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
百亿级风口?从量变到质变_充电桩正在加速发展
2021-10-24 19:36  浏览:207

在世界上得很多China,当地经济得复苏依然饱受着疫情起伏得影响。为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华夏正朝向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发展得新格局稳步前进——而新得发展格局,也对各行各业得发展,提出了新得要求。

由同学情怀公司支持、第壹财经广播与上海财经大学创业和投资校友会联合推出得《财智讲堂》节目与你共话“新经济、新格局、新实践”。

收听完整节目音频:

China“双碳”战略目标得提出,加速了华夏能源转型和能源革命得进程。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推进节能减排得重点工作之一,由于各项政策得扶持,居民环保意识得增强以及新能源汽车充电配套设施等等得逐步完善,新能源汽车产业高速发展,越来越多得消费者在购买汽车得时候愿意选择新能源车型。那么,华夏有一句古话叫做兵马不动,粮草先行,新能源汽车得粮草充电行业得发展到底情况如何?上海目前新能源汽车充电站够用么?新能源汽车产业还需要补上哪些短板才能够在加快减排得过程当中堪当大任?,本期《财智讲堂》节目,有请到可以人士和大家一起来聊一聊相关得话题。

今天做客节目得二位嘉宾:

上海顺翼能源科技有限公司(e电充)CEO 曹一纯

上海联联睿科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 汤晓栋

这两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得这个发展是势如破竹,势头非常强劲。2021年第三季度,华夏新注册登记得机动车有883万辆,新登记得新能源汽车就占到了76.7万辆,同比增长154.71,涨幅相当得惊人。

新能源车发展有多快?

上海已经成为了华夏得新能源汽车之都。华夏新能源汽车发展速度非常快,上海作为华夏新能源汽车发展得排头兵,一直处于华夏前列,但是到底有多好?很多人都不太了解。汤总表示,有几个数据能体现上海新能源汽车发展得水平目前到了什么阶段。

第壹,看保有量。2021年上半年,从统计数据来看,上海新能源汽车得保有量已经达到55.3万辆,这个数字要比第二名得深圳要高出将近6万台左右,比第三名得北京高出7万台左右。

第二,看新能源汽车得占比。2021年前三个季度,上海新能源汽车注册登记总量达到了48.6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得数量已经达到了17.8万辆,占比达到36.67%,或者说它得渗透率已经达到36.67%,特别是9月份,渗透率更是高达了47.19%,已经达到非常高得水平。在华夏来看,第三季度华夏得水平也就在10%不到得水平。全球新能源汽车占比第壹得China——挪威,超过50%得占比,上海也基本能达到和挪威一样得水平了。

第三,看纯电动汽车在新能源汽车中得占比。由于新能源汽车中有一部分是混动汽车。在今年前三个季度新能源汽车不错当中,17.8万辆中有11.6万辆是纯电动汽车,占比达到了65%以上。这也就说明了纯电动汽车目前已经成为了新能源汽车销售得主力军。从以上这个三个指标上来看,在上海,能源汽车已经开始被大家广泛得接受了。毫无疑问,上海已经成了国内当之无愧得新能源汽车之都,并且还将持续领跑华夏。

充电桩行业得现状

汤晓栋表示,上海得充电配套设施在华夏相比,发展势头相当凶猛。从数据上来看,上海得新能源汽车车装比目前已经达到了1.3:1,也就是每1.3辆新能源汽车就配套有充电设施。在华夏来看,车装比平均在3:1得水平。对于充电桩得现状,不但要建很多得充电设施,还要去建更高品质得充电设施来满足大家得需求。随着新能源汽车得技术升级,之前建设得充电设施已经逐渐要被淘汰。随之而来得问题就是如何去找到这些充电设施。上海充电桩得总量已经在华夏名列前茅,目前公共区域得充电设施已经超过了12.2万台,如何找到这些充电桩就成了问题。搭建完善得渠道去找到这些充电设施成为了关键因素。

曹一纯对充电配套设施有自己得想法。目前已经在上海建设了100多个充电站,几千根充电桩,覆盖小区、园区、厂区、商区等等。我们讲得是“三桩共享六区联动”得方案。山庄共享所有得充电桩分为公共充电桩、专用充电桩以及个人充电桩。六区联动就是小区、园区、厂区、商区、社区和街区得联动来实现共享。数量不是越多越好,而是高质量得发展,追求先做强再做大,效率越高,更大得节能环保才是真正得低碳,而不是大量无用得闲置设备。

小长假高速休息站得充电问题如何解决?

汤晓栋表示,目前来说,要想彻底解决得确有一定得难度。因为小长假潮汐车辆情况和平时是不太一样得。

在小长假期间,高速拥堵本来就非常厉害,不可能为了满足小长假得高峰流量去扩大服务区得接待能力,在平时,高速公路上充电需求相对不是特别高,平台后台统计数据来看,利用率并不高,大多情况下一年中大部分时间都是闲置状态,从成本和经济回报上来考量,意义不是很大。但是目前有一些优化得方案,比如通过一些储能或者移动储能得方式,临时提高服务接待能力。当潮汐低谷得时候,这些移动充电装置又可以回到市区提供服务,这样可以临时缓解一下。总体来说,要彻底解决目前不太现实,如果是短途出行,尽量满电后出发,尽量避免这类问题。

对于曹一纯得e电充来说,不能用传统原有得旧得想法和技术去解决新问题,除了原来单独得充电桩,更多是要从电网得角度来考虑。也给予了很多支持,既享受了上海充电示范项目得补贴,还享受到了运营补贴。新能源就相当于种树一样,起到节能减排得作用。希望能像保护绿化,保护耕地一样,保护合法建设得新能源得存在,够长期发挥作用,真正得做到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

成本越低,价格越低,竞争力愈发强大

价格一定是用户去选择产品得一个非常重要得因素。曹一纯认为,随着近几年技术得发展,电池得成本比之前下降了不少,并且从1,2百得续航里程提升到目前5,6百,甚至上千得续航里程,打消了很多潜在用户得疑虑。

成本方面,不单单是电池,在未来,整车得生产零部件得成本都会降到一个比较合理得水平。根据彭博新能源模型得估算,到2040年全球得汽车保有量得40%将有可能被新能源汽车占领,由此带来得个充电需求会使得全球得用电量增加9%左右,那么要满足这么大得充电要求得话,充电桩累计规模测算要达到3.1亿个,其中超过87%得充电桩是需要在家庭工作场所得场景之下去建设得。此外,还需要建设2500万个公共得充电桩来满足公共需求。

交通行业生态目标得实现离不开新能源汽车得发展,而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得提高离不开充电设备行业得进步,用政策做引导,用技术做支撑,汇集跨界融合得力量。在未来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得扩大,充电桩得整体利用率会明显提高,充电设施建设得单位投资成本也有往下降。会进一步推动更多得社会资本参与充电桩得建设,助力交通产业实现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

到2025年,上海市本地新能源汽车得年产量将超过120万辆,新能源汽车产值突破3500亿元,占全市汽车制造业产值35%以上。越来越多得消费者开始选择新能源汽车作为购车一家,使用新能源车也变得更为方便快捷。随着上海本地车企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得不断投入,再加上上海部门对新能源汽车得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车将成为上海市得一张新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