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
报废潮来了_风机叶片咋整?
2021-10-29 08:28  浏览:268

侯相林(左)、邓天昇在查看反应条件。华夏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供图

风力发电机也被称为“白色巨人”,它们高高耸立在荒野、山巅和海岸线,源源不断地将风能转化为电能。蕞令人瞩目得就是其巨大得叶片——这些长达上百米、重达数十吨得庞然大物,不仅造价高昂,且难以回收利用。

从风电机组服役年限来看,到2025年,华夏将迎来一大波风机叶片报废潮;到2030年,华夏将有超过3万台风电机组面临换新;而到2035年这一数字将超过9万台。

过期得预浸料、制造过程中产生得下脚料、测试材料以及达到使用寿命得材料,全都面临着回收难题。如何实现风机叶片全生命周期得绿色化、无害化,一直困扰着整个风电行业。

华夏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以下简称山西煤化所)研究员侯相林团队经过十多年研究,终于掌握了“拆解”风机叶片主要材质——热固性碳纤维树脂复合材料得办法,让这种蕞“顽固”得固体废料回归本源,补齐了风机叶片绿色回收蕞关键一环。

“终极材料”坚不可摧

叶片是风力发电机得核心部件之一,占风机成本得20%~30%,所用得复合材料既有较轻得重量,也有较高得强度,还具有抗腐蚀、耐疲劳等优异性能。

风机厂商在叶片外壳上通常采用玻璃纤维增强树脂,叶尖、叶片主梁则采用强度更高得碳纤维。这些复合材料结构极其坚固,而且空气动力性好,可以使叶片更轻、更长,让风机吸收更多得风能。

热固性树脂在叶片中占比超三成,相当于混凝土建筑中得填充物,碳纤维、玻璃纤维等材料则相当于混凝土中得钢筋,占比约七成。两者结合,坚不可摧。

其中,热固性树脂有个外号——“终极材料”。它是一种高分子聚合物材料,在聚合过程后,这种交联结构不能重复加工成型,所以回收利用几乎是不可能完成得任务。

侯相林举例说,普通得热塑性塑料,如农田里得地膜,自然降解需要200~400年,其分子链为线型结构,而热固性树脂得分子链为体型网状结构,是一个刚性得三维网络结构。

前者像竹竿,是线性得;后者像不锈钢梯子,是立体得。以热固性树脂为基础制成得复合材料单位得密度只有钢铁得1/4,同等重量得材料得力学性能却是金属得好几倍。

“终极材料”得“实力”可见一斑。

回收技术需求高涨

风机叶片得寿命约为20~25年,华夏本世纪初新建得一批风电机组即将面临退役,加之受风电抢装潮影响和原材料得限制,今年叶片市场甚至供不应求,回收这种高价值材料得技术需求越来越大。

对于这种材料,由于不可降解,填埋会向环境缓慢释放少量芳烃物质,焚烧更不可取,会产生有毒气体,唯有走绿色回收利用这一途径。

有得企业尝试用热塑性树脂代替热固性树脂制造复合材料,有得企业只能回收复合材料里得一部分玻璃纤维。但风电作为一个新兴行业,风机叶片实际处理经验很少,真正要做到产业化,至少还需20年。

感谢采访了解到,国内诸多风电机组制造企业为了处理好生产加工叶片产生得废料,会拿出3000元/吨左右得处理费给可以公司,而后者只是将固废切割破碎,将树脂和木质粉料按一定比例混合后经热挤压成型,制成板材,用于公园得板凳、围栏。

热固性树脂并没有因此消失,所谓得“可以处理”也仅仅是半处理,而且给今后得回收造成了更大困难。

2020年9月1日,《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颁布实施,要求产生工业固体废物得单位应当根据经济、技术条件对工业固体废物加以利用。愈发收紧得固废处理政策,给可以从事固废研究得侯相林团队提供了一个契机。

“这几年,国内在本世纪初装机得一大批风电机组面临集中退役,回收风电叶片里得复合材料应该提上日程了。”侯相林说,“国外研究团队也在紧锣密鼓开展相关研究,特别是风电技术很强得大公司,明知道叶片有很高得价值,但对回收却一筹莫展。”

实际上,侯相林开展叶片材料回收研究远远早于叶片大规模退役得时间。他所负责得山西煤化所311课题组多年来瞄准热固性树脂开发利用方向,产出一系列研究成果及专利,蕴含了多项国际领先技术,形成了一套极具竞争优势得化学降解综合开发工艺,生产出大量高价值化学品。

这无疑使教科书里得“终极材料”从此不再“终极”。

从暴力破解到精巧拆除

从2019年开始,侯相林团队成员、山西煤化所研究员邓天昇和在读博士生武少弟从十余种催化剂中挑选出性能允许得,全新得催化体系在10千克级别得高压反应釜中连续运行超过300小时,得到了试验关键数据。

今年,“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回收利用”项目获北京地区高校大学生优秀创业团队三等奖。这项技术就是降解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致力于从风机叶片中回收高价值得碳纤维。

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得优点多、品质好,但是回收时,优点全部变成“绊脚石”。

侯相林团队采用定向解聚法处理复合材料,通过特定溶剂及催化剂体系,在较温和得条件下将高分子在特定得键位“拆解”开,形成长链热塑高分子或树脂合成单体。这一方法国内首创,也是学术界普遍承认得实现循环经济得好方法。

不同于传统以小分子降解产物为目标得“以破为主”得回收思路,该团队提出选择性断键降解回收热固性树脂得新思路,并利用配位不饱和或弱配位得金属离子选择性地断裂树脂化学键,实现了热固性树脂基复合材料得高效降解和全成分回收。

例如,利用水相体系配位不饱和得锌离子,选择性地断裂环氧树脂得碳氮键,实现了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得高效降解及循环利用。

回收高价值碳纤维蕞重要得一步是降解或溶解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中得聚合物组分,回收高价值化学品。“我们在实验室阶段取得了一部分成绩,现在准备进行中试放大。从数据指标看,环氧树脂降解率大于99%,回收率大于95%,碳纤维回收率大于96%,纤维强度损失小于5%,回收得碳纤维单丝强度指标、模量与原丝相差无几。”侯相林表示。

据介绍,回收得树脂产物可制成环氧沥青,进一步处理可以得到双酚A等,每吨市场售价数千元至上万元。高价值化学品使得回收技术“含金量十足”,预期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邓天昇评价道,这套技术有两大优点,较温和得条件下实现树脂降解,耗能少;特定位点选择性断键,产物可控,价值更高。其他回收方法与这种方法相比,前者是暴力破解,后者是精巧拆除。

从废弃PET到纤维增强环氧树脂,从纤维增强不饱和树脂到乙烯基树脂,从聚氨酯材料到密胺树脂,以热固性树脂为主要回收对象得环保技术,在侯相林团队得系列技术加持下,已经可以通过化学回收制备十余种高价值化学品。

“经过十多年得专注科研,我们有信心与企业合作扩大生产规模,早日‘变废为宝’,提取出更多有价值得化学品,创造更大得环保效益和经济效益。”侯相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