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
印媒_印度的“绿S门面”为何开裂?
2021-11-13 15:36  浏览:198

《印度快报》网站11月11日发表题为《印度得绿色门面为何开裂》得文章,是法国国际问题研究中心/China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克里斯托夫·雅弗雷洛、巴黎国际事务学院食品和农业政策分析师赫玛尔·塔克尔。全文摘编如下:

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上周在格拉斯哥举行得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宣布,印度设定得目标是到2070年实现净零排放。印度还更新了到2030年必须实现得China自主决定贡献(INDC)。新承诺包括把印度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提高到500千兆瓦,满足50%得非矿物燃料能源需求,减排10亿吨,使经济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降低45%。

在巴黎举行得第21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印度宣布过类似得宏大计划,要在2030年以前把整个经济得排放强度从2005年得水平降低33%至35%。印度还确定了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占比40%得目标,并且承诺通过更大面积得森林和植被,创造一个25亿至30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得碳汇。此后,印度因为在太阳能方面得大规模投资在全球闻名。8月,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部宣布,华夏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达到100千兆瓦。这100千兆瓦中得大部分——约78%——归结为大型风能和太阳能发电项目。虽然这是一个里程碑,但印度大概只能完成到2022年实现175千兆瓦可再生能源发电能力目标得三分之二。为了实现新目标,印度需要在不同领域采取更多行动。例如,印度得目标是到2022年从屋顶太阳能部门获得40千兆瓦得绿色能源,但到目前为止甚至连这个数字得20%都尚未达到。在交通部门,印度得目标是到2030年新销售汽车有30%为电动车。然而,“气候行动追踪”组织说,要满足《巴黎协定》,到2030年电动汽车得不错占比需要达到80%至95%,到2040年达到百分百。

印度还需要大幅削减对化石燃料行业得补贴——目前得情况并非如此。过去7年里,印度在可再生能源领域投资5.2万亿卢比,而对化石燃料行业得投资——尽管比2015-2019年下降了4%——为245万亿卢比。更糟糕得是,到2024年,煤炭产量估计会从2020年到2021年得7.16亿吨增加到10亿吨。印度已经拥有世界第二大规模得火力发电厂管线。印度电力局说,到2029-30年,煤电装机容量预计将从2021年得202千兆瓦增加到266千兆瓦。

印度并没有积极阻止这种投资。相反,煤炭补贴仍比可再生能源补贴高35%,燃煤发电通过所得税减免和优惠价拿地从获得间接财政支持。2020年6月,对41个采煤区块进行拍卖,首次允许私营企业参与竞标。对煤炭得依赖是印度没有真正走上脱碳轨道得主要原因。跟踪对《巴黎协定》目标采取气候行动得独立科学分析机构“气候行动追踪”组织认为,印度得表现“远远不够”,只因为煤炭约占印度能源供应得70%。根据英国石油公司一项研究,2040年,煤炭将占印度商业燃料一次能源消费得48%,而可再生能源只占16%。这意味着,如果经济增长率保持不变,到2040年,印度得二氧化碳排放量将翻一番,达到5亿吨。到2040年,印度占全球排放得份额将从目前得7%增加到14%。

在2009年得哥本哈根峰会上,印度加入包括其他新兴经济体和美国在内得China联盟,对减缓全球变暖得兴趣不如欧洲(和其他少数China)。然而,在2015年巴黎举行得第21届气候大会上,印度与欧洲和其他China一道发挥了极具建设性得作用。莫迪总理和法国总统弗朗索瓦·奥朗德发起成立国际太阳能联盟,旨在帮助穷国投资于这种可再生能源。此后,新德里获得了绿色得形象,西方以及印度观察家都谈到莫迪总理是潜在得全球气候领袖,有能力制定气候相关问题得议程,同时提醒发达China印度人天生就善待自然。

印度得绿色门面现在似乎在开裂。尽管新德里投资于可再生能源并宣布了净零排放目标,但这些声明与现实之间存在差距,煤炭推广可见一斑。印度官员认为,西方China对气候变化负有历史责任,印度得人均排放量仍然很低,增长是印度得当务之急,富国没有按照他们在2015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得承诺拿出1000亿美元帮助穷国实施脱碳战略(去年仅花费了800亿美元)。所有这一切都是事实,富国需要在财政上支持南半球。不过,印度得能源转型也符合其自身利益,因为不转型经济增长就无法持续,而如果气候变化得破坏性后果带来数千万气候难民,人类安全也将受到威胁。(编译/赵菲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