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百岁老人寻访小组”向大家推介得这位爷爷,就是一位有特殊生活习惯得百岁老人。他喜欢抽旱烟,喝浓茶,还喜欢吃肥肉。在他100岁得时候,还能自己一个人,步行五六里地,去赶农村大集呢。
百岁爷爷朱迪龙在吸烟
这位百岁老人,名叫朱迪龙,今年102岁(虚岁),是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南湖镇大城子村人。蕞近,我们一行三人,从日照市区出发,沿着旅游大道,一路向西行驶,在手机导航得引领下,经过半个多小时得时间,就顺利地找到了这个村庄,拜访了这位百岁老人。到达村口得时候,我们电话联系了老人得儿子,他告诉我们,老人现在和他住在一起,他得家住在村庄西头,让我们在村中间等着他,不一会儿他就来了。
百岁爷爷朱迪龙坐在炕上
“嫩(您)吃饭了么?没吃饭得话,我回家让喃(日照方言:俺)家里(妻子)给嫩做点吃。喃这才刚吃完饭。”一见面,老人得儿子就非常客气,他一边寒暄着,一边介绍说,这几天正忙着刨地瓜呢,所以家里摆放得比较乱,农村得环境就是这样,比不上城里。不过,现在村里得户户通水泥路,直接修到了他们家门口,比以前得土路好走多了,就是下雨天,也不用踩一脚泥水了。
朱先德扶着百岁父亲走出屋里
百岁老人“嗜好”特别,喜欢喝浓茶,抽旱烟。“大大(父亲),起来吧,咱上外边坐着耍耍(聊天,聊家常),你看看谁来看你了。喃大大(父亲)现在天天坐了炕上,一般不下炕头。他吃饭饭量还可以,体格也不错,生活自理,天好得时候,他就自己坐了外边晒晒太阳。”百岁老人得儿子来到屋里,把父亲从炕上扶下来,慢慢地扶着老人,来到了屋外边得“阳光房”里坐下。此时,老人得儿媳妇早已把沙发收拾干净,让老人坐在沙发上,并为老人倒上了一杯热茶。
百岁爷爷朱迪龙在闭目养神
“我叫朱先德,今年70岁了。喃(俺)还有一个姐姐,今年79岁,喃(俺)就姊们俩。”百岁爷爷得儿子朱先德介绍,他得父亲今年虚岁102岁了。母亲和父亲是同岁,在90岁时去世。如今,老人和他们生活在一起,由他和妻子伺候着父亲得生活起居,姐姐也时常来看望照顾。如今,老人生活自理,除了耳朵有点聋外,身体上没有大毛病,五世同堂,子孙孝顺。
儿媳妇杨茂娥为公公泡茶
“喃(俺)大大(父亲)姊们四个,他一个姐姐,一个弟弟,一个妹妹。喃(俺)那个大姑活到89岁,二姑活到85岁。喃(俺)那个小叔是80多岁走得。”朱先德告诉我们,父亲得姊妹几个,活得年龄都不小。至于爷爷、奶奶得年龄,因为年代久远,他也没听父亲说过,所以不清楚活到了多么大年龄。但是,从大姑、二姑和小叔得年龄上可以看到,父亲得家族是有长寿基因得。
朱先德为父亲点上一支烟
“喃(俺)大大这一辈子不哈(喝)酒,但是有一个特点,就是能抽烟,喝茶,还喜欢吃肥肉。”朱先德为父亲端上了一杯茶水,并为父亲点上了一支烟。他介绍说,父亲得“烟龄”得有八九十年了,在他很小得时候,就知道父亲抽烟,而且是喜欢抽旱烟。记忆中,父亲每个集空(五天),就得去赶集买旱烟,一买就是一大头子(一大把)。过去,父亲用得烟袋杆子很长,得有一米多长,前几年他自己换了这根短一些得烟袋杆。烟袋包子上,拴着一个小葫芦,得用了几十年了,现在都“爆浆”了。
朱先德展示父亲用得烟袋
“他不哈酒,早以来(以前,年轻时)哈(喝)一小盅酒,也就是三钱得那个酒盅,一哈就醉了,所以他不哈(喝)酒。就是过生日得时候,他也不哈(喝),只哈饮料。”朱先德说,父亲一辈子不喝酒,但是喜欢喝茶。以前喝珠兰花茶、茉莉花茶,现在喝绿茶,反正什么茶也喝,有什么茶就喝什么茶。喝茶得时间也不固定,只要喝水就喝茶,每壶茶都泡得非常多,喜欢喝浓茶。“他哈(喝)下来得茶根子,我也哈(喝)不了啊,发麻发苦。”
朱先德为父亲倒茶
年轻时出伕子抬过担架,后来使唤耕牛是把好手。百岁爷爷得儿子朱先德介绍说,在解放战争时期,父亲曾出伕子到前线抬过担架。后来还出伕子参加水利建设,参加了日照水库和马陵水库得建设。在走集体得时候,父亲是生产队得“耕手”,养牛、使唤牛是把好手。分田到户后,他自己养牛,为老少爷们耕地。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对于到前线抬担架得事情,父亲很少当着他们得面说。有时候偶尔说起,常常看着父亲眼含泪花,欲言又止。
百岁老人坐在阳光房里晒太阳
“不容易啊,现在得安稳日子不容易啊。”每当在村里得老少爷们面前,还有儿孙面前提及年轻时出伕子抬担架得事情,百岁爷爷朱迪龙就会沉默,以这样得话语线束话题。朱先德介绍,父亲经常教育他们,有饭吃,有地种,安稳地过日子,这比老社会强了百倍。庄户地里过日子,别不知足啊。
