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
乌镇,是一场江南旧梦
2017-12-18 23:18  浏览:281
那么,现在就跟随着我们的脚步来个乌镇两日游吧。
游乌镇,2日足足矣。
想起我们的山寨导游三轮车师傅的话:乌镇真没什么好看的!不来乌镇后悔一辈子,来来乌镇后悔一阵子。
他在每次起承转合的当口都以此话做陈辞,很好玩。

出去玩,吃和住很重要。
所以到了乌镇,一群吃货先去觅食。
感谢万能的大众点评,让吃货们的味蕾不寂寞。
按着前辈吃货们的星级评定走,大体不会错的。

乌镇印象艺术餐厅,是我们在乌镇的第一餐,很不错。
忘了拍环境了,还是蛮有江南特色的。




水乡白水鱼,相当鲜嫩入味

第二天中午在东栅门口一家也是五星好评的店吃饭时,在店主的极力自荐下,我们又点了这道菜,果然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第二天的白水鱼遭遇集体嫌弃。
酱鸭,大抵也是古镇的特色,几乎家家都有

分分钟光盘,原以为已经很好,想不到还有更好,晚上在西栅民宿吃的酱鸭更完胜这道。
这道点心,很奇妙,外酥脆里清凉,我们几个吃时愣是没明白内馅是啥,今天看了菜单名“金丝凤梨卷”才明白内里的那一团清凉当是凤梨。


其它菜品没有拍了,忙着吃喝。
总之,这一餐大家都很满意。
吃饱喝足,开始游西栅。
乌镇的门票有点贵,西栅150元(只限一次进出),东栅120元,如果买联票是200元,但是必须当天游完。
因我们到了就中午了,不想赶时间,所以没有买联票,只买了西栅的门票。

水乡多水路,进景区先坐免费的接驳船,看船夫摇着橹,还没回过神来,就到岸了。



评论 小晶子是我:买了门票进西栅后,可以坐免费的船摆渡,很短的水路,眨眼间就到了。你们走的可能是旱路~门票着实贵,150大洋!
这是我们欣赏的第一个街头剧
不懂剧情,只以为很高深
看他们戴着面具,以为是日本的能剧


这个街头剧半懂半不懂,大抵是关于善恶有报的,这个满手抓钱的姑娘被恶报了,领盒饭了


然后继续往前走,但凡有点开阔的地方都有街头剧。
2个特点:1、基本看不懂;2、演员都是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学生(别问我咋知道的,人家谢幕时都会自报家门)

观众老爷们基本和我一个表情:傻愣愣!
然后同行的90后帅锅安慰说:看不懂才是正常的~

唯一看懂的是一个类似变戏法的街头剧,围观者众,而且表演者还收获了一枚小迷妹,因为有棒棒糖相赠,哈~



榜样都在别人家孩子的奖状里

不好意思,因为太激动,以至于手抖了,拍糊了
好想知道这个别人家的孩子现在咋样了
木心美术馆,由贝聿铭先生的弟子设计,充满了禅意。
馆里所藏几乎都是乌镇籍大师木心先生的手稿及作品,门票15元,还是蛮值得一去的。


这是一家非常有个性的店,怎么个性法呢?
1、没有名牌,没有店名,只有店面所在位置统一的门牌号—2B乙幢;
2、很小,小到只能放下一张圆桌,一张长桌(由2张小方桌拼成);
3、务必要提早到店预约,并点好菜,老板会告知大概的开饭时间,并提早10分钟电话告知;
4、没有预约的,对不起,不接待;
5、不欢迎食客在店等候,一律“赶”去河边赏景;
6、不欢迎食客吃上瘾了要加菜,小鲜肉老板会很一本正经的用8字箴言相劝——适可而止,留点念想;
7、老板很鲜肉,完全一副高中生模样,实际上却年近30,女儿都上学了;
8、老板的爹也很年轻,端着架子特别好玩,有句名言:春节时电视台要来采访,我们都没接见,因为我们要回老家!
9、菜,灰常灰常好吃,原汁原味,天然鲜!
10、......
7个人,刚好把老板家的一张圆桌包圆了。
第一道上来的是这个菜,清汤里飘着胖鼓鼓的油豆腐,油豆腐里藏着飘香的荠菜末肉馅,咬一口,不由自主道一声:真鲜!


