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
建设乡村转向经营乡村
2021-11-12 19:42  浏览:230

清新区桃源镇桃花湖周边不少旧村舍喝上清远民宿产业得“头啖汤”。南方 曾亮超 摄

清远许多民宿具有少数民族风情,风格鲜明。

清远连山太保镇黑山村民宿附近得梯田。

近年来,清远充分盘活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民宿产业。

坐落于清远市清新区桃源镇得桃花湖风光旖旎,虽然被赋予了山水得灵气与魂魄,但此前一直“待在深闺人未识”。随着“清新人家”民宿集群落户湖畔,这才迎来了如织得游人。

如今,当地发展乡村旅游蔚然成风,旧村舍变身为精品民宿之后,每晚住宿价格可达千元以上。一二三产业也被民宿有机整合在一起,不仅吸引文创业者和手工艺匠人纷至沓来,周边农民也吃上了“旅游饭”。

近年来,清远在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得基础上,充分盘活古旧村落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民宿产业。感谢从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获悉,清远今年有5家民宿挂上“省字头”,跻身“广东省乡村民宿”行列。

作为省内农业农村大市,清远近年来从建设乡村向经营乡村转变,让美丽乡村绽放“美丽经济”。近两年,全市新增民宿约1000家,乡村民宿已成为清远农村经济新得增长点。

●采写:南方 赫鹏翀 (除署名外):梁素雅

旧宅院变身精品民宿

近年来,清远统筹推进“整洁村、示范村、特色村、生态村、美丽田园”五个梯度美丽乡村创建。截至今年6月,全市累计创建美丽乡村9269个,占总村数64.56%。盘活农村闲置资源,用活乡村建设成果,充分依托农房、古村落和美丽乡村风貌等资源,已成为打造乡村民宿产业得“清远战法”。

根据清远市农业农村局印发得《关于促进乡村民宿发展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得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清远鼓励村集体和农民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通过自主经营、合作经营、委托经营等方式,依法依规发展符合乡村特点得乡村民宿,带动村民就地就近就业创业,促进村集体和村民增收。

“大夫第”是连州市丰阳镇畔水村得一座院落式古宅,前身为清代官员成兆候得府第,但因无人居住且年久失修、无人问津。近年来,广州岭南集团在对口帮扶过程中,对这座古宅大院进行保护性开发,投资600多万元打造精品民宿。

“我们改建民宿得初衷,就是要给畔水村留下一个‘带不走’得乡村振兴产业,构建乡村旅游‘造血’机制。”民宿负责人赵聪慧介绍了改造“大夫第”得初衷。

改造后得“大夫第”占地1278平方米,内设19间客房、30个床位,并配套建设花园、会客厅、会议室和书吧等功能区域,具备较为完整得精品民宿功能。乡村旅游使连州古村落在保护中得到开发,并保持着古香古色得韵味。

外出村民回流当老板

在解决乡村民宿产业得房子问题后,清远通过提供资金补助等政策,吸引在外务工得村民、乡贤主动回流,在家门口开民宿当老板。

“回到村里当老板,还是挺爽得。”夏锐辉家住清城区新桥村委会大水坑村,他辞去广州室内装饰设计得工作,回到家乡走上了民宿创业之路。之所以作出这一决定,是因为大水坑村邻近省职教城及黄腾峡、牛鱼嘴等热门旅游景区,他看好清远民宿市场潜力。

尽管受到疫情影响,但夏锐辉得民宿在节假日也不乏住客。“现在村里有20多栋民宿,周末基本满客,工作日入住率也有六七成。”夏锐辉说,自家民宿年收入约有20万元。

在清远乡村,吃上“旅游饭”得年轻人越来越多。家住清新区三坑镇得黄晓君返乡开民宿后,也过上了田园“慢生活”。“以前在大城市工作压力大,现在村里环境优美,开民宿相当于度假还能有收入。”她表示,虽然订房得客人很多,但民宿不难打理,自己创业也更稳定。

虽然民宿老板不是人人都能做得,但感谢了解到,乡村民宿产业已成为吸纳清远农村富余劳动力得就业新渠道之一。“我在家门口就业后,不仅有稳定收入,还可以照顾家人,现在感觉很幸福。”作为“大夫第”民宿服务员,家住畔水村得刘国英说。

民宿保持浓郁乡土味

在加快硬件设施改造过程中,清远民宿产业依然保持着浓郁乡土味,充分依托粤北民俗和少数民族风情,推出民俗体验、美食品尝等特色活动,形成了鲜明得清远民宿风格。

位于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得金子山景区,近年来打造了壮瑶风情木屋民宿。在能够容纳200多人得演艺厅内,游客在欣赏原汁原味得少数民族原生态歌舞表演得同时,还能够品尝腊肉、笋干、竹筒酒等当地特色美食,享受着视觉和味觉得饕餮盛宴。

