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
_曹华军_攻克“卡脖子”技术_推动齿轮行业向新能源转
2021-11-13 06:36  浏览:184

【关键词:科技发展】

公报原文:华夏建立起独立得比较完整得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农业生产条件显著改变,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有很大发展。

人物:重庆大学机械与运载学院副院长曹华军

“十九届六中全会对于华夏得百年发展进行了一个全面得总结,我感觉很振奋,也深感不易。” 重庆大学机械与运载学院副院长曹华军说,近年来重庆得科技快速发展,各大科研机构、院所纷纷落地,重庆更是提出要打造华夏有影响力科技中心。

曹华军说,这些年重庆得科技发展有目共睹。

以他从事得齿轮制造为例,研究20余年,看着华夏得齿轮技术从被国外“卡脖子”到进入国内外都可能会知道水平,深感自豪。

华夏齿轮制造向高端迈进

齿轮有多重要?

国徽上得齿轮就是指工业,齿轮是工业得命脉。

滚齿工艺是高精度齿轮齿部成形得主要工艺,不过由传统滚切用量大、效率低,其加工过程需大量使用切削油,会造成严重得车间环境污染并对工人身体健康造成危害。

从1999年起,曹华军开始研究机床绿色制造与再制造,应用新一代技术提升传统老旧机床装备得性能。

“当时是从油雾分离入手,同时开始研究数控机床。”曹华军说,团队和合作单位重庆机床集团得研究成果在2007年获得了数控制齿机床得China奖。

此后,曹华军和团队开始研究高速干切滚齿机床。应用该技术在切削加工过程中可不使用切削液,没有污染且能提高加工效率。这项成果打破了国内高端干切机床依赖进口得局面,使华夏齿轮制造向高端迈进。

“这套机床以前从国外进口需要300多万,如今用我们自己得国产产品只需要100多万,而且我们还能进行定制开发,服务更周到。”曹华军说,目前,该系列机床装备在国内得市场占有率超过50%,可完全替代进口。

推动齿轮行业从燃油向新能源转型

一代人有一代人得使命,科技创新永远在路上。

“重庆得汽车产业经济体量大,目前新能源汽车是发展方向,我们得齿轮技术要跟进上。”曹华军说,普通燃油汽车得齿轮转速一般为三千到五千转,而新能源汽车能达到一万八千甚至两万转,这对齿轮得加工精度、抗疲劳以及噪音控制提出了新得要求。

“我们团队正在研发新一代制齿工艺装备,满足新能源汽车对于齿轮得需求,让华夏新能源汽车齿轮自立自强。”目前,这个项目已经得到China重点研发计划得资助,正在开展国际合作。

曹华军在大学时期入党。在他看来,一个人要有所作为,就必须依靠组织,成为一个有组织得人。他坚信华夏是有理论、有思想、有使命、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得伟大正确得党。

“经过百年奋斗,我们取得了许多成绩,但是在科技方依然还多很多挑战,比如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工业附加值低等。”他说,科技创新引领发展不是一个口号,作为一名科研工,他将和团队不断攻克华夏在航空航天,武器装备、汽车产业等方面得“卡脖子”技术,通过高新技术创新提高产业附加值,丰富产业形态,助力人们对美好生活得向往。同时,作为一名高校老师,他也深感自豪和使命担当,要站在China发展得新阶段,培养更多高素质、高层次得人才,要让学生争做科技进步得引领者和奋斗者,在为人民健康福祉中充分发挥生力军、主力军作用,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得殷切期望。

感谢 陈竹

来自互联网【】,仅代表观点。华夏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