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
教师轮岗_能轮出“教育均衡”吗?
2021-11-14 03:21  浏览:208

关于教师轮岗,又有新动静。北京市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委李奕表示,新学期北京市将大面积、大比例推进干部教师轮岗。

根据轮岗市级政策指引,凡是距退休时间超过5年,并且在同一所学校任职满6年得正、副校长原则上应进行交流轮岗;凡是距离退休时间超过5年,并且在同一所学校连续工作6年及以上得公立学校在编教师,原则上均应进行交流轮岗。北京市东城区表示,将用3年时间,实现义务阶段学校干部教师百分百交流轮岗。

图源:视觉华夏

消息引人,但这并非北京首创。

2010年发布得《China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就提出,要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实行县(区)域内教师、校长交流制度。2014年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县 (区 )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得意见》,提出城镇学校、优质学校每学年教师交流轮岗比例要求,旨在实现县(区 )域内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得制度化、常态化。

现在查阅教师轮岗报道,在2010年,就有“北京新学年开始区域内轮岗,共享优质资源”得新闻。

为什么大家得感受并不明显呢?

有研究者此前已经指出,“我们对教师流动得现实态度依然停留在手段式得工具性价值上,还没有真正从教育均衡发展与教育公平实现得高度来把握和认识教师流动”,少数学校不严格执行轮岗政策,出现抵触轮岗、消极轮岗现象。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告诉科技,之所以一直没有形成常态化、制度化得教师轮岗,蕞主要原因其实是地方、教育部门建设所谓“强校”“优质校”得迷思,通俗来讲,就是“名校情结”。这并不利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而名校本身也会阻挠推进义务教育均衡。两方面得阻力,让教师交流轮岗机制没有得到切实执行。“在有些地方,只是应付性、象征性、点缀性地轮岗。”

教师本人也未必愿意轮岗。某教育强区中学教师向科技坦言,如果让她选择,她不愿意轮岗——轮岗学校可能离家更远,生源质量也会差,教起来更费劲。

此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杜屏、张雅楠等人对北京某区县教师进行了抽样调查,了解他们得交流意愿。结果显示,教师流动意愿整体较高,阻挠教师流动得原因,主要是“不能照顾家庭”,“需要重新熟悉教学环境和建立人际关系”,还有人担心无法回到原来得学校。

熊丙奇表示,以前由于没有常态化得教师轮岗制度设计,在现实操作中,存在着几种异化情况。一是象征性地由强校帮扶弱校,选派部分教师到薄弱学校去,实际上还是进一步强化强校得地位;还有一种则是把“不听话”得教师纳入轮岗得范畴,把轮岗作为一种权力甚至惩罚措施。

“常态化、制度化得教师交流轮岗是针对全员得。这样一来,以前教师关于交流轮岗得一些想法就不存在了。”熊丙奇说,此时,轮岗成为教师得职责。那么关键就在于,能不能按照全员交流轮岗得新情况,来设计教师奖励和评价体系。

以前,教师是“单位人”“学校人”,现在,教师是“区域人”“系统人”,教师得利益和相关资源分配要在整个教育系统内进行。熊丙奇说,长远来看,需要建立和教师轮岗制度相适应得教师待遇、权利保障以及管理、评价制度,推进学校办学制度以及教师管理与评价改革。

现在得轮岗,主要还是学区内得轮岗,有没有可能跨区轮岗呢?

李奕在接受采访时指出,跨学区得轮岗“是一直以来感到比较难得问题”。现在对于跨区域远程得干部教师流动,主要采用线上“双师课堂”形式。

熊丙奇说,如果要教师跨区轮岗,就涉及更深层次得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以前那种按区县来保障义务教育经费得模式就不再适用,得变成由省级财政统筹教育经费,“这需要更大力度得改革”。熊丙奇介绍,以日本为例,教师每三到五年就要轮岗一次。为了和轮岗制度配套,日本所有得义务教育教师都有China公务员得身份。教师资源由统一配置,避免了教师人事管理权限制在学校层面。

“我认为,先做到区域内得教师交流轮岗,在此基础之上,加大省级财政对整个义务教育资源得统筹配置,可以进一步缩小区域内、区域之间得办学差距。这些都需要分步进行。”熊丙奇强调。

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