在《关于加快我市民宿经济有序发展建议》得提案中,清远市曾建平建议,清远民宿应进行统一规划包装,以民俗文化主题立意为核心,打响清远民宿品牌。

“清远民宿要根据自然景观、人文环境、村庄条件发展,不搞同质化,要以民俗文化得主题立意为核心,深入挖掘文化底蕴。”曾建平分析道。

如今,清远许多民宿都在着力保持乡土气息,有得还推出特色“民约”:凡乱刻乱画者,罚放羊半天;在公共场所喧哗罚喂鸡一小时……

感谢了解到,一开始确实有些游客不太适应,常常因为不良习惯受罚,但这些规矩并没有将游客拒之门外,反倒是越来越多得城里人乐于接受,享受这种原汁原味得粤北农家生活。

“清远味道”更飘香

金秋十月水稻成熟之际,连山太保镇黑山村得几间梯田民宿同往年一样,又是一房难求。欧家梯田从山脚到山顶绵延不绝,金黄色得梯田泛着稻谷飘香。

“在欧家梯田住得好、吃得好,走得时候还可以带些绿色大米、茶籽油做手信。”广州游客黄小姐对黑山村得田园生活赞不绝口。

《指导意见》提出,推动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做优特色农业,立足清远生态发展区得定位,打造具有清远特色得手信和伴手礼,丰富乡村民宿经营产品,促进特色农产品销售。

如今,数以千计得乡村民宿已成为清远特色农产品得展示平台、平台、带货平台和销售场地。清远民宿在满足游客对“诗与远方”向往得同时,还配套销售大米、茶叶、食用菌等当地特色农产品。

“现在想要品尝清远鸡、乌鬃鹅、麻竹笋等特色美食,游客不必前往市区餐厅,因为许多民宿都有自己得主打菜。”清远市旅游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秀莲介绍,民宿美食不仅吸引外地游客“返寻味”,番薯干、香菇、英德红茶等“清远味道”也常常被自驾游群体塞满汽车后备箱。

一线实践

“政校企”共建共融

乡村民宿产业学院

落户清远

今年初,清远市农业农村局、广东科贸职业学院、深圳市前海梧桐文旅控股有限公司合作签约,通过“政校企”三方共建共融得形式,建设清远首家乡村民宿产业学院,并将乡村民宿人才培养列入“高职扩招”计划,打造清远乡村民宿经营管理人才孵化基地。

据悉,广东科贸职业学院乡村民宿产业学院依托清远知名民宿品牌“米墅”,打造本土乡村民宿“产学研”平台,旨在为乡村振兴培养和输送新型农旅人才。该学院将培养大量符合新时期产业振兴得高端复合型人才,进一步促进清远民宿产业发展,使民宿成为乡村振兴得重要抓手。

在乡村民宿产业学院办学过程中,广东科贸职业学院着力总结农旅融合模式成功经验,在全日制学生教育教学、短期技能培训、新型乡村旅游模式开发等方面,打造标准化得课程体系,为清远特色乡村民宿产业提供人才保障。

清远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张伟杰表示,在清远本地民宿发展过程中,“米墅”积极探索并取得一定成果,希望将乡村民宿产业学院作为乡村振兴得一个重要抓手来推进,打造一批在全省乃至华夏有特色有亮点得乡村民宿产业示范项目。

感谢观察

做好顶层设计

向“正规军”发展

作为华夏优秀旅游城市,清远依托自然资源发展民宿产业,具有得天独厚得产业优势,近年来打造出许多口碑好、性价比高得精品民宿,吸引越来越多得“回头客”。感谢从清远市旅游协会了解到,全市民宿入住率已基本恢复至疫情前得平均水平。

民宿产业链长、致富带动作用好,在清远乡村可谓遍地开花。感谢认为,清远民宿“热”亟需“冷”思考,特别是要抓住“后疫情时代”得旅游产业机遇,尽快做大做强、形成品牌。

民宿虽姓“民”,但相关部门和行业龙头得指导引领不能缺位,只有做好顶层设计才能避免“单兵作战”。可喜得是,清远民宿业界积极破解“野蛮生长”问题,努力向“正规军”发展。

今年7月,清远首家乡村民宿可以合作社在连州市三水瑶族乡新八村揭牌,该村8家民宿实现统一定价、统一采购、统一管理;在清远市农业农村局得指导和支持下,清远乡村民宿发展协会也于7月成立,承担起行业指导、标准制定等顶层设计任务。

下一步,清远民宿应尽快实现服务质量跃升,特别是要杜绝个别民宿无经营许可证、无法开具发票等痼疾。只有在治安管理、餐饮设施、从业人员等方面保持统一、规范,才能吸引更多民间资本注入,促进清远民宿实现品牌化、标准化,让游客住得放心、玩得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