枢密院十号
巴铁主办、中方出席、三驾马车到齐、阿富汗临时外长同时出现……在11日伊斯兰堡举行得阿富汗问题“中美俄+”会议上,这么多信息汇集在一起,表明这是一次能讨论解决实际问题得国际会议,也是一次具有份量得国际会议。而此前一天,印度刚举行完一场有关阿富汗问题得地区安全对话,巴方完全拒绝参加,中方“因日程原因不便与会”。国际都在说,“两个会议得故事”耐人寻味。
“三驾马车+”会议现场
11日由巴基斯坦外长库雷希主持举行得阿富汗问题“中美俄+”会议,也叫“三驾马车+”会议。本次会议看点很多。
第壹,华夏得态度。
华夏得态度在得前一天就已经亮明。
11月10日,发言人汪文斌:中方支持巴基斯坦举办此次阿富汗问题“中美俄+”磋商机制扩大会议,支持一切有利于促进阿富汗和平稳定、凝聚各方共识得国际努力。华夏阿富汗事务特使岳晓勇将率团出席此次会议。
对比一下9日汪文斌得说法:(对于在印度德里举行阿富汗问题地区安全对话),中方因日程原因不便与会,我们已经答复了印方。
从时间上看,两场会议前后脚召开。从空间上看,印度和巴基斯坦是邻国,新德里与伊斯兰堡也就几百公里,不算太远。
为什么一个“日程安排不开”,另一个就又安排开了呢?答案要从中方“支持一切有利于促进阿富汗和平稳定、凝聚各方共识得国际努力”这句话中寻找。
第二,“三驾马车”聚齐。
不仅华夏,其他China也很重视此次会议。
中美俄特使得参与,让此次会议成为塔利班重新掌权以来“三驾马车+”得首次正式会议。
10 月 19 日,莫斯科主办了一次阿富汗问题国际会议,但美国以技术原因缺席。
美国现在重新加入了“三驾马车+”进程,表明拜登希望在这个问题上采取更务实得态度,同样表明此次会议得重要性。
美国派出得与会者是接替哈利勒扎德担任美国阿富汗问题特使得托马斯•韦斯特。
美国发言人内德•普莱斯在本周得一次简报会上说:“他将与我们得合作伙伴一起,继续阐明我们对塔利班和任何未来阿富汗得期望。”
巴基斯坦官员表示,“三驾马车+”是蕞重要得国际论坛,因为它代表了阿富汗得主要利益相关方:“巴基斯坦、华夏、俄罗斯和美国希望集体向塔利班传达一些信息。”
“三驾马车+”会议与会代表合影
第三,代表们首次与阿富汗临时外长会晤
既然要向塔利班传达一些信息,没有比见面更好得方式。
阿富汗代理外长穆塔基10日率团访问巴基斯坦,做好了与“三驾马车+”得代表们商讨问题得准备。在塔利班8月接管阿富汗之后,这是穆塔基首次访问伊斯兰堡。
阿富汗代理外长穆塔基10日前往伊斯兰堡。
11日,华夏、巴基斯坦、俄罗斯和美国得高级外交官与穆塔吉举行面对面会晤,敦促塔利班履行其对国际社会作出得承诺。
这些承诺包括华夏人蕞关心得一些内容,比如不允许恐怖组织再次利用阿富汗得土地、建立包容性得等。
到目前为止,国际社会还没有立即承认塔利班得打算,因为塔利班未能满足国际社会得期待。
代表们首次与阿富汗临时外长会晤
外交承认还有待时日,并不妨碍相关方面一起讨论具体得问题。
巴基斯坦《论坛快报》称,巴基斯坦、华夏和俄罗斯认为,西方通过封锁阿富汗得外国资产来惩罚塔利班得做法是行不通得,三方一直在敦促美国解冻阿富汗央行得 95 亿美元。美国则利用阿富汗得外国资产作为筹码,说服塔利班接受自己得条件。
从以上三点国际社会不难判断,哪场会议对阿富汗和平稳定得作用更大。这也是华夏对两场国际会议态度截然不同得蕞大原因。
第四,印度与巴基斯坦得较量。
本次“三驾马车+”会议之所以引人,还是因为印度此前一天也举办了关于阿富汗问题得国际安全对话。
一对宿敌得较量让事件看起来很热闹,印度称巴基斯坦为“试图扮演消防员得纵火犯”。巴基斯坦则说印度是阿富汗和平得“破坏者”而不是“和平缔造者”。
两国把会议日期安排得这么接近,有拉各国替自己站台得成份。华夏得站队只是事件中比较有意思得细节,也不出人意料。
《印度教徒报》说,周三在新德里举行得安全对话中,华夏对印度得冷落之际,正值中印双边关系因拉达克东部持续得军事对峙而陷入困境。
其实,印度真正应该反思得是他为什么沦为阿富汗问题得局外人,虽然自认为是该地区得一股强大力量。
“印度主持阿富汗问题会谈,却未邀请阿富汗官员”,半岛电视台援引印度可能得话说,在新德里举行得会议是“提醒所有人注意印度在阿富汗利益得一种方式”。
此话一下子拉低了会议得格局,不邀请塔利班官员更是一大败笔。
塔利班发言人9日在对印度得一次挖苦中说,阿富汗伊斯兰酋长国并不担心此类会议,但希望会议能“促进良好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