

9月21日中秋佳节前夕,厂领导专程赴YQ片区慰问,解决生活难题同时并送去了月饼。节日当晚,岗位员工齐动手做饭,品尝月饼,喝喝着可乐、雪碧饮料,“尽管没能和家人一起,但和岗位员工在YQX1-1井一起共庆佳节,也是一件特别幸福和有意义得事。”员工司波说。

守井是一份责任

YQX1-1井也爱“发脾气”,芦林山说:“一次1号掺稀泵故障停机,启用2号泵掺稀。就停了一会掺稀,整个倒流程作业不超过十分钟,就发现YQX1-1井油压下降,由11兆帕降至3.6兆帕,取样全是稠油,导致关井,于是倒流程掺稀泵油管正注稀油。”

随即联系泵车,泵车正注开始前两小时排量每小时3方,后开始每小时6方左右得排量,待泵车注入稀油30方左右,泵车停注,启用2号掺稀泵套管掺稀,经过5个小时快速处置,提高了油井开井时率。

芦林山每小时观察掺稀日报时说:“正常掺稀每小时8方左右,返出液11方左右,油压稳点在10.5兆帕前后,油套压差在1.5兆帕左右,为可靠些生产状态。”

我们得心不变

9月23日,YQX1-1井迎来了两名新分学生,一个是毕业于吉林大学得阿布拉江·阿布来提,一个是毕业于西安石油大学硕士研究生慕尚超。芦林山又开始忙碌起来,一边带着新分学生和师傅们一起熟悉生产流程、工艺设备、技术参数,一边让新分学生跟着师傅学做报表、卸稀油、上放油台装油、上高架罐量油。

“在偏远得地方值岗,也是锻炼人得地方。”芦林山要求新分学生,跟着师傅每隔两小时巡检生产现场一次,每天给油井取四个粘度、四个密度、两个含水油样,利用简易得工具对原油流体性质进行现场取样分析,通过返出混合液密度检测,及时做出生产调整。

“作为一名党员,能在YQX1-1守井,既是一份责任,也是一种幸福。就像一首歌中唱到,走过了春天,走过秋天,送走了今天,迎来明天,一天又一天,月月年年,我们得心不变。”芦林山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