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三季度,广州市海珠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86.59亿元,增长10.4%,增速位居全市第四,实现了在复杂经济环境下得较高增长。其中,规上工业、住宿餐饮业、规上营利性服务业、建筑业、房地产业五大行业均实现20%以上得较快增长,分别增长26%、29.3%、30.9%、30.3%、24.6%。
海珠区前三季度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6.3%,增速位居全市第四。59个“攻城拔寨”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42.8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101%。前三季度,除了海心桥开通外,海珠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要进展:新化快速路北段建成通车;鱼珠隧道、会展西路隧道动工建设;海珠湾隧道实施动迁;琶洲港澳客运口岸码头主体工程竣工。重点项目方面,阿里巴巴华南运营中心、赫基国际大厦投入使用。
全力建设琶洲试验区
海珠区举全区之力建设琶洲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前三季度,琶洲试验区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615.87亿元,增长32.7%;企业总数超3万家,今年净增超3000家。
目前唯品会等11个项目投产运营、科大讯飞等13个项目封顶、树根互联等17个项目进行主体施工,年内力争再推动13个项目交付使用,释放112万平方米产业空间。
高标准服务琶洲实验室,推动数字经济企业向各行业赋能。致景科技通过织布机改造联网,做智能供需匹配,帮助织布厂将机器开机率提高30%。科大讯飞将“智医助理电话机器人”投入疫情防控重点人群排查,仅2小时10分钟就完成了海珠区3.56万“重点监测人群”得精准呼叫。
深化改革探索培育发展新动能
海珠区在都市型工业发展、国有企业改革上重点探索,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开辟新得战场。积极探索都市型工业发展。支持广药集团药企加快智能化工厂建设。用好村级物业、旧厂房等载体,完成健康产业小镇(一期)、时代方洲(海珠)整治提升。
谋划推进区属国企改革。制定《广州市海珠区国有企业改革工作方案》,建立健全“1+1+17”国资监管制度体系,对87户区属企业开展清产核资。拓展区属国企业务,组建成立区属城市更新集团,推动区属国企做大做强。
打造消费城市标杆区
海珠区聚焦创新消费供给、引领消费升级、满足多元需求,切实增强消费繁荣度、商业活跃度。制定《海珠区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商圈)发展规划(2021-2025年)》,打造广州塔—琶洲片区成为世界级地标性综合商圈,培育壮大江南西—太古仓、广纸—沥滘、滨江、中大、海珠湿地5个区域特色商圈。
完善消费配套软硬设施,与支付宝合作建设数字化商圈,打造商圈线上线下联动全场景式消费互动平台。举办家电促消费等促消费活动7场。完成珠江琶醍园区硬件设施改造、3家批发市场转型疏解。
立足优势发展五大消费。扩大会展消费,1—9月,琶洲举办展会138场,同比增加44场,展览面积461.91万平方米,增长78.39%,其中10万平方米以上超大型展会7场。促进地标消费,按照优于5A级景区得标准打造广州塔景区品牌,努力建设成为世界级滨水城市客厅。提升数字消费,打造琶洲试验区、中大国际创新谷两个省人工智能产业园,成功举办市节海珠分会场活动。做强时尚消费,以逸仙电商、爱帛服饰等企业为龙头,打造中大国际时尚消费中心。拓展生态消费,在不破坏生态本底得前提下,适当增加绿色餐饮、高端会议论坛等配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