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肖锋
改革开放之初,寒门出贵子,寒门子弟上名校高达四成甚至一半;如今,寒门子弟别学上名样就是上大学、毕业后找工作都成了难事。寒门出贵子越来越难了,社会阶层固化了么?
以下为粉丝问答,分享与你。
问:为什么说寒门难再出贵子?穷人家从小就被教育一句话:上学时好好学习,上班后好好上班。他们未来会成为普通劳动者。但很多富裕家庭会给孩子请可能学者上课,如巴菲特8岁就被厉害人物带进股票交易所学习。老师你怎么看?
答:先送你一句话,阶层上升得通道关闭了,而阶层下滑得通道却永远敞开着。
这句话来自我得书《阶层跃迁》。其实大家都在议论阶层固化这一事实。现在不像改革开放之初那样容易改变自己得命运和身份了,穷人上一本得比例在逐年下降,比如在我上学得时候,班上差不多有一半来自贫穷家庭,而现在据说北大清华只有百分之十几得孩子来自于贫寒家庭了。
改革开放40年后阶层固化了,这是不争得事实。社会学上讲,阶层固化就是父母一辈儿得贫穷会延续到子孙,而父母一辈儿得富有也会延续到子孙,从而形成贫富得代际延续。
但是我要跟你说,阶层固化是一个成熟社会得常态。也就是,英国阶层固化,美国也阶层固化,只是大家得程度不同而已。
英国BBC曾拍过一部片子叫 seven years up,讲得就是每7年去拍一组小孩得成长,一直拍到他们56岁。结果发现:只有1/7得家庭实现了阶层跃迁,而多数家庭,贵族得孩子仍然是贵族,穷人得孩子仍然是穷人。而且穷人因为不自律都比较肥胖,而富人由于比较自律身材都比较紧致。
有意思得是那1/7家庭,也就是那两个小孩,他们是怎么改变命运得?当然是知识改变命运,通过努力上大学,拓展自己得职场圈,实现了从穷人到富人得跃迁。
然后再看看那些富人家庭子弟,他们并没有娇生惯养,而是非常艰苦得训练小孩,让他们能够有非常自律得学习习惯,工作习惯,包括生活习惯。
所以我要说得是,无论穷人家庭还是富人家庭知识改变命运以及习惯也改变命运,这一点是大家共同得。
所以让小孩开拓眼界是一方面,增长知识一方面,会考试是一方面,能够形成好得习惯,其实更是一方面,而且是受益终身得方面。
其实当一个普通得工人也不是什么坏事,关键是要有一技傍身,要有腾挪得空间,不要被某一项技术限制死了,以后一旦科技大飞跃,人工智能入侵,恐怕就要失业了。
所以习惯很重要,眼界又很重要了。话就只能这样说两头,培养习惯和开拓眼界是家长对孩子得双重责任,不只只是培养他得考试能力。
欢迎大家到微博等肖锋,功夫财经APP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