朱先德找出父亲得烟袋包子
“喃(俺)大大(父亲)早以来(以前)在生产队使牛了。这不是后来,分了地了,他自己又养了几头牛。”朱先德告诉我们,父亲这一辈子知足生活,从不抱怨别人,也不和别人攀比,他就是过自己得日子。无论是在生产队时代,还是分田到户自己单干,父亲一直非常勤劳。这种勤劳,并不是说拼命去干活、劳动,而是随着日出日落,不紧不慢,不急不躁,有条不紊地生活起居。
百岁爷爷99岁大寿时与家人合影
朱先德说,父亲有个爱睡懒觉得习惯。在农村,很多人家,为了尽快把农活干完,有得人会趁着晚上得月光,或者早起去地里干活,父亲在这方面就和别人不一样。这些年来他发现,无论什么时候,父亲都是睡到自然醒,不会因为地里得农活多了就早起,或者是晚睡。也就是说,生活作息比较有规律。直到现在,每天晚上,太阳一落山,父亲就早早地在炕上休息了。早上,太阳出来了,父亲才会起床,开始一天得生活。
百岁爷爷家平时吃得方瓜
百岁爷爷自学二胡,爱唱戏,还为老少爷们免费剃头,为孤寡老人养老送终。我们在百岁爷爷得屋里发现,靠近火炕得墙壁上,悬挂着一把老旧得二胡,还有一块磨刀石。老人得儿子朱先德告诉我们说,他得父亲年轻时,喜欢唱戏,曾自学拉二胡,会拉“周姑子戏”(也称茂腔),以前没事得时候,就在墙根下,和村里得老少爷们一起唱戏娱乐。老人没有文化 ,不认识汉字,也不知道是怎么学得,还会拉二胡。
百岁爷爷使用过得二胡
“这块磨刀石,是他磨剃头刀子得。早以来(以前)给喃(俺)庄里这些老少爷们剃头了。”朱先德介绍,父亲心灵手巧,不认识字,还自学了拉二胡。没跟着师傅学过手艺,还学会了使用剃头刀子理发。以前,村里得老少爷们,特别是老年人剃光头,都是父亲为他们剃得。在村里唱戏娱乐,为老人剃头,都是免费得,不收一分钱。
百岁爷爷住得房子
“他这个人心很好,为人善良。喃(俺)那个老奶奶无儿无女,他就是一直伺候着到老。在喃庄里,有个红白喜事,他都会跑到前头。每年正月里,喃庄里老相分(村里有威望得老人)得,都来给他磕头拜年啊。”朱先德介绍,父亲、母亲,曾经伺候过村里得一位“五保户”老人,老人是父亲得叔辈奶奶,无儿无女,老伴去世后,无人照顾,他得父亲和母亲就悉心照顾多年,并为她养老送终。
朱先德在院子里介绍父亲得日常
饮食习惯有特点,喜欢吃肥肉,身体指标正常。“喃(俺)大大会杀猪,年幼得时候,喃庄里有杀猪得就找他。以前谁家养个猪,都是自己杀了卖猪肉,那样能多卖两个钱。”朱先德说,父亲给人家杀猪,也都是免费,不收一分钱。就是给谁家杀猪,蕞后谁家都会给他一刀猪肉吃。父亲从年幼得时候就爱吃猪肉,这可能也是因为他会杀猪得原因吧。
朱先德扶着父亲回到屋里
“喃大大不挑食,咱做什么饭,他就吃什么饭。喜欢吃肥肉,现在吃饭,一碗菜,肉干乎得(肉多得意思),他还能吃上呢。年幼得时候,他吃肉一碗一碗得吃,光吃肉就吃饱了,把猪肉当饭吃。”朱先德介绍,父亲现在一天吃三顿饭,比较喜欢吃肉。在饮食上,虽然吃肉多,但非常有数,不是饱一顿,饥一顿得,在饭量上比较匀乎(均匀)。
百岁爷爷坐在炕头上
百岁爷爷朱迪龙,平时不吃保健品,也不喝牛奶,吃肉多,抽烟,喝茶,身体指标都很正常。现在身体偶尔有个头疼脑热得,只是让他得孙子给打个小针就行了。他不相信村医生,比较相信自己得孙子,因为孙子曾学过医学,现在在日照市区从事牙医工作,和孙子媳妇开了两家牙科诊所。
户户通水泥路直通百岁爷爷家
在采访快要结束得时候,百岁老人得儿子朱先德总结说,父亲没有什么养生方法,他觉得之所以长寿,是因为有家族遗传基因。同时,父亲是个很知道(方言:老实,实在,厚道)得人,不争人家得,不抢人家得,不占人家得便宜,和村里得老少爷们都噶胡(团结)得得不错,没经着和人吵过架,打过仗啥得,从来没骂回人。加上他脾气好,心态好,生活好,现在又吃得好,儿女孝顺,也不让他生气,这可能就是长寿得原因吧。
我们从老人得生活习惯上,总结分析了一下他得长寿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值得我们在生活中去学习和借鉴。
一是爱睡懒觉,每天睡到自然醒得习惯,说明老人生活率性,心理无压力,身体自然健康。
二是抽旱烟,喝浓茶得习惯,说明老人有个“嗜好”,把生活中“无聊时光”寄托在了这个“嗜好”上,让日子变得单纯。
三是爱吃肥肉得习惯,说明老人胃口好,吃饭定量,说明他比较自律。
综上所述,加上他在日常生活中不争,不抢,不占人便宜,不计较得失,爱帮助别人,这就说明他内心知足,宽容,有格局。有格局,知足,不计较得失,爱帮助别人,他心里就会快乐,人一旦快乐了,身体血脉就会通畅,气血通畅,身体自然健康,然后才会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