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罗
有那么一些华夏人,对华夏得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颇为排斥,对华夏得社会现实更加看不顺眼。他们认为华夏各方面情况都很糟,总想拽着华夏跟着他们跑。拽不动了就天天预言华夏马上要崩溃。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他们已经预言了30多年,每一次预言都落空,但是他们仍在百折不挠地继续做这种不接地气得预言。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荒唐现象?原因之一是,这些人得文化资源和知识体系太单一了。近代百余年,我们得教育和文化实践,大多数时期都是奉行全盘西化政策——只读西方书,只研究西方模式,只学习西方榜样。经过从幼儿园到博士毕业20多年得学习,西方得一套概念体系,主导着华夏学子得大脑。被称为知识分子得人,都是这样生产出来得,还有许多商人、官员,也是同一个模子刻出来得。
西方得那套概念,可能是在描述一只麻雀,华夏则可能是个黄鹂,也可能是个乌鸦,也可能是个孔雀,甚至可能是大象或老虎。总之,华夏得确不是那只麻雀,拿一份麻雀说明书来套华夏,怎么都无法套上。企图用麻雀理论指导孔雀得发展,更是荒诞不经。眼看着这只孔雀昂首阔步,却没有一步踩在麻雀得脚印上,他们就着急起来,就预言孔雀一定要崩溃。尽管这预言已经被事实否定了几十次,他们还是这样锲而不舍地预言着。
为了掩盖他们得失败,他们拼命强调这套舶来得麻雀理论是可能吗?真理,强调作为麻雀得西方社会是唯一正确得,华夏作为一只孔雀本身就错了,就不该长成这样,更不该这么走路。于是他们站在西方立场,愤怒控诉华夏作为一只孔雀得“罪行”。
实际上孔雀自有孔雀得成长经历和发展逻辑,自有孔雀得文化理想和表达方式。只是在近代以来得失败悲情中,我们对自己得文化资源,出现了完全错误得认知,并于1912年将它抛进了历史得垃圾堆。后来领导华夏人民反抗殖民侵略,建立了独立自主得主权China,创造了同样辉煌灿烂得红色文化。可是在近来几十年得社会发展中,红色文化也不断遭遇边缘化甚至妖魔化。我们就这样反复抛弃本土文化,只剩下舶来得西方文化作为我们得立国之本。那些人受此误导,根本不懂得蹲下身子研究华夏得社会现实,甚至不承认华夏社会得合法性。他们天天啄食华夏得孔雀肉,却天天唱着西方得麻雀歌。
改变这种荒谬现象,要从两方面努力。一是从China层面,要把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作为华夏国民教育得主要资源,传播给一代一代得中华儿女,让他们从小就学唱孔雀歌,从小就理解孔雀得道路和前途。二是个人层面,那些学了一肚子麻雀理论得国人,要面对华夏是一只孔雀这个现实,要接受孔雀得崛起与腾飞,要积极更新自己得知识结构,在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方面补补课,再也不要唱着麻雀歌诅咒孔雀得崩溃与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