砂锅鱼头
讲真,鱼有点烧老,肉质不够飘,但是豆腐和汤的滋味却是一等一的鲜美,这么一大盆,我们都觉得不过瘾,吃了光光。


香干炒鸡块
很独特的做法,同行的安徽籍同事说这是他们老家的做法,恰好小鲜肉老板也是安徽人。
不过这道菜没做好,鸡肉有点柴,吃口也有点咸,是当天一桌菜里唯一失手的。


另外还点了梅干菜烧肉、手撕包菜、香干马兰头等,都非常好吃。
很家常的做法,胜在清爽、入味,感觉不到一点鸡精或味精的味道,天然鲜香。
如果,米饭能好吃点就更完美了,米饭太一般。
没有过瘾肿么办?
“老板,我们想再添几个菜~”
很鲜肉的小老板从厨房飘出来,一本正经板着小脸说:“要适可而止,留点念想~”

所以,只能留着念想埋单咯。
一壶酒+八九个菜,居然才400出头,真真是性价比高到爆。
我们吃饭的时候,至少进来五六拨游客要求点菜吃饭,都被很拽的老板爹“赶”走了:

1、“老板,我们也想吃他们吃的这些......”
“对不起,我们只接待有预约的客人。”


2、“那我们现在预约可以吗?”
“对不起,今晚的都预约满了。”


3、“我们晚一点也可以,行吗?”
“不好意思,我们8点半关门。”

.......

我们几个一边大快朵颐,一边看“戏”,觉得老板爹这么牛皮哄哄特别可爱~



其实,如果住在西栅里面也挺好的,这里有2000多间民宿的房间都是由中青旅统一管理的,价位各一,枕水而眠,应该是不错的体验,还能领略下晨光熹微中的古镇。

不过,我们在西栅景区外定的酒店也非常不错,蛮有格调的。



亦是依河傍水,很安静
早起,还有老阿姨在河边涤洗

丝瓜藤上挂着老去的丝瓜,想必盛夏时节黄花衬绿叶,更葳蕤繁茂
三轮车夫原来是住在西栅的原住民,10多年前房子被中青旅买断后,迁出另居,骑三轮车谋生。

三轮车亦是中青旅的,每辆都有编号,每辆车每月上缴600元租金,其余多劳多得。

他开口即说东栅不好玩,除了烧香就是购物,没意思,建议我们去南栅,看原汁原味的原住民生活。

说跟着他走,100元包我们玩遍南栅和东栅,他会带着我们细细游玩并讲解。



莫小看这条看似不起眼的河哦,它可是鼎鼎大名的京杭大运河,乾隆皇帝下江南走的就是这条河


别看它现在这么寂静又冷清,当年可是船只如梭,市声鼎沸

看到河边人家门口伸出来的方石条了吗?这可是当年的水上摊位,家家后门开“门市”,石条上搁货物,与船上互通有无
张同仁曾是乌镇唯一的钱庄,老板自然钱多的数也数不过来。
到底有多有钱,看看门宅的规模就知道了。

现在随着乌镇大开发的临近,南栅的很多大宅都已被中青旅买断、收购,张同仁宅亦是如此,三分之二都被买断了,只给后人留了三分之一自住,游客目前能参观的也就是这三分之一了,1元1票。
这里有乌镇仅存的砖雕门楼,5层!
每一层都有美好的寓意,三轮车夫很仔细地跟我们逐一讲解了,我我我只记住了最上面一层只有2个龙头,因为如果雕上龙身是犯上滴,要被皇帝老儿砍头



张家小姐绣楼的门,上半截是普通之木,下半截由银杏木制成,经年不裂

门上这块描花黑木,亦是银杏制成,质感好似今天的大理石,想必当年全盛时期是很耀眼的



带我们玩的三轮车夫是个妙人,不但讲解的好,而且巨会选景拍照,帮我们拍了好几张“装模作样”的照片,哈哈,长的不够美,就不上啦~

如果大家以后去乌镇玩,记得找三轮车夫做导游,他们也都是经过专业培训的哦~
离开张同仁宅,去沈公馆

这口井很有年头了,几百年历史,看着井边的水路被填成旱路,又即将看着这里被重新休整,修旧如旧,重拾往昔荣华

沈公馆的后门


沈公馆和矛盾没有关系哦,矛盾的爹妈可不是深宅大院出来的世家子,而是打鱼卖鱼的励志夫妻~

在乌镇,有很多矛盾纪念馆,但据说真正的矛盾故居在北栅


这一张,我很喜欢,充满了人间烟火气,以后都看不到啦
现在的南栅已经进入闭关休整前的最后时期,这里的房子只能自住、开店或空置,不能出租
看到上图平整的水泥路了吗?其实本来都是石板路,只是当年修整西栅时,都撬去补西栅了,以后这里都会恢复原状

年久失修的房子,砖都蚀空了

据说当年的西栅比如今的南栅还破烂,现在能如此这般精美,想必是花了很大精力撒了很多很多钱的,这么想想就原谅它收那么贵的门票了~
在这里,三轮车夫帮我们生动普及了“门当户对”的涵义

如图所示,一条电线横穿处便是门梁。
当年不需要向旁人打探,只需抬头看看门梁就能大概估摸出这家的份量。

从图中看,这家